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企业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探讨
1
作者 马广岳 刘红 李霞 《水利经济》 2009年第4期61-62,71,共3页
通过分析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黄河水利委员会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黄委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引导企业利用产权手段管理... 通过分析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黄河水利委员会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黄委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引导企业利用产权手段管理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实行产权多元化等,以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国有经营性资产 监督管理 黄河水利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慧灵 杜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41-143,共3页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由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复杂性及难以量化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模式。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监管的主体、目标、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这四个要素,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模...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由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复杂性及难以量化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模式。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监管的主体、目标、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这四个要素,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进行设计,以期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监管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邵学峰 郝诗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8,共4页
由于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偏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更为严重的"公地悲剧"特点,财务监管机制缺失是导致这种资产流失的重要根源之一,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究其原因,监管过程中的权限分配不合理、管理制度和财务效率低下、预算约束... 由于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偏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更为严重的"公地悲剧"特点,财务监管机制缺失是导致这种资产流失的重要根源之一,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究其原因,监管过程中的权限分配不合理、管理制度和财务效率低下、预算约束软化等方面都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效率低下的推手。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亟待完善,当务之急在于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能力、优化组织结构、硬化预算约束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流失 财务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红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3,共4页
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建设。为了解决目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存在的家底不清、闲置浪费和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思路,即建立一个所有权管理集中化、占有使用权管理动态化的管... 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建设。为了解决目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存在的家底不清、闲置浪费和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思路,即建立一个所有权管理集中化、占有使用权管理动态化的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监督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新型监管制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浩 储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91,共4页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监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国有资产管理中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从这一目标和要求出发,可...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监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国有资产管理中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从这一目标和要求出发,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创新体制、加强监管来设计并确立新型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监管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民法保护——兼从法律视角论高校去行政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鲍家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行政化造成高校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没有引起法学界的足够重视。高校资产的行政法管制模式,不足以解决其流失问题,需要引进与完善民法保护机制,为实现高校去行政化,赋予高校...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行政化造成高校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没有引起法学界的足够重视。高校资产的行政法管制模式,不足以解决其流失问题,需要引进与完善民法保护机制,为实现高校去行政化,赋予高校的财产自主权,以防止其侵害,遏制其流失,为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行政法 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认定的偏差与制度修正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改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160,共13页
源于对我国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国资巨额流失的心有余悸,以及对国企经营者"内部人控制"的深度担忧,实践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存在着诸多偏差。这直接抑制了国企经营者的改革动力,制约了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 源于对我国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国资巨额流失的心有余悸,以及对国企经营者"内部人控制"的深度担忧,实践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存在着诸多偏差。这直接抑制了国企经营者的改革动力,制约了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此,今后我国立法者应摒弃国有资本的"刚性资本"思维,坚持"行为规制"理念,从价格评估机制的市场化、竞价交易机制的透明化以及经营中国资流失认定的合理化角度对现行法予以修正,从而既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又有效推动改革,提升改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 认定标准 市场化 行为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委托监管模式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万静芳 李渝萍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60-60,100,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的有效途径,愈来愈紧迫和必要。本文对现有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型,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的有效途径,愈来愈紧迫和必要。本文对现有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型,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提出构建适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分级授权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委托监管模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财政分权治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学峰 安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170,共3页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所体现的"公地悲剧"特点较其他形式国有资产更加严重,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和流失规模,主要表现为制度偏漏、软预算约束、利益人侵占以及监管的瘙痒效应等。在现有的"二元"财政框架下,对非经营性...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所体现的"公地悲剧"特点较其他形式国有资产更加严重,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和流失规模,主要表现为制度偏漏、软预算约束、利益人侵占以及监管的瘙痒效应等。在现有的"二元"财政框架下,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确立合理的财政治理模式,以体制创新强化和规范财政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其中,特别要强调分权框架下多极政府之间在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减少和抑制流失的激励条件和效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财政体制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新思维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世文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3,共3页
近年来,由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善所带来问题层出不穷。对现有改革模式小结,表现出多种模式混合应用和市场化改革路径这两个特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多头管理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市场化路径带来利益竞逐;(3)政府监管仍需加... 近年来,由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善所带来问题层出不穷。对现有改革模式小结,表现出多种模式混合应用和市场化改革路径这两个特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多头管理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市场化路径带来利益竞逐;(3)政府监管仍需加强。基于此,本文提出管理主体的创新、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推动法制建设、新的市场手段的运用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五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管理模式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从都察院、监军和监事会谈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8-171,共4页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执政的重要基础。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是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最难的部分,既要实现保值增值,又要防止资产流失。从企...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执政的重要基础。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是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最难的部分,既要实现保值增值,又要防止资产流失。从企业的运行形态和竞争需要来看,显然东西方合壁的模式最适合企业。这样既可以在战略上牵制行政权,又可以在经营管理上制衡行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监督体制 国有资产 监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人分级梯次结构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海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对丰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具有重大的价值。“国家所有、分级代表”可细化为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人分级梯次结构这一技术性的制度方案 ,其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产代表... 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对丰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具有重大的价值。“国家所有、分级代表”可细化为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人分级梯次结构这一技术性的制度方案 ,其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产代表人的授权环节与制度要素等多方面。授权环节的顺畅与制度要素的完备 ,是实现“国家所有、分级代表”之制度构想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代表人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国有董事 国有稽察监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法应当确认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权
13
作者 鲍家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在以行政法规制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未见显著成效的情况下,分析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改革之困,不应囿于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通过物权制度寻求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本质上是一种财产,客观上存在财产归属... 在以行政法规制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未见显著成效的情况下,分析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改革之困,不应囿于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通过物权制度寻求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本质上是一种财产,客观上存在财产归属与利用的天然分离,依法律技术在社会观念上又可视为"一物"。我国物权法应当确认"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权"为用益物权,以构筑其行政法与物权法的双重法律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用益物权 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范围——兼论《物权法》第2条关于物权客体的规定
14
作者 鲍家志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0-157,共8页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重心的转移,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已转向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据此,以物权视角界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范围是构建其完善的法律预控机制的基本前提。但是,以传统有体财产法构建的我国物权法体系,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范围...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重心的转移,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已转向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据此,以物权视角界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范围是构建其完善的法律预控机制的基本前提。但是,以传统有体财产法构建的我国物权法体系,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范围存在着不周延性。文章试从传统物权客体理论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之关联性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传统有体财产法将财产划分为动产与不动产之局限性,以"物权二元结构论"首倡的"一定的财产利益"作为物权客体构筑的物权理论进行客观、全面地界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物权客体 有体物 物权二元结构论 财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贤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1-196,共6页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体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文从分析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认为三层次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适...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体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文从分析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认为三层次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并从改革产权制度、建立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和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法律保护体系三个方面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补偿问题
16
作者 张金贵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2期36-37,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逐步突破封闭式框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入社会。高校财产不仪用于满足教学科研、教职工及学生生活等方面,而且相当一部分用于校办产业及创收活动。其实质是资产的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逐步突破封闭式框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入社会。高校财产不仪用于满足教学科研、教职工及学生生活等方面,而且相当一部分用于校办产业及创收活动。其实质是资产的经营行为。资产一旦投入生产经营过程,总是处在连续的运动之中,形成了资金周转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均为国有资产,其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形成了部分生产成本或费用,即固定资产的折旧。并在商品(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 补偿问题 高校 教学科研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经营性资产 校办产业 收益分配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以下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晴 刘宁 《地方财政研究》 2010年第11期74-75,共2页
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自我国成立国资委后,较好地履行了出资人的职责。鉴于省以下(不含省,下同)经营性国有资产相对较少,管理机构没有全面成立,实际工作中还... 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自我国成立国资委后,较好地履行了出资人的职责。鉴于省以下(不含省,下同)经营性国有资产相对较少,管理机构没有全面成立,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国资委设立的必要性出发,对其独立性及监督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完善省以下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机构设置 独立性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军队经营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18
作者 李英成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49,,60,,共4页
论军队经营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李英成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军队经营性资产管理怎样适应这一改革趋势,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的重... 论军队经营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李英成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军队经营性资产管理怎样适应这一改革趋势,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的重大课题。其中包括如何按照市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经营性国有资产 所有权界定 资产管理 军队投资资产 企业投资资产
全文增补中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19
作者 石丽明 朱风存 赵红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0,共3页
国有资产,尤其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近年来,流失十分严重,已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其流失的途径很多,本文仅从企业内部管理、国企改制、中外合资。
关键词 国有资产 流失 经营性国有资产 企业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性国有资产引入商事信托之法律构想
20
作者 杜寒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159,共6页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多级委托代理成本昂贵,管理效率不高,易造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责任承担的无限性等弊端。运用商事信托来构建国资委与国有资产经营机构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商事信托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矛盾,是必要且可行的...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多级委托代理成本昂贵,管理效率不高,易造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责任承担的无限性等弊端。运用商事信托来构建国资委与国有资产经营机构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商事信托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矛盾,是必要且可行的选择。国有资产商事信托的信托财产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国资委作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可作为信托关系的委托人。国有资产商事信托应当以全体人民作为终极受益人。结合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商事信托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的权利义务界限规定,并参考我国《信托法》的规定,对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商事信托的各方进行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国有资产 商事信托 国资委 权利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