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公司外部治理导向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困境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海光 罗福凯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2,共5页
公司控制权导向的治理模式,将导致国有公司管理层向出资人等利益相关者隐藏信息,给股东监督和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执业带来障碍。积极投资者关系治理导向,将增进企业与出资人的信息对话,促进国有公司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增长,有利于... 公司控制权导向的治理模式,将导致国有公司管理层向出资人等利益相关者隐藏信息,给股东监督和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执业带来障碍。积极投资者关系治理导向,将增进企业与出资人的信息对话,促进国有公司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增长,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改善国有公司外部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国有公司外部治理导向 注册会计师执业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监督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治理——基于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步晓宁 刘英新 张天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国有企业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息息相关。以2008—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外部监督制度创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 国有企业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息息相关。以2008—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外部监督制度创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研究发现,外部监督制度创新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尤其对位于副省级以下城市或受金融市场扭曲影响较弱的国有企业,外部监督创新对治理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外部监督制度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和弱化政府干预力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而良好的市场中介发育与法治环境能够助推外部监督制度创新对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的提升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外部监督创新在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后会带来股票回报和公司价值的改善。据此建议持续改进公益诉讼制度建设,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重视改善外部治理环境,推动外部监督工作收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外部监督 国有企业 治理水平 股权结构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产权制度解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明清 龚雄狮 吴庆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产权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 ,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有其深刻的产权制度根源。笔者认为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脱胎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 ,其产权制度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界定模糊、权责不对等、产权超经济...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产权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 ,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有其深刻的产权制度根源。笔者认为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脱胎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 ,其产权制度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界定模糊、权责不对等、产权超经济性质、所有者缺位等问题 ,是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出现政企不分、内部人控制、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中国 产权制度 内部人控制 外部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低效率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吉发 朱相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本文从公司董事会结构的独立性和双重性入手,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较之其他国家更符合理论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因此认为,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或是由于外部机制欠缺造成,或是需要外部机制校正。进而提出将解... 本文从公司董事会结构的独立性和双重性入手,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较之其他国家更符合理论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因此认为,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或是由于外部机制欠缺造成,或是需要外部机制校正。进而提出将解决问题的重点转向外部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董事会 外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五性”困境以优化国企外部董事制度
5
作者 杨彦妍 胡杰武 +1 位作者 刘文泉 黄思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8-105,共8页
2024年7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施行,确立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外部董事过半数的规定,强化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研究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演变,阐述了外部董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 2024年7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施行,确立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外部董事过半数的规定,强化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研究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演变,阐述了外部董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逻辑。实践中,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推进外部董事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当前该制度仍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为“五性”困境:独立性不足、专业性受限、责任性模糊、积极性欠缺、集体性失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外部董事制度框架,提高外部董事履职能力,确保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助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外部董事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模式
6
作者 罗琴 《经济与管理》 2002年第8期19-20,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尤其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公司治理,也称为法人治理、公司管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出现的,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尤其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公司治理,也称为法人治理、公司管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出现的,是协调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机制。这个机制能保证公司的管理层在股东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的情况下,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或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现阶段,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所占比例过高、股权过于集中,存在“所有者缺位”或“产权虚置”的现象,企业治理结构效率大大降低。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控股公司 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单一委员会制 CEO 股东导向模式 首席执行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的几个法律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占荣 邵有学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5,共5页
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文章从完善公司立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双重视觉出发,论证了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从公司之根本入手,首先要重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治基础,其次应当重塑公司外部治理的法治... 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文章从完善公司立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双重视觉出发,论证了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从公司之根本入手,首先要重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治基础,其次应当重塑公司外部治理的法治基础,最后应当从股东会和董事会入手建立和修正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外部治理 法治基础 公司法》 可诉性 国有独资公司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内外治理机制现状与评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志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共5页
公司治理机制可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关联耦合性是理解公司治理的关键和优化公司治理的"钥匙"。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包括股东大会的决议机制、董事的产生与罢免机制、董事会的决议机制、监... 公司治理机制可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关联耦合性是理解公司治理的关键和优化公司治理的"钥匙"。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包括股东大会的决议机制、董事的产生与罢免机制、董事会的决议机制、监事的产生与监事会的决议机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激励与约束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法律机制和监管机制。国有银行内外治理的优化必须建立在清晰理解其内外治理机制的关联性并协调处理这两种治理机制关系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机制 内部治理机制 外部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部人控制的角度谈国有企业的外部财务监督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选娟 《财会通讯(上)》 1998年第7期13-14,共2页
内部人控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青木昌彦教授提出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关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里。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国有企业 外部财务 监事会 经理人员 财务总监 财务主管 财务人员 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裴文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5,共5页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艰巨的任务,会计信息成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艰巨的任务,会计信息成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它不仅应满足经营者对经营管理的需要,还应满足各派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对经营者进行再监督的需要,会计监督体系外部环境的构造是该体系发挥最大效能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监督体系 外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路径依赖——基于法律防范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 侯祖戎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127-128,共2页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及有效监督体制的缺失,对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生极强的制约作用,并将其引入路径依赖。解决途径在于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及有效监督体制的缺失,对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生极强的制约作用,并将其引入路径依赖。解决途径在于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构建外部监督体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流失 路径依赖 境外 法律防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视角 外部监督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 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 监督体制 制约作用 解决途径 明晰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分析师关注、产权性质与审计费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保卿 陈润东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9-67,共9页
证券分析师作为外部监督者作用于公司外部治理,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根据修正的Simunic模型实证分析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 证券分析师作为外部监督者作用于公司外部治理,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根据修正的Simunic模型实证分析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样本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关注 产权性质 审计费用 财务信息 审计报告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 公司外部治理 风险导向审计 盈余预测 注册会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强化国企监控职能与健全内部制衡机制的思考
13
作者 刘亮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3,共2页
国有企业监督控制弱化和内部制衡机制缺失,是导致资产运营质量不高、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的主因所在。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互相关联,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职能,必须从公司治理入手,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对国有企业在主要着眼于内部... 国有企业监督控制弱化和内部制衡机制缺失,是导致资产运营质量不高、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的主因所在。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互相关联,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职能,必须从公司治理入手,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对国有企业在主要着眼于内部控制的同时,也应研究其外部控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内部制衡 外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