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定量分析及其建议
1
作者 李志彤 袁春生 胥雪花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89-291,共3页
一、测定技术进步数学模型的选择与参数估计1.数学模型的选择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于1957年采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定美国非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来... 一、测定技术进步数学模型的选择与参数估计1.数学模型的选择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于1957年采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测定美国非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来,世界各国许多学者都采用生产函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技术进步水平 定量分析 数学模型 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速度 测定技术 劳动力产出弹性 资金产出弹性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技术进步的度量及其对产出增长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0-73,共4页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技术进步的度量及其对产出增长影响的分析胡聪一、技术进步的定量测算方法一般来说,产出增长来源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即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产出的增长包含着生产要素投...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技术进步的度量及其对产出增长影响的分析胡聪一、技术进步的定量测算方法一般来说,产出增长来源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即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产出的增长包含着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外延增长部分和生产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国有工业 独立核算工业 产出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河南省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状况分析
3
作者 谢曙光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九十年代 ,河南省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整体上呈发展之势 ,吸纳大量劳动力 ,是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的主要创造者 ,小型企业有一定的抗周期作用。新世纪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引导其深化改革 ,进行结构调整 ,发展分工协作关系 ... 九十年代 ,河南省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整体上呈发展之势 ,吸纳大量劳动力 ,是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的主要创造者 ,小型企业有一定的抗周期作用。新世纪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引导其深化改革 ,进行结构调整 ,发展分工协作关系 ,增强实力 ,发展高新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中小企业 政策建议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有工业企业资本金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邓于君 董丽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8,共6页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金状况表一反映了近年来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资本金状况(表中的数值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资本金数额与其资金占用总额的百分比,下文均简称为资本金比例。资金占用总额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年平均余额与流动...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金状况表一反映了近年来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资本金状况(表中的数值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资本金数额与其资金占用总额的百分比,下文均简称为资本金比例。资金占用总额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年平均余额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资本金比例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本金 国有工业企业 企业资本 国有资本 资产负债率 资本运营机构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投资基金 国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立网内发供电企业独立核算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息深 卢志忠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1期29-29,共1页
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企业实行的是“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核算体制。这种核算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内部独立核算体系。 1、确定内部结算价格是实行独立核算的重要条件。确立网内发供电企业... 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企业实行的是“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核算体制。这种核算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内部独立核算体系。 1、确定内部结算价格是实行独立核算的重要条件。确立网内发供电企业独立核算体系,首先必须将原来州、省局与发供电企业的上下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供电企业 独立核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主经营 核算体系 核算体制 集资电厂 电力工业 上下级关系 内部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兰霞 王俊 +1 位作者 王雪 赵晋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0-604,共5页
运用文献检索、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3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具有东北区域特征和国有企业特征的,包括... 运用文献检索、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3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具有东北区域特征和国有企业特征的,包括个人成熟、战略决策能力、分析与概念性思维、团队领导、协调监控能力、关系能力、洞察力、影响力和个人驱力九类因素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 高层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政 于金富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7,共5页
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大多成立于“一五”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 ,其特点是历史较长、规模较大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也最为深重。因此在制度上存在着一系列缺陷 ,如产权关系模糊、资本结构单一等。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大多成立于“一五”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 ,其特点是历史较长、规模较大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也最为深重。因此在制度上存在着一系列缺陷 ,如产权关系模糊、资本结构单一等。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结合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 制度创新 产权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面创新理论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宁连举 唐家青 李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在深入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基于全面创新理论,从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属性和特点出发,构建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 市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庞庆华 杨田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73,共10页
国有工业企业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在地区的经济质量。文章依据效益理论和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原则设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取了2014年各省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在全国、区域和省份3个层面上采用因子分析法... 国有工业企业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在地区的经济质量。文章依据效益理论和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原则设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取了2014年各省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在全国、区域和省份3个层面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近10年来工业增加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不同区域的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有明显的差异,其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也受工业企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国家和企业自身如何更好的提升经济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经济效益 因子分析 KMO检验 冗员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国有工业竞争力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大陆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义青 陈岩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2期38-40,64,共4页
2004-2008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四大地区中最高的,但竞争力明显减弱;2004年珠三角经济圈的竞争优势系数是最高的,到2008年被长三角经济圈超过,环渤海经济圈仍然是三大经济圈中... 2004-2008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四大地区中最高的,但竞争力明显减弱;2004年珠三角经济圈的竞争优势系数是最高的,到2008年被长三角经济圈超过,环渤海经济圈仍然是三大经济圈中最低的。三大经济圈的市场份额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下降幅度较大,但仍然是三大经济圈中市场份额最高的。2008年中国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为劳动产出弹性的两倍,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东部地区应注意加快产业转型,各地区应注意提高资本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工业 国有企业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我见——来自中国800家国有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红领 张永山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2期3-9,共7页
本文认为从“政绩导向”到“内部人控制”,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两个明显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产权改革阶段。在这期间,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效率目标实现得并不尽人意。对以往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回顾,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改革有更... 本文认为从“政绩导向”到“内部人控制”,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两个明显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产权改革阶段。在这期间,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效率目标实现得并不尽人意。对以往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回顾,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国有工业企业 “内部人控制” 效率目标 实证分析 导向 理解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文化的沉淀分析与优势发挥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志丹 西凤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7-139,共3页
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受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以及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影响,形成了特定的国有企业文化。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应把它视为一种资源来深入研究,使其得到充分挖掘与弘扬。
关键词 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文化 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区域性差异及收敛性检验——基于贝叶斯SFA共同边界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硕 何彬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1999—2010年中国地区国有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贝叶斯SFA共同边界方法对地区国有工业企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并检验其收敛性。结果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出现的,但这种增长主要是... 基于1999—2010年中国地区国有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贝叶斯SFA共同边界方法对地区国有工业企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并检验其收敛性。结果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出现的,但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国有经济内外部软环境实力的提高并不显著;从地区差异来看,中国中部地区在国有经济生产率增长速度以及技术进步速度方面最快,其数值指标要优于东部及西部地区。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地区国有经济生产率并没有出现全局性随机收敛特征。而从各地区群组来看,只有东部群组存在俱乐部收敛,而中、西部群组不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贝叶斯SF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共同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灿华 张庆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十分重要的命题。本文在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剖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技术...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十分重要的命题。本文在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剖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技术创新 中国 工业企业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工业企业与私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国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85,共5页
通过因子分析,比较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并对各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排序,得出结论:国有工业企业在资本密集型、垄断性较强的行业经济效益好,私营工业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竞争性较强的行业经济效益好。这一结... 通过因子分析,比较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并对各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排序,得出结论:国有工业企业在资本密集型、垄断性较强的行业经济效益好,私营工业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竞争性较强的行业经济效益好。这一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私营工业企业 经济效益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企业改造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春祥 黄迎明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23-26,共4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核心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改造的原则是“政府规划引导,全面市场化运作”。改造的重点是在实践中探索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与扶持作用。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国有工业企业改造 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政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绩效优良的原因分析——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小玄 岳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6,共6页
本文描述了一个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其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有企业的一个缩影。主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的强化是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其绩效的重要动力,为了适应于这种外在压力,政府在企业的消极干预... 本文描述了一个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其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有企业的一个缩影。主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的强化是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其绩效的重要动力,为了适应于这种外在压力,政府在企业的消极干预作用不断淡出,管理上不断完善创新以降低成本,生产组织结构按照市场最优分工方式进行重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则按照市场要求不断变革等,这些都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源泉。同时,市场竞争使得一批国有企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是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正在转化为新生的企业。不过,它们还保留着最后的国有外壳,这个外壳如果足够坚硬,则可能会使国有企业的转型最后功亏一篑。对此,相应的产权改制政策一定要跟上市场化的发展需要,才能最终完成建立中国市场经济的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绩效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研究 市场竞争 市场化 市场经济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效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苏 曾易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33,共7页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请数和间接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项R&D经费支出对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他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具有专利产出导向性;其他各项技术活动经费对产出影响小且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活动 经费支出 R&D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工业企业过剩就业数量的测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建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22,共5页
The paper, firstly, gives the measurement criterion and scope for SOE’s surplus employment after definitely defining it; then, the paper evaluates routine measurement and tells its defect; finally, the paper quantita... The paper, firstly, gives the measurement criterion and scope for SOE’s surplus employment after definitely defining it; then, the paper evaluates routine measurement and tells its defect; finally, the paper quantitatively measures the SOE’s surplus employment with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过剩就业 生产函数法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工业企业区域经济效益改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栩 张宗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6,共7页
国有工业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它是区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黑龙江省国有工业企业进行区域经济效益分析,既可以深入了解各区域内的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优缺点,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各区域的国有工业企业发... 国有工业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它是区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黑龙江省国有工业企业进行区域经济效益分析,既可以深入了解各区域内的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优缺点,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各区域的国有工业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对黑龙江省14个区域内的国有控股的工业企业进行分析比较,明确各区域经济效益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调整来提升区域经济效益,是协调全省平衡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区域经济效益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