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赐余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谢赐余第二次国共合作从1937年正式形成到1947年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前后经历了10个春秋。正是由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才出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坚持和发展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谢赐余第二次国共合作从1937年正式形成到1947年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前后经历了10个春秋。正是由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才出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坚持和发展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最终打败了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中国共产 国共合作关系 国共关系 一党专政 国民党政府 扶蒋反共政策 统一战线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乃宣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8期14-16,共3页
简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陈乃宣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打破... 简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陈乃宣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打破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推动全世界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 日本帝国主义 “逼蒋抗日” 全面抗战路线 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抗日反蒋”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行两岸政治谈判问题的理论思考
3
作者 程林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政治谈判 中国大陆 台湾当局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 解决台湾问题 海峡两岸 军事对峙 “一个中国”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线
4
作者 霞飞 尹为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统战工作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统一战线 统战关系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维护国家主权 社会主义改造 统战策略 和平统一祖国 合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期苏联对华政策与皖南事变的爆发
5
作者 郭秋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87-91,共5页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推行援华抗日的政策。使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以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依靠国民党来实现这一目标,是苏联援华抗日政策的鲜明特色。苏联为实现其对华政策目标,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活动未能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客观上鼓励了蒋介石集团在反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苏联为了其对华政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政策的执行,从而使中共未能有效地阻止蒋介石集团发动大规模的反共行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前期 苏联对华政策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中国共产党 皖南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6
作者 朱斌 《湖湘论坛》 1999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顽固派 国民主党派 各民主党派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中国共产 行动委员会 共产党 民族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海帮会从暴发到暴亡的两次蜕变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训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帮会是旧中国产生于封建时期的以游民为基本骨干的民间秘密社团的统称。其内部或按同业、同乡关系结合,或按政治、信仰倾向聚集,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和落后性,极易被人操纵利用,变成凶残的打手和反动的组织。通过解剖帮会这具尸体,有利于... 帮会是旧中国产生于封建时期的以游民为基本骨干的民间秘密社团的统称。其内部或按同业、同乡关系结合,或按政治、信仰倾向聚集,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和落后性,极易被人操纵利用,变成凶残的打手和反动的组织。通过解剖帮会这具尸体,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帮会 国民党政权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法租界 帮会组织 30年代 抗战胜利 资本主义 组织形式 地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被引量:2
8
作者 傅吉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20,共7页
抗日战争所形成的正面与敌后的两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两个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乃至战后中国政局和中国前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抗日战争所形成的正面与敌后的两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两个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乃至战后中国政局和中国前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深入探讨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正确评价两个战场对夺取抗战胜利的伟大作用,科学总结两个战场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 正面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 毛泽东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八路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根据地 国民党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世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1-46,共6页
从瓦窑堡会议到1937年夏,是中共的各项政策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表现在:(1)进一步发展了“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相结合的策略;(2)确立了“逼蒋抗日”的方针;(3)提出... 从瓦窑堡会议到1937年夏,是中共的各项政策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的发展表现在:(1)进一步发展了“上层统战”与“下层统战”相结合的策略;(2)确立了“逼蒋抗日”的方针;(3)提出了“把敌军变友军”的策略;(4)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为“民主共和国”;(5)调整一些具体政策;(6)提出“为三民主义而奋斗”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瓦窑堡会议 三民主义 策略思想 中共中央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中国共产 北军 民主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现代中国的中间势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广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1-6,共6页
现代中国的中间势力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共政权尖锐对峙状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不同于国共两党的若干性质大体相同的政治派别或政治势力,它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体,也包括开明绅士、地方势力派以及其他一些爱... 现代中国的中间势力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共政权尖锐对峙状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不同于国共两党的若干性质大体相同的政治派别或政治势力,它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体,也包括开明绅士、地方势力派以及其他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分子。中间势力有着不同于国共两党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政治成分的复杂性、政治思想的多样性以及政治立场的不稳定性。中间势力的历史发展受国共关系变动的制约,也受现代中国政治形势、阶级关系以及社会矛盾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 国共两党 知识分子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 政治组织 国民主人士 大革命失败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传统与四川军阀的两次转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光彦 潘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1-76,共6页
爱国主义传统与四川军阀的两次转变杨光彦,潘洵四川军阀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一次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军阀由长期的割据混战纷纷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另一次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爱国主义传统与四川军阀的两次转变杨光彦,潘洵四川军阀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一次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军阀由长期的割据混战纷纷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另一次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大多数四川军阀(抗战时期即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军阀 地方实力派 爱国主义传统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刘文辉 抗日救亡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主运动 统战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策派”的反动实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功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9-54,共6页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西方,希特勒法西斯德国加紧侵略欧洲各国,先后占领捷克、奥国、波兰、比利时等国。在东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把军事主力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而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活动。
关键词 “战国策派” 法西斯 《战国策》 希特勒 战争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林同济 尼采 陈铨 走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历史地评析“新月”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6-61,共6页
站在当今的历史高度,全面地审视历史的《新月》,澄清对“新月派”的模糊认识,揭看“新月’的真正之光,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对“新月派”研究的深化;而且对于贯彻和落实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以繁荣我们的学术园地,具有... 站在当今的历史高度,全面地审视历史的《新月》,澄清对“新月派”的模糊认识,揭看“新月’的真正之光,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对“新月派”研究的深化;而且对于贯彻和落实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以繁荣我们的学术园地,具有积极意义。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如果说新月社与《晨报诗镌》、《晨报剧刊》,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诗刊》之间关系本来就已十二分的复杂;那么,在以往的现代文学研究当中,经过研究者的七解八说的创造发挥,它们的关系不仅未能被理清,甚至更加复杂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派”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新月》杂志 大革命失败后 “革命文学”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原则 “为艺术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腊子口战役的意义
14
作者 周润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央红军 危险因素 索尔兹伯里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毛泽东 长征 战役 石达开 布热津斯基 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寿裳先生在台被害五十年记
15
作者 张启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52,共9页
许寿裳先生在台被害五十年记●张启宗鲁迅挚友许寿裳先生(1883-1948)于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八日深夜在台湾省台北市青田街六号寓所被人用柴刀砍杀身亡至今已五十周年。这位慈善老人遭此毒手,人们沉痛不已,愤怒犹深。这是一桩... 许寿裳先生在台被害五十年记●张启宗鲁迅挚友许寿裳先生(1883-1948)于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八日深夜在台湾省台北市青田街六号寓所被人用柴刀砍杀身亡至今已五十周年。这位慈善老人遭此毒手,人们沉痛不已,愤怒犹深。这是一桩明明白白的政治暗杀,真正的凶手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寿裳 鲁迅先生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五十年 陈立夫 朱家骅 台湾大学 台湾省 鲁迅思想 殖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
16
作者 朱敏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战胜国内外敌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几十年时间内,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作出最大贡献的,则是周恩来同志”。抗日战争时...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战胜国内外敌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几十年时间内,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作出最大贡献的,则是周恩来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主要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周恩来 自由资产阶级 统战工作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共产党 无产阶级领导权 大地主 复杂性 抗日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以“求实”和“创新”为特点的学术著作——简评《盟友与对手》
17
作者 何世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9-99,共1页
吉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共党史博士刘喜发先生所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盟友与对手》一书,是一本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撰写的,以“求实”和“创新”为特点的学术著作。该书由著名的... 吉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共党史博士刘喜发先生所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盟友与对手》一书,是一本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撰写的,以“求实”和“创新”为特点的学术著作。该书由著名的中共党史学专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博士导师郑德荣教授作序。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研究抗战时期中外关系方面的著作已经出版了许多,而将抗战胜利前后苏、美、中和国共两党之间错综复杂的三国四方关系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却是作者的独到之处。作者在这部著作中运用了社会心理分析方法对三国四方领导人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个人素质以及性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突破了一般历史学者著述的写作特点,增加了这部著作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著作 三国四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共党史学 抗战胜利前后 中国抗日战争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社会心理 抗战时期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体现
18
作者 王小京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5期95-99,103,共6页
试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体现王小京中华民族疑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统一、独立和发展的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种民族凝聚力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并日益得到继承和弘扬。本世纪30年代,... 试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体现王小京中华民族疑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统一、独立和发展的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种民族凝聚力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并日益得到继承和弘扬。本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处于生死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共产党 国共两党 国民参政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