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所有权与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国民 《文史哲》 1988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国家所有权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范围内经营权同经营成果所有权的结合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会形成复杂的结构关系。而在其某一环节上,又会形成双层所有权关系。在“双层所有权”结构中,国家是全民财产的统一的但不是唯... 在国家所有权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范围内经营权同经营成果所有权的结合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会形成复杂的结构关系。而在其某一环节上,又会形成双层所有权关系。在“双层所有权”结构中,国家是全民财产的统一的但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作为法人的国有企业也都应是其财产的所有权主体。承认国有企业享有法人所有权,将是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国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法人所有权 国有企业经营权 国家所有权 经营 企业财产 所有权主体 商品生产者 所有权关系 全民财产 他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辨析
2
作者 陈益民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国多数学者接受了苏联法学界占优势地位的观点,用“经营管理权”一词来概括国有企业的财产权。自从《中...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国多数学者接受了苏联法学界占优势地位的观点,用“经营管理权”一词来概括国有企业的财产权。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以后,许多同志并没有对“经营管理权”和“经营权”这两个不同的提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就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我认为,“经营管理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不能成立的,用它来概括我国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不妥当的;对于以财产权为基础的企业自主权,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在经营权与管理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二者不可能结合成同一性质的权利。要说明国有企业的财产权,必须把经营权与管理权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权 财产管理权 工业企业管理 财产权 经营管理权 管理活动 所有权 管理关系 企业自主权 企业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营权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学思路
3
作者 吴卫国 周友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7-30,共4页
国有企业经营权形式的法定化有赖于理论归类,理论归类是对经营权形式系统化的必要抽象,其实质是出于某种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划分标准,对不同形式的经营权给予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实证。第一,依据经营权的权源,可以... 国有企业经营权形式的法定化有赖于理论归类,理论归类是对经营权形式系统化的必要抽象,其实质是出于某种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划分标准,对不同形式的经营权给予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实证。第一,依据经营权的权源,可以将其划分为法定经营权和约定经营权。法定经营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经营权,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都不得对其加以限制或扩大。我国企业法第2条规定国有企业享有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并以该部分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就具有法定的性质。约定经营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据合同或契约所享有的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之一部或全部的权利。约定经营权的权利范围受当事人意志的约束。区分法定经营权与约定经营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从权源的角度认识经营权的性质,有助于纠正现实生活中的越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权 企业法人 民事主体 财产占有 现实生活 划分标准 民事责任 法定化 现实意义 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财产经营权的扩张性与发展走向
4
作者 鲍荫民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2期28-29,共2页
论国有企业财产经营权的扩张性与发展走向鲍荫民一、权能与权利这里说的权能是指经营权作为物权,对国有资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它是经营权实现的几项物权内容和权利实现手段。这里说的权利是指经营权作为物权,... 论国有企业财产经营权的扩张性与发展走向鲍荫民一、权能与权利这里说的权能是指经营权作为物权,对国有资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它是经营权实现的几项物权内容和权利实现手段。这里说的权利是指经营权作为物权,自身范围所包容的几项权利。下面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权 财产经营权 法人财产权 扩张性 担保物权 物权法 发展走向 担保权 法人所有权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财产权问题再研究
5
作者 董学立 纪振永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国有企业财产权问题是物权理论和实践所不能忽略和回避的 .传统用益权制度历经嬗变其客体、内容、功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其立法思路对于解释国有企业财产权的性质有独特的借鉴价值。我国立法可以借鉴用益权理论的精髓 ,在用益物权... 国有企业财产权问题是物权理论和实践所不能忽略和回避的 .传统用益权制度历经嬗变其客体、内容、功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其立法思路对于解释国有企业财产权的性质有独特的借鉴价值。我国立法可以借鉴用益权理论的精髓 ,在用益物权体系内设定“企业用益权”这一统一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财产权 用益权 国有企业用益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权问题刍议
6
作者 贾登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42-46,共5页
国有财产国营化模式已过时,寻找新的国家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已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就必须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活动主体。本文试图对企业经营权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研... 国有财产国营化模式已过时,寻找新的国家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已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就必须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活动主体。本文试图对企业经营权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研究,并进而回答与新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什么企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权 企业基金 自负盈亏 国家所有权 两权分离 自主经营 商品经济 国营企业 所有者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有民营的思考
7
作者 张树可 孙风良 张秀荣 《南方金融》 1994年第4期35-36,共2页
国有民营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更具有进步意义的企业经营方式.它在保持国有资产完整性和企业经济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为经营者实现和享有更多的利益而提供了必要条件,有效地避免了承包和租赁制的不足,如经营行为短期化等,... 国有民营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更具有进步意义的企业经营方式.它在保持国有资产完整性和企业经济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为经营者实现和享有更多的利益而提供了必要条件,有效地避免了承包和租赁制的不足,如经营行为短期化等,并且能够保证国有资产不断增值.因此,企业国有民营是目前发展市场经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途径.但是,一些企业在推行国有民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银行和企业及国有资产产生了较大影响,急需我们加以研究解决.一是“假冒伪劣”国有民营.企业追潮流,赶时髦,摇身一变,打出了国有民营的招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民营 经营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国有资产流失 银行信贷管理 资产完整性 经济性质 企业经营方式 国有企业经营权 租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益物权制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史浩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81-87,共7页
用益物权,是以实现对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他物权。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没有使用“用益物权”概念,且体系杂乱,内容过于简单分散。在民事立法中完善用益物权应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条件,重视借鉴属于人类共同精神财富... 用益物权,是以实现对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他物权。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没有使用“用益物权”概念,且体系杂乱,内容过于简单分散。在民事立法中完善用益物权应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条件,重视借鉴属于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立法经验。基于此,我国未来用益物权体系应包括:地上权、地役权、农用权、典权、采矿权、渔业权、水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益物权制度 地役权 担保物权 所有权 他物权 地上权 相邻权 物权法 国有企业经营权 承包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