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
作者 叶祥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25,共3页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新加坡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1980年国有经济部门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值的比例为26.8%.自1987年开始向“私有化”进程中,虽向私人出售了一些国有企业的股份,但国有...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新加坡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1980年国有经济部门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值的比例为26.8%.自1987年开始向“私有化”进程中,虽向私人出售了一些国有企业的股份,但国有股份在这些企业中仍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且出售国有资产所收回的资金也是用于再投资,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国有经济更快地增长.因此,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加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逐步形成了有新加坡特色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法定机构 国有公司 中国 经验借鉴 政府 微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人与代理人“行政化”对国企领导管理体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智丰 袁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5,共6页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政化倾向是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典型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委托人和代理人都由政府任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趋于成熟的情况下,这种委托人和代理人对企业治理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包括造成能...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政化倾向是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典型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委托人和代理人都由政府任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趋于成熟的情况下,这种委托人和代理人对企业治理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包括造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国有企业领导选拔任用机制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失灵,如监督动机的缺乏、监督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等,这就必然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为此,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领导管理体制问题,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理顺产权关系、改进选拔任用方式、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和引入引咎惩罚制度,无疑是深化我国国有企业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领导管理体制 委托-代理 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点集萃
3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0-80,共1页
薛暮桥最近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首先应加快企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次,要让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在竞争中增强活力.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理顺价格体系,管住货币.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最后,... 薛暮桥最近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首先应加快企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其次,要让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在竞争中增强活力.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理顺价格体系,管住货币.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最后,要尽快健全以经济方法为主的宏观计划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体制改革 集萃 论点 计划调控体系 社会总供求 价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