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经济比重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关系研究——基于1980—2012年统计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承坪 程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共8页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波动,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需要认真研究。为此,利用1980—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及其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国有经济比重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波动,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需要认真研究。为此,利用1980—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及其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国有经济比重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因此,欲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必须遏制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比重 经济增长率波动 人均GDP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比重、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传谌 王艺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0,共6页
新时代新矛盾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为根本尺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要求,突出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想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 新时代新矛盾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为根本尺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要求,突出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想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把国有企业私有化,不是要让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将公有制经济成分瓜分蚕食,而是要在牢牢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参股私营企业的范式,释放国有资本的活力,从而捍卫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基尼系数却依然接近0.5,在初此分配和再分配中应该注重公平,从根本上缩小贫富差距,缓解财富两极分化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比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共同富裕 贫富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比重对银行贷款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文 王丽华 曾广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
通过使用2002~2007年商业银行贷款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与银行贷款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经济比重对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差异,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安排中的国... 通过使用2002~2007年商业银行贷款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与银行贷款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经济比重对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差异,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安排中的国有经济比重对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表明,中国近年来"所有制信贷歧视"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加快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比重 贷款增长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
4
《学术界》 2001年第1期280-281,共2页
平新乔在《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撰文《论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讨论了生产成本函数形状、企业生产目标函数的变化对于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在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的影响。文章认为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的相对比重实质上与国有... 平新乔在《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撰文《论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讨论了生产成本函数形状、企业生产目标函数的变化对于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在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的影响。文章认为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的相对比重实质上与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有关,甚至可以说,是依赖于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的。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在某一行业的存在的合理性,是依赖于该产业的成本状态的。通过对一个关于社会福利极大化目标在企业产量决策中的权数θ与产量水平q的两阶段古诺——纳什博弈的混合寡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比重 内生 国有企业 经济研究》 目标函数 2000年 成本函数 企业生产 产量水平 产量决策 社会福利 合理性 产业 行业 寡头 博弈 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地方政府行为与资本退出——兼论工业部门“去产能”的体制性障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国 王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3,共8页
当前经济体制下,研究体制性因素对于资本退出的影响,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占比和行业纳税程度对资本退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反映行业经营状况的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则对资本退出没... 当前经济体制下,研究体制性因素对于资本退出的影响,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占比和行业纳税程度对资本退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反映行业经营状况的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则对资本退出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当前行业资本退出存在明显的体制性障碍,影响市场机制对资本退出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产能 资本退出 国有经济比重 地方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省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行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国慧 吴作章 王建志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9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省市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出资人 行情 国有资本收益 国有资本营运 国有经济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马秀颖 马敏娜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冗员负担沉重,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多,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破产企业失业人员、集体企业未参保人员等形成的贫困阶层的弱势群体。解决好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是振兴... 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冗员负担沉重,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多,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破产企业失业人员、集体企业未参保人员等形成的贫困阶层的弱势群体。解决好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项基础性、前提性工程。本文根据吉林省弱势群体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吉林省 问题与对策 社会保障 振兴老工业基地 国有经济比重 生活保障问题 农业大省 企业冗员 人员数量 下岗失业 失业人员 破产企业 贫困阶层 参保人员 集体企业 基础性 前提性 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东北振兴、结构性改革与利益补偿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成林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共1页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效益亏损、债务风险显现等所谓的"新东北现象",主流观点将其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事实上,体制机制问题是转型经济的通病,不单在东北存在。同时,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东北的体制机制问题具有非常...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效益亏损、债务风险显现等所谓的"新东北现象",主流观点将其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事实上,体制机制问题是转型经济的通病,不单在东北存在。同时,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东北的体制机制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新东北现象 利益补偿机制 结构性改革 转型经济 所有制结构 体制机制问题 债务风险 国有经济比重 产业结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转换
9
作者 潘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8-50,共3页
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这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一、高等教育所处的... 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这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一、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建国以来的40年里,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经济机制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开始从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转变,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上升。二是在企业机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运行机制 所有制结构 国有经济比重 市场经济体制 多种经济成份 教育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计划经济体制 人的身心发展 内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