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审计影响国有企业治理的机制和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翠 刘国常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4,共6页
监督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运营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高权威性、强独立性和精专业性是国家审计影响国有企业治理的独特优势。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在分析国家审计揭示功能、预防功能、抵御功能及其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机理的基础上,... 监督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运营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高权威性、强独立性和精专业性是国家审计影响国有企业治理的独特优势。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在分析国家审计揭示功能、预防功能、抵御功能及其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机理的基础上,从权力治理、信息治理和政策促进三个方面探讨国家审计影响国有企业治理的路径。分析指出:权力治理路径包括直接制约和监督企业运营中的权力运行、提升企业董事会效能和监事会效能;信息治理路径包括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企业股东决策参与度和社会公众监督效力;政策促进路径包括促进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提高国家政策的运行效率。基于此从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改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强化审计问责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促进国有企业治理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 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治理 审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治理 被引量:30
2
作者 佟健 宋小宁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1,共7页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了其治理问题,私人资本引入带来产权形式的变化,并从三个方面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一是可强化国有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三是可促使国有企业选择...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了其治理问题,私人资本引入带来产权形式的变化,并从三个方面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一是可强化国有企业对经济目标的追求,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三是可促使国有企业选择更有效的生产技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为私人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因而有助于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但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建立产权保护制度,以确保政府承诺的可信性;二是必须使私人资本所有者与国有股东处于平等地位,让私人资本所有者享有所有者的权利;三是必须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治理 公司治理 私人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国有企业治理:理论证成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羿锟 张宝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5期59-79,共21页
国有企业治理应当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在将党的领导落实于公司治理全过程,通过将党组织确立为法定治理主体,调整形成“党组织—董事... 国有企业治理应当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在将党的领导落实于公司治理全过程,通过将党组织确立为法定治理主体,调整形成“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治理结构,更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治理双重目标。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企业政企关系不分、代理问题突出、激励约束不足等问题,制度设立上具备合理性、必要性。想要发挥应有的治理效能,则需要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与分类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措施相结合,形成制度合力,同时考虑将其融入集团运行过程中,构建出具备普遍适用性的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有企业治理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公司治理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汤吉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47,62,共4页
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董事会规范化的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但因代理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过高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解决。因此实现国... 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董事会规范化的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但因代理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过高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解决。因此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协调机制,既要重视公司内部治理体系,也要注重外部治理体系,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下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 激励协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治理悖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葛扬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9,共5页
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就是委托代理制 ,而委托代理制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权利的配置问题。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收效甚微 ,是因为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刚性的存在 ,导致政府与企业的异质性... 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就是委托代理制 ,而委托代理制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权利的配置问题。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收效甚微 ,是因为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刚性的存在 ,导致政府与企业的异质性博弈 ,结果引起国有企业治理的形式化。对于同质性博弈而言 ,博弈本身就是一种约束 ,而对于异质性博弈来说 ,则会导致效率损耗。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进行异质性博弈时 ,双方处于一种非均势的博弈态势 ,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对方的异质强制力。异质性博弈表现出较多的不稳定性 ,而且在双方强制力支配下形成的异质性博弈往往是效率较低的。改革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进度缓慢 ,并发生大面积亏损 ,从根本上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治理 形式化 政企关系刚性 异质性博弈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模式选择
6
作者 王国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126-128,共3页
一、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中国特色”与其后果.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既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又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表现出很强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1.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及国有股和法人股的... 一、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中国特色”与其后果.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既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又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表现出很强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1.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及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非流通性;2.特殊的二元制企业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不同于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二元制治理模式,它们实行的是垂直式二元制,而中国采取的是平行式二元制模式,董事会和监事会均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董事会仅对股东大会负责,无须对监事会负责;相应地,监事会无决策权只有监督权,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董事会的权力要比监事会大得多,在大多数情况下,监事会形同虚设;3.“金字塔”型企业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的最低层是股东大会,它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着企业所有重大事项。中间层是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承担着企业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最顶层是经理人,他(她)承担企业日常事务的执行权,并对企业董事会负责;4.“新老三会”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治理 模式选择 企业治理模式 “中国特色” 大陆法系国家 英美法系国家 “一股独大” 二元制 高度集中 主要表现 国有 流通性 法人股 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者代表与国有企业治理
7
作者 林佩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治理 所有者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增长 企业领域 经济改革 国企改革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资本介入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111,共3页
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和混合制经济推进一直都是改革的重点,随着商业资本的活跃和金融市场的日渐完善,商业资本介入国企成为一个趋势。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公司绩效三个层面深入研究商业资本介入带来的影响,发现商业资本的介... 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和混合制经济推进一直都是改革的重点,随着商业资本的活跃和金融市场的日渐完善,商业资本介入国企成为一个趋势。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公司绩效三个层面深入研究商业资本介入带来的影响,发现商业资本的介入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和市场化,同时使得企业形成多方治理机制,完善公司经营和职业经理人的公平选拔制度,降低公司的监督成本并实现更好的员工激励,但是商业资本的介入会降低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从股权结构、职业经理人市场、高管行政化、竞争环境和资本进入、退出机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市场化治理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资本 国有企业治理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与风险承担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美英 曾昌礼 刘芳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2,共8页
管理层的“庸懒怠”行为危害大,而风险规避型企业管理层不能充分把握投资机会,是“庸懒怠”行为的重要表现。基于审计署发布的中央企业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促进管理层提高承担风险的意愿,当国有上市公... 管理层的“庸懒怠”行为危害大,而风险规避型企业管理层不能充分把握投资机会,是“庸懒怠”行为的重要表现。基于审计署发布的中央企业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促进管理层提高承担风险的意愿,当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时,国家审计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考虑管理层不同特征后,国家审计在董事长年龄和任职时间不同的样本中都显著促进了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于董事长为男性以及高学历的公司样本,国家审计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然而,管理层权力会降低国家审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文章提供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高管不作为治理效应的经验证据,不仅丰富了国家审计治理领域的研究,也补充了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 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助、公司治理与薪酬差距——基于A股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检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俊 曹向 欧阳一漪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依据201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样本,考量政府补助对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绝对权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谋取私利,加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缓解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 依据201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样本,考量政府补助对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绝对权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谋取私利,加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缓解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而导致的薪酬差距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薪酬差距 公司治理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盈余平滑与供应链管理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晓方 邢晓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93,共14页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盈余平滑信息机制,通过对2008-2020年A股国有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和高管参与治理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质量,并促进企业信息属性的盈余平滑。立足盈余信息的有效契约观,进一步分析发现,盈...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盈余平滑信息机制,通过对2008-2020年A股国有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和高管参与治理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质量,并促进企业信息属性的盈余平滑。立足盈余信息的有效契约观,进一步分析发现,盈余平滑信息机制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重视高质量财务信息披露对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创新质量提升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股东 国有企业治理 国有企业创新 盈余平滑 供应链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外部治理: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金磊 綦好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51,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的作用。国有企业产权的全民性决定了社会公众理应成为国有企业的治理参与者。作为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以公共利益代表者和弱势群体发言人的身份,通过对国有... 本文主要探讨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的作用。国有企业产权的全民性决定了社会公众理应成为国有企业的治理参与者。作为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以公共利益代表者和弱势群体发言人的身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调查和报道,努力向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传递国有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以公平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国有企业治理提出建议。然而这两种方式在公司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媒体监督与公众参与需要得到政府的回应与参与才能形成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媒体监督 国有企业外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平衡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辛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83,共7页
在制度建设和实务操作层面,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中的平衡机制,进而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及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善治,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建设中六个方面的平衡机制,具体包括:政策指导与制度... 在制度建设和实务操作层面,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中的平衡机制,进而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及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善治,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建设中六个方面的平衡机制,具体包括:政策指导与制度规范的平衡及相互配合、国有产权治理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平衡及相互协同、成为'超级股东'与自我设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平衡及尺度把握、国有企业中的特殊管治安排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平衡及嵌入融合、纠错追责机制与容错激励机制的平衡及良性循环、公司治理和监督制度建设中的成本-收益平衡及适度监管。相应地,也需要对这六个平衡机制的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监督制度 平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学术研讨会
14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4年11月22日,第三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创新研究中心、安徽财经大学国有企业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 2014年11月22日,第三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创新研究中心、安徽财经大学国有企业治理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比较管理研究院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学术研讨会 中国企业 公司治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有企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解锁”与创新:以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国企改革使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从原来的制度"闭锁"状态逐渐走了出来,实现了"解锁"。创新改制模式使国有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中,丰厚的国有资产存量是黑龙江省经... 国企改革使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从原来的制度"闭锁"状态逐渐走了出来,实现了"解锁"。创新改制模式使国有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中,丰厚的国有资产存量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国有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后,建立国有企业改制绩效评价体系关系到国有企业改制的可持续性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为防范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治理风险,可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治理 《萨班斯法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理成本异化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云宏 谢在阳 +1 位作者 郝洁 曲亮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6期67-75,共9页
本文从导致国有企业腐败的不同类型代理成本出发,构建了代理成本的五种异化表现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并立足中国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不同代理成本进行分类和度量。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寻租、在职... 本文从导致国有企业腐败的不同类型代理成本出发,构建了代理成本的五种异化表现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并立足中国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不同代理成本进行分类和度量。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寻租、在职消费及关联交易等以权谋私行为问题较为突出,给企业绩效带来显著的负效用;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国有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短期利益,增加媒体曝光度有助于通过外在监督与约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现有国有企业两职合一比例较高,政治关联日益紧密会放大代理成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但其影响机制在不同国有企业分组测量的结果中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分类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成本异化表现 机会主义行为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 大股东掏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亚洁 唐国琼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热潮的不断升温,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界热议的话题。但不少学者认为,究其深层根源主要还在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存在问题。作为国企治理一部分,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必然受到国企治理...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热潮的不断升温,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界热议的话题。但不少学者认为,究其深层根源主要还在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存在问题。作为国企治理一部分,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必然受到国企治理大环境影响。要解决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问题也就必须从国有企业治理入手,才能从根源上找到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 国有企业治理 核算问题 国企治理 会计研究 环境影响 国内外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40年:成就、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13
18
作者 洪功翔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3,共9页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中坚力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引领者。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得益于我们既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又坚...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中坚力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引领者。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得益于我们既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又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采取渐进的方式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得益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推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做强做大做优和引领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上下工夫,以确保国有企业发展行稳致远,进一步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家竞争力 法人治理结构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246起国有上市公司并购样本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雯 杨柳青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5-125,共11页
以2003~2007年246起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收购方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购给收购方股东带来显著正的财富效应,管理者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并购绩效呈倒U型关系,管理... 以2003~2007年246起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收购方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购给收购方股东带来显著正的财富效应,管理者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并购绩效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管理层持股均对并购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自由现金流及国有股权对绩效影响不显著,跨行业并购及行业管制均给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应适度提高股权集中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保持适度的财务杠杆与公司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代理动机 并购绩效 国有企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授权运营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20
作者 徐丽娜 范世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5-86,共2页
在国有企业授权运营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国有企业运营的目标模式问题,绩效考核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国家应当在对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具体情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与每一家国有企业签订绩效合同,确定运营目标和考核内容。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 在国有企业授权运营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国有企业运营的目标模式问题,绩效考核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国家应当在对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具体情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与每一家国有企业签订绩效合同,确定运营目标和考核内容。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时候应当明确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公司制企业,不能单纯的将公司治理模式移植到国有企业治理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运营 目标模式绩效考核 国有企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