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晓兰 王晓芳 曹江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B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 中国 改革模式 推进 深圳 公共财政 改革实践 过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红利论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被引量:8
2
作者 侯普光 赵公社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改革红利论作为新形势下继续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价值论与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从价值视角看,实现国有资产红利的全民共享是完善国有资产管... 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改革红利论作为新形势下继续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价值论与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从价值视角看,实现国有资产红利的全民共享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临的深层问题;从方法视角看,我国应积极构建国民取向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切实实现国有资产"国民红利"价值的实至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红利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意义 价值论视角 方法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视角下中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9
3
作者 廖红伟 乔莹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8,共8页
人口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使得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致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公平,威胁着经济的可持... 人口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使得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致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公平,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行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政出多头、权责不清、综合利用率低、短期行为突出以及资源要素价格偏离市场准价体系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代表性国家对资源性国有资产实施管理模式的经验与趋势,我国应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为前提,明晰产权,实现资源性国有资产综合统一管理、改革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科学的资源定价体系等,作为深化改革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产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庆 安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过渡模式和未来模式的构想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监管人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产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敏 贺生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6期152-155,共4页
本文论述高校产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产业改制后,应紧抓三个重要环节,努力提高校办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 高校产业 使用效益 改制 问题 校办企业 重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杰 赵俊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0,共6页
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而不是其他。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保值增值都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之一。国有资产具有多种形态 ,可以借助不同形态的转换实现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目标。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 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而不是其他。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保值增值都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之一。国有资产具有多种形态 ,可以借助不同形态的转换实现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目标。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 ,即代行所有者权利的专职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具体的参与者。应当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并对国有资产进行集中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形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所有制形式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兼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新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9-141,共13页
设立国资委,由其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和监管职责,结束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和"五龙治水"局面,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巨大进步。国资委集出资人代表、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三重身份于一身,同时... 设立国资委,由其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和监管职责,结束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和"五龙治水"局面,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巨大进步。国资委集出资人代表、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三重身份于一身,同时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职责及相关规则制定职责的"顶层设计"也存在重大缺陷:国资委身份错位,导致其承担的多项职责相互冲突;国资委代表政府对多家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导致难以克服的普遍性关联问题;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为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需要专门监督,但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缺少对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为的专门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安排。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核心是重新定位国资委的身份和职责,使其成为代表同级政府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由此带来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空缺问题的解决途径为:原国家出资企业适合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直接将其改造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原国家出资企业不适合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另设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委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出资人 监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评价、现实操作与未来选择 被引量:10
8
作者 焦建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6,共6页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搭建过程中,如何摆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直到十六大之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上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或分级监管”,这种体制低效率的关键在...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搭建过程中,如何摆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直到十六大之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上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或分级监管”,这种体制低效率的关键在于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中央和地方两端都不匹配。十六大确定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一方面坚持了“国家统一所有”,一方面从原来的“分级管理”深化到“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向最终解决出资人到位迈进一步。但是中央保留的对地方的指导、监督权力如何行使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最终应该是建立起“一级政府、一级财权、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中央与地方关系 出资人职责 剩余索取权 控制权 分级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9
作者 常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全面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按功能分类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应加强国有资产所有权... 全面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按功能分类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应加强国有资产所有权;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分开;根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分别设立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行分类治理;大力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有组织地分步推进,并注意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十年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海航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14,共10页
1978年以前,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决定,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征是国有资产由中央各部的"条条"和各级地方政权的"块块"分别管理。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处理政企关系、政资关系和资企关系的顺... 1978年以前,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决定,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征是国有资产由中央各部的"条条"和各级地方政权的"块块"分别管理。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处理政企关系、政资关系和资企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不断深化。为了构建国有出资人到位的新国资管理体制,必须对若干重要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重新梳理,为此,本文提出了所有者具体化理论、所有者直面化理论、内外两类主体平衡论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再探讨——兼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成晓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50,共6页
自伯利和米恩斯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以来 ,相关的研究文章和学术著作不断提出 ,现已形成企业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拟在现有讨论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实际 ,对该问题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体系 科学技术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预算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预算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被引量:7
12
作者 焦建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9-34,共6页
国有资本预算的职责是为国有资本运营提供制度基础。一般地看,是要解决公共决策、法律控制、责任落实、信息公开等问题。具体地看,是要通过国有资本预算机制解决: (1)通过公共决策调整国有资本的宏观布局;(2)约束退出过程中的国有资产... 国有资本预算的职责是为国有资本运营提供制度基础。一般地看,是要解决公共决策、法律控制、责任落实、信息公开等问题。具体地看,是要通过国有资本预算机制解决: (1)通过公共决策调整国有资本的宏观布局;(2)约束退出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变现收入的适当使用;(3)磋商、统筹如何支付调整、改革成本;(4)监控赤字、债务规模和债务使用。目前国有资本的资源配置机制缺位,急需预算约束。建立国有资本预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权力、责任与利益的协调,需要相关利益集团的多重博弈,与代议制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预算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复式预算 双元结构财政 国有资本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两级三层”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复初 吴树畅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0,共2页
解决国有资本产权主体缺位,是国有企业改革绕不过的“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创新。“十六大报告”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 解决国有资本产权主体缺位,是国有企业改革绕不过的“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创新。“十六大报告”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公司法 国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理清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海航 宋克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其有效的执行还需要理清以下几个关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国资委与其它政府部门的关系;国资委与国有控股公司的关系;中央国资委与地方国...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其有效的执行还需要理清以下几个关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国资委与其它政府部门的关系;国资委与国有控股公司的关系;中央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的关系;国有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资委 政府行政管理 国有控股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由行政控制转向法律规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义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如何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十六大在全面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中央政府和... 如何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十六大在全面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表明我国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将由行政控制转向法律规制。这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创新 行政控制 法律规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从分级管理到分级所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少晖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4期34-37,共4页
确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不仅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构想相一致,而且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不是对国家所有权的“肢解”,也不可能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和拉大地区经济差... 确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不仅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构想相一致,而且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不是对国家所有权的“肢解”,也不可能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和拉大地区经济差距。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必须在确立产权“分级所有”和监管“并列运行”的原则下,区别增量和存量两种情况制定不同的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所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创新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秋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1,共5页
政府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和国资委牵头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国企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都是合理的,但两者对国企监督的目的是不相同的,因此,两者对国企的监督应当进行分工负责。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 审计职责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秋林 姚国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47,共3页
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国有资产流失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所有者缺位 内部人控制 基本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贺清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85-88,共4页
随着新古典经济主义弊端的滋生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试图重新焕发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希冀下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这次国有化浪潮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但... 随着新古典经济主义弊端的滋生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试图重新焕发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希冀下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这次国有化浪潮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但在长时期的流变后,普遍产生了现当代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和模式。其中一些做法对我国现今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国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经验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目标转变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治栋 黄威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10期48-52,共5页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可分为政治委托、行政委托和经济委托三个层次;赶超战略下的宏观效率目标,使传统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政治和经济委托代理关系薄弱以及行政色彩较强和条块分割的特点;发展战略下微观效率目标驱动了对传统委...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可分为政治委托、行政委托和经济委托三个层次;赶超战略下的宏观效率目标,使传统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政治和经济委托代理关系薄弱以及行政色彩较强和条块分割的特点;发展战略下微观效率目标驱动了对传统委托代理关系解构的逆层次推进。但在改革中也存在明显的局限:追求宏观效率目标形成了超越法人财产权的行政管理权;国资委难以实现向微观效率目标的转变;国有资产监督链条断裂使保值增值目标产生偏离。未来改革的基本途径是:保证法人财产权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向微观效率目标的转变;及时调整资产管理范围有利于国资委实现向微观效率目标的转变;强化终极所有者监督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 委托代理 逆层次推进 法人财产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