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3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逻辑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方舒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思想等阐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从审计的政治属性、政治定位以及政治功能进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政治逻辑分析。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在审计领域的重要制度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新的飞跃。审计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意味着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之路:政党主导型审计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治国理政 政党主导型 审计管理体制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韧性——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檬楠 宋鑫伟 李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韧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和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路径提升国有企业韧性。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宏观层面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资源配置效率能够显著增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促进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微观治理效应、激发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效能、提高国有企业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审计委员会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韧性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传谌 翟绪权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3,共8页
随着党和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决定、意见与规划的相继出台,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形成。从马克思社会分工的经济学理论考察,发达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特点,界定了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 随着党和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决定、意见与规划的相继出台,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形成。从马克思社会分工的经济学理论考察,发达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特点,界定了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了国有企业的类别,反映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所以国有企业的科学分类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效率,而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在现实层面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是,由各类国有企业的鲜明特点与"一刀切"制度的矛盾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依旧存在,在分别借鉴新加坡、美国与挪威关于不同类型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后,我国国有企业总体上可以通过界定功能而按行业继续分类,并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监管国有资产,根据目前四类国有企业的自身功能和市场化程度来重新考察国有资产管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分类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社会分工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定位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变迁
4
作者 强舸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发生多次深刻变迁,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元化领导”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从“发挥政治核心...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党建模式发生多次深刻变迁,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元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一元化领导”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时代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到“发挥领导作用”三个阶段。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需要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来理解国有企业党建变迁。国有企业党建变迁根本上取决于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变化,“一元化领导”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要求,“政治核心作用”则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需要,“领导作用”则有助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概言之,不同时代的党建模式最有助于国有企业完成当时的使命任务,在国家发展中发挥好“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党建 功能定位 政治核心作用 领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兆国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56,共5页
国有财务活动作为国有经营资产价值的实现形式,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国有财务与国家财政既有联系,又有显而易见的差别,国有财务仍由财政部门管理,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应按照“政资分开”、“两权分离”和责权利相结合等原则,... 国有财务活动作为国有经营资产价值的实现形式,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国有财务与国家财政既有联系,又有显而易见的差别,国有财务仍由财政部门管理,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应按照“政资分开”、“两权分离”和责权利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的主体结构、责任结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祥松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2期84-88,共5页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由国家经营的工业、农业、金融和商业性质的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新加坡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由国家经营的工业、农业、金融和商业性质的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新加坡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借鉴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新加坡 控股公司 国有资产投资 法定机构 微观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经营公司 董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兼论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江希和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深入进行。本文认为改革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既要面对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会计管理出现的混乱状况,坚决执行《会计法》,又要适应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这个基本... 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深入进行。本文认为改革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既要面对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会计管理出现的混乱状况,坚决执行《会计法》,又要适应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这个基本原则,在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上,作者不赞成会计由政府委派,在管理层面上应该完全回归企业,监督职能由企业监事会和企业外部监督机构等来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改革 企业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法》 企业监事会 混乱状况 会计管理 管理层面 监督机构 监督职能 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8
作者 叶祥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2,共5页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巴西虽然属发展中国家,但国有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相对发达、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目前,巴...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巴西虽然属发展中国家,但国有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相对发达、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目前,巴西全国100多万家企业分别属于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对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调查个案分析
9
作者 唐惠敏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1期361-365,共5页
通过对技术创新主体——人的主观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国有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管理机制与企业战略目标仍没有完全对接,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应进一步改善,技术情报的作用没有得到良好运用,等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研发组织机制... 通过对技术创新主体——人的主观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国有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管理机制与企业战略目标仍没有完全对接,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应进一步改善,技术情报的作用没有得到良好运用,等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研发组织机制,引导建立正确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建立竞争性技术情报系统等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技术创新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美法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
10
作者 赵红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德意美法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山东财政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250014赵红一、德国的分级分类管理和多渠道监督体制德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分属中央、省、地方三级所有,三级政府都拥有各自隶属的国营企业。三级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 德意美法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山东财政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250014赵红一、德国的分级分类管理和多渠道监督体制德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分属中央、省、地方三级所有,三级政府都拥有各自隶属的国营企业。三级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各有侧重。中央政府拥有的企业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德国 意大利 美国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1
作者 叶祥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25,共3页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新加坡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1980年国有经济部门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值的比例为26.8%.自1987年开始向“私有化”进程中,虽向私人出售了一些国有企业的股份,但国有...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新加坡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1980年国有经济部门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值的比例为26.8%.自1987年开始向“私有化”进程中,虽向私人出售了一些国有企业的股份,但国有股份在这些企业中仍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且出售国有资产所收回的资金也是用于再投资,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国有经济更快地增长.因此,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加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逐步形成了有新加坡特色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法定机构 国有公司 中国 经验借鉴 政府 微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12
作者 叶祥松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46,共3页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一、德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基础:有宠观协调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在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经济体制。它既有别于法国的那种依赖直接控制的作法,也不是像英国那种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一、德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基础:有宠观协调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在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经济体制。它既有别于法国的那种依赖直接控制的作法,也不是像英国那种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更多的是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事会 管理体制 董事会 股东大会 联邦议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股份公司 领导体制 德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13
作者 叶祥松 《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4-48,75,共6页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发达、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其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许多相似之处.近年来,为减少国有企业的亏损,提高其经济效益,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在不改变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加强对国有企业的...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发达、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其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许多相似之处.近年来,为减少国有企业的亏损,提高其经济效益,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在不改变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二是出售部分国有企业以减少政府的亏损补贴.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建立在以国有制为主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经济相互并存、渗透的混合型所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根据其现状,分成国有国营企业,企业经营但政府予以干预的国有企业,经营形式多样化的小型国有企业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巴西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14
作者 陈华山 《南方经济》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改革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行政视野下国资委职能的重新定位——兼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
15
作者 丁浩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26,共3页
一、问题讨论的背景——国企改革三十年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否则,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资委 重新定位 依法行政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管理体制 国企改革 出资人职责 政企分离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祥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25,共4页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意大利国有企业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到本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国有企业已进入成熟时期,与此相应,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也逐步完善,并不...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叶祥松意大利国有企业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到本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国有企业已进入成熟时期,与此相应,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也逐步完善,并不断调整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验借鉴 政府 组织形式 意大利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全文增补中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市场化程度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檬楠 郭金花 杨瑞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8,55,共18页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体现在改革当年及之后两个年度;市场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显著降低了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发挥了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公共支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代理成本来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国有企业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国有企业。本研究对于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化程度 国有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劳动报酬基金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8
作者 汪海波 《浙江学刊》 1987年第6期16-22,2,共8页
汪海波在本期“改革论坛”上撰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把工资分配权交给企业,并由国家通过实行个人所得税制等办法,对企业实行间接控制。文中对学术界提出的两级按劳分配摸式、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 汪海波在本期“改革论坛”上撰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把工资分配权交给企业,并由国家通过实行个人所得税制等办法,对企业实行间接控制。文中对学术界提出的两级按劳分配摸式、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模式、企业自主分配模式等目标模式提法,提出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目标模式 按劳分配原则 管理体制改革 商品生产者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宏观管理 分配模式 工资改革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关系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鹤 谭跃雄 杨军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资产运营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多头产权主体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产权虚置 ;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单一化的前提是理顺政企关系 ,落实企业法人财产...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资产运营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多头产权主体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产权虚置 ;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单一化的前提是理顺政企关系 ,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明确投资主体 ,规范产权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关系 国有企业 资产管理体制 政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20
作者 姬旭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4,共10页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若干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重要地位...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若干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重要地位的新判断、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新理念、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新定位、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认识、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新构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有企业 党的领导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