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多元视角、互动机理与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培 丁少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159,共12页
国有资本划转与社保公平性实现、国资国企改革、社保制度优化、资本市场完善以及共建共享发展之间具有多方面内在的互动调节效应,涉及多元利益格局调整和重塑,应探索构建国资划转特定目标和长期制度安排之间衔接、国资划转中央与地方利... 国有资本划转与社保公平性实现、国资国企改革、社保制度优化、资本市场完善以及共建共享发展之间具有多方面内在的互动调节效应,涉及多元利益格局调整和重塑,应探索构建国资划转特定目标和长期制度安排之间衔接、国资划转中央与地方利益之间均衡、国资划转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之间统筹、国资划转与社保基金监管之间协调、国资划转与社保制度完善优化之间平衡、国资划转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之间联动等多维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推动国有资本划转的更高质量实施和建立社保基金治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 社保基金 利益协调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及其管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培 丁少群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保基金资金筹集渠道、国有资本划转的必要性、划转方式、划转的影响、最优划转率以及重大意义等方面。而国外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社保基金与资本的关系、...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保基金资金筹集渠道、国有资本划转的必要性、划转方式、划转的影响、最优划转率以及重大意义等方面。而国外的研究则主要体现在社保基金与资本的关系、社保基金模式、社保基金投资效应、社会保障公共性等方面,为我国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国有资本划转后,社保基金具有国有资本属性。当前国内外对社保基金运营治理的研究相对缺乏,在实际中应加强对运作模式、治理机制以及治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考察,以提高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划转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 部分划转 社保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政策调适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培 丁少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63,共12页
厘清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历史演变逻辑,有助于强化划转后的治理能力建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多是用股权(股份)变现后的资金或股权(股份)收益补充社保基金,而经济转型国家则是将私有化的股权直接转给社保基金持有或控制。我国经历了中... 厘清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历史演变逻辑,有助于强化划转后的治理能力建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多是用股权(股份)变现后的资金或股权(股份)收益补充社保基金,而经济转型国家则是将私有化的股权直接转给社保基金持有或控制。我国经历了中央层面国有股减持、转持以及地方层面划转国有股权等探索后,由中央和地方承接主体持有国有股权成为基本统一的模式,其显著特征和内在意涵是深化国企改革和长期分享国资发展成果,实现共享发展。未来要加强划转运行的治理,强化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并制定科学的收益分红方案,有效防范运行风险,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 国有资本 社保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面临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雷 杜鑫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62,共5页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作为当前解决人口老龄化、历史缺口、代际矛盾等社保基金问题的有效手段,仍面临着划转范围和划转比例不合理、国有股权收益的投资渠道有待放宽、承接主体的股东权益有待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其他公共支出产生影响等...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作为当前解决人口老龄化、历史缺口、代际矛盾等社保基金问题的有效手段,仍面临着划转范围和划转比例不合理、国有股权收益的投资渠道有待放宽、承接主体的股东权益有待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其他公共支出产生影响等问题。本文认为,根据国企类别分类施策优化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方案,加强划转后基金运营与管理,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全国统筹,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社保体系,有助于推动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划转 社保基金 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转地方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分红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培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获得国有资本长期分红是划转地方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本文在现有分红实践基础上,创新提出“差异化分红“”一体化分红“”均衡化分红”三种分红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分红模式、不同划转比例下划转国有资本分红额... 获得国有资本长期分红是划转地方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本文在现有分红实践基础上,创新提出“差异化分红“”一体化分红“”均衡化分红”三种分红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分红模式、不同划转比例下划转国有资本分红额、国企利润上交额变动及占比情况。研究显示:差异化、均衡化分红模式比现有实践的分红和上交更多,国有企业净利润额越大、分红越多。差异化分红模式下分红和上交额占国有企业净利润额的37%,若将划转分红比例分别调整至20%、30%,则分红和上交额占比分别达到44%和51%;均衡化分红模式下分红和上交额占国有企业净利润额的40%。对此,提出了创新分红方式、强化分红管理、优化分红结构等建议以完善分红模式,提升分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转地方国有资本 充实社保基金 分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运行困境、治理探索及策略优化
6
作者 李培 丁少群 《经济与管理》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地方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后的运行与治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事项。当前,地方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后运行存在着投资运作渠道狭窄不畅、承接主体参与治理不够、多向协同效应作用不足、划转国有资本退出通道和退出方式缺乏以及运... 地方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后的运行与治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事项。当前,地方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后运行存在着投资运作渠道狭窄不畅、承接主体参与治理不够、多向协同效应作用不足、划转国有资本退出通道和退出方式缺乏以及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划转后的可持续运行并关系到充实社保基金的质效,亟须根据我国试点省份治理实践探索继续完善和优化治理策略。为此,应从优化承接主体持股运作管理方式、探索承接主体参与国企治理路径、构建承接主体多向多维协同机制、建立划转国资风险隔离与退出机制和加强划转国资运行监管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破解运行治理难点,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国有资本 划转社保基金 运行困境 治理探索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的衔接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超 谢志华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58,共8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进行衔接,是当前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进行衔接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国有企业分类视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进行衔接,是当前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进行衔接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国有企业分类视角,深入分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的统筹衔接模式,以期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政府预算体系完善提出相应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 社保基金预算 衔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最优划转率研究——基于OLG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郭秀云 陈奕男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0,共8页
利用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探讨划转国有资本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人口结构演化的关系。假设社保基金持股不变现、从国有资本净收入中获取分红,结果显示:中、高生育率方案下,如果做实个人账户,划转率在55%~65%,就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 利用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探讨划转国有资本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人口结构演化的关系。假设社保基金持股不变现、从国有资本净收入中获取分红,结果显示:中、高生育率方案下,如果做实个人账户,划转率在55%~65%,就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目标替代率,并兼顾年轻消费的转折点;10%的政策划转率与此仍有较大差距。为保障社会福利和替代率目标,应增加国有资本划转比例,优化制度参数,并辅以改善制度运行环境的其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 养老保险基金 OLG模型 最优划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背景下国企分红机制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光贵 邹帅 王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5-59,共5页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决议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合理分红机制。目前学界对此鲜有研究。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该政策出...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决议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合理分红机制。目前学界对此鲜有研究。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该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及相关影响,发现并指出此次政策出台后的潜在限制性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分类有序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等建设性建议,尝试为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背景下国企分红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 社保基金 国企分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资划转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云红 王霞 +1 位作者 胡一凡 孙丹玥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5,共10页
在全面完成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背景下,利用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股权权益、充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等最新数据,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实证分析山东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及缺口情况,以及调入划转股权收益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对山... 在全面完成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背景下,利用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股权权益、充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等最新数据,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实证分析山东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及缺口情况,以及调入划转股权收益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对山东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分析山东省社保基金承接主体,探索开展划转社保基金股权管理和运营工作新路径,以实现划转股权的保值增值,提高基金的流动性,不断做大社保基金战略储备,增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转国有资本 股权管理 养老保险基金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维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5,共1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节基金收支是现阶段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而推进省级统筹、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的重要“渐进式”改革措施,笔者在客观评价分析上述改革措施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政府间基本养老保险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基金收支责任考核、加强划转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省级统筹 中央调剂制度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行动路线与治理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寇明风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共1页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由中央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迅速而有效的展开。自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由中央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迅速而有效的展开。自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行动路线大体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流程上实现预算绩效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二是在项目支出上推进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应用,三是推进管理部门和预算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扩围,逐渐覆盖社保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PPP项目、政府债务项目等领域,五是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可以看到,不仅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而且预算绩效的观念也在逐步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社保基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项目支出 PPP项目 党的十九大报告 行动路线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推动与高质量发展配套的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世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21-21,共1页
中国能否成功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持续推进,最重要的是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可优先推动如下一些领域的改革。第一,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着力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第二,把减税与税改结合推进。应... 中国能否成功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持续推进,最重要的是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可优先推动如下一些领域的改革。第一,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着力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第二,把减税与税改结合推进。应当把房地产税、环境税等征起来,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的一部分,相应降低企业生产环节的税费。将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相应降低企业上缴“五险一金”等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 改革 行政性垄断 体制政策 房地产税 生产环节 社保基金 国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