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杰 王尧 《军工文化》 2020年第4期62-65,共4页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一精辟阐述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路径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重...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一精辟阐述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路径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重要阐述指明了国有企业提高治理能力的道路与方向,深刻论述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规律,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的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治理能力 精辟阐述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根本遵循 做强做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思考
2
作者 乔艳秋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7-68,共2页
首先分析了西方股份制 ,得出其并未完全实现“两权分离”的结论。继而用科学管理理论来审视我国国有企业制度 ,提出政府决定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的办法起码有三个弊端 :1 .管理跨度太大 ,难以做到知人善任 ;2 .因其是开环管理 ,任人唯贤就... 首先分析了西方股份制 ,得出其并未完全实现“两权分离”的结论。继而用科学管理理论来审视我国国有企业制度 ,提出政府决定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的办法起码有三个弊端 :1 .管理跨度太大 ,难以做到知人善任 ;2 .因其是开环管理 ,任人唯贤就失去了基础 ;3.这种办法使企业内部不便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进而提出对国有企业实行管理股份制 ,即把企业国有资产交企业职工管理 ,使企业经营权与国有资产管理权一体化 ,以利于促进“五自”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改革 政企分开 五自 管理董事会 闭环管理 利益独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秀云 《苏盐科技》 1999年第3期37-38,共2页
企业制度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而企业管理则是对企业各项工作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就是企业改革过程,而企业管理则是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同加强企业... 企业制度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而企业管理则是对企业各项工作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就是企业改革过程,而企业管理则是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同加强企业管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保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水平 市场创新 成本优势 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企业管理 人才开发 企业 国有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制度变革引发的财政风险
4
作者 王贵民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36期31-32,36,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财政风险 制度变革 改革过程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动态非均衡分析
5
作者 齐守印 于长革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3期36-40,共5页
一、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阻力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阻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企业制度变迁供给者的阻力。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最初是由企业制度变迁的需求者—企业及企业家认识到更有效率的企业制度的存在以及企业制度... 一、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阻力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阻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企业制度变迁供给者的阻力。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最初是由企业制度变迁的需求者—企业及企业家认识到更有效率的企业制度的存在以及企业制度变迁的额外收益的存在而引致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制度变迁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非均衡分析 额外收益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产权结构调整 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企业 需求者 拨改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障碍及其出路探讨
6
作者 许耀明 《云梦学刊》 1996年第1期34-36,44,共4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产权关系 政企分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管理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祥伟 《北方经济》 2007年第7期51-53,共3页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存在归属不清,所有者缺位,责、权、利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提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应该从以...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存在归属不清,所有者缺位,责、权、利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提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正确认识国有产权的最终归属,确立合适的国有资产代理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代理人 经济体制改革 所有者缺位 股份制经济 国民经济 国有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
作者 段昌荣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1-33,共3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现代公司制为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规...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现代公司制为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规范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一系列现代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公司制 企业破产 现代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制度 养老保险 法人企业 制衡关系 城镇企业职工 税前列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房思勤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5年第1期29-30,共2页
一、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过程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这一改革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推进的。开始,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有些地方和企业创造了许多扩权的经营形式,直到全国大范围地区企业承包经营... 一、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过程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这一改革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推进的。开始,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有些地方和企业创造了许多扩权的经营形式,直到全国大范围地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行的,而这一思路又是同当时我国整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框架相联系的。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使我国国有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财产权 管理体制改革 财产所有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法人企业 企业地位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应采取的对策
10
作者 郭煜煌 《交通世界》 2004年第9期62-63,共2页
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函,它是当前最为发达的一种企业体制.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已建立起整套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回顾历史,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 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函,它是当前最为发达的一种企业体制.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已建立起整套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回顾历史,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中国 发达 企业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对策 不可替代 历史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委托下的国有企业经理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厚廷 《经济前沿》 2004年第11期57-59,共3页
国有企业是现代社会的永恒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经理所承担的多项任务具有不同的特征,由此决定了其努力的指向,同时这也是进行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多目标委托下国有企业经理行为是对既定制度的反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成为国有企业制度设... 国有企业是现代社会的永恒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经理所承担的多项任务具有不同的特征,由此决定了其努力的指向,同时这也是进行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多目标委托下国有企业经理行为是对既定制度的反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成为国有企业制度设计的基本取向。制度变迁是一个寻找新均衡点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经理行为 委托 制度变迁 竞争力 制度设计 决定 承担 出发点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评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梅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49期33-44,共1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商品经济秩序 所有制关系 法律表现形式 产权关系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研究初探
13
作者 陈建成 田明华 +1 位作者 胡明形 王立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4期37-41,共5页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基本保证。近年来,虽然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10万国有企业,1....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基本保证。近年来,虽然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10万国有企业,1.5万国有大中型企业依然活力不强、效益不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总体上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均呈恶化趋势,国有经济日渐萎缩。究其原因,改革遇到了深层次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资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层次矛盾 企业法人财产权 国有大中型企业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 法人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点
14
作者 段溢波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6期28-28,共1页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而产权清晰应是最本质的特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缺乏产权观念,造成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产权不独立、产权代表虚置、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基本点 产权清晰 产权代表人格化 产权交易市场化 产权独立化 产权观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虚置 担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展望
15
作者 张春艳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13年第4期46-46,共1页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制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制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相关的办法、通知、暂行规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改制工作 展望 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 监管部门 国有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巧云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年第2期85-86,共2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民众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的保险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个人利益的理解和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在现代社会当中,许多企业都处于发展、变革的道路中。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民众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的保险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个人利益的理解和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在现代社会当中,许多企业都处于发展、变革的道路中。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升企业信誉度,维护员工权益,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保险工作的变化。对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深入分析,是探究当前我国社会保险问题的重要切入口,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社会保险管理 经济效益增长 企业信誉度 社会经济 生活水平 文化水平 社会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17
作者 秦永法 《董事会》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已有32年,适逢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20周年,其各方面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深化,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或模糊。...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已有32年,适逢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20周年,其各方面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深化,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或模糊。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但又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处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进一步研究并澄清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 管理科学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董事会试点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18
作者 姜凌 许君如 《经济研究参考》 2018年第66期39-41,共3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应当考虑遵循以下基本思路。第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规范运行、效率提升的基础,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要持续梳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应当考虑遵循以下基本思路。第一,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规范运行、效率提升的基础,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要持续梳理与优化国有企业制度流程体系,规避运营风险,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建立并完善经营计划制定、下达、执行、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制度 混合所有制 改革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政策 效率提升 系统工程 规范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力作─—评叶祥松所著《国有企业改革》
19
作者 王先庆 《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制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 比较研究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民经济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托管局对原东德国有企业进行转制的做法
20
作者 赵红 《经济研究参考》 1995年第58期9-12,共4页
一、德国统一后,托管局肩负新的使命 托管局是原东德经济改革的产物。原东德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达到了一万多家。为了摆脱国有企业经营的困境,促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 一、德国统一后,托管局肩负新的使命 托管局是原东德经济改革的产物。原东德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达到了一万多家。为了摆脱国有企业经营的困境,促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1990年3月1日原东德人民议会决定成立国有资产托管局(类似于我国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这样的职能机构),其职责是受政府委托管理国有资产,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并负责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德国统一 托管局 东德 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有大中型企业 转制 计划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