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国杰 白玮 +1 位作者 杜翔 徐大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132,共2页
中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故公司治理结构也不相同。目前学术界对此缺乏专门研究,基于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已建构的社会背景,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监事会主导下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种创构了双"出资人"模式... 中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故公司治理结构也不相同。目前学术界对此缺乏专门研究,基于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已建构的社会背景,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监事会主导下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种创构了双"出资人"模式的新股东会和监事会主导下的治理结构,规范了董事会、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公司 治理结构 监事会主导 准董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平衡机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辛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83,共7页
在制度建设和实务操作层面,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中的平衡机制,进而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及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善治,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建设中六个方面的平衡机制,具体包括:政策指导与制度... 在制度建设和实务操作层面,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中的平衡机制,进而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及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善治,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制度建设中六个方面的平衡机制,具体包括:政策指导与制度规范的平衡及相互配合、国有产权治理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平衡及相互协同、成为'超级股东'与自我设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平衡及尺度把握、国有企业中的特殊管治安排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平衡及嵌入融合、纠错追责机制与容错激励机制的平衡及良性循环、公司治理和监督制度建设中的成本-收益平衡及适度监管。相应地,也需要对这六个平衡机制的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监督制度 平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助、公司治理与薪酬差距——基于A股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检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俊 曹向 欧阳一漪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依据201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样本,考量政府补助对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绝对权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谋取私利,加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缓解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 依据201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样本,考量政府补助对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绝对权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谋取私利,加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缓解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而导致的薪酬差距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薪酬差距 公司治理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淑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4-17,84,共5页
通过对国有企业现行治理结构缺陷的分析 ,认为在市场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应着重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制度创新 ,主要包括对董事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的设计 ,同时也要加强市场治理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国有企业公司 治理结构 制度创新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 高级管理人员 激励机制 机构投资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和加强公司制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清远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和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角度出发 ,提出了加强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根据企业特点提出了加强产权、管理权等监督体系 ,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制约工作效能的措施。
关键词 监督约束机制 中国 公司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公司制改革与创新
6
作者 陈守中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41,共4页
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权力制衡。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不能简单地模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而应讲究权力制衡效果。目前国有企业的问题是 :国有股权未能真正落实 ,经营者的聘任和解聘存... 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权力制衡。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 ,不能简单地模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而应讲究权力制衡效果。目前国有企业的问题是 :国有股权未能真正落实 ,经营者的聘任和解聘存在偏差 ,还存在着“职工一方面作为主人 ,但另一方面并不是企业所有者”的理论矛盾。笔者认为 ,应将国有股权落实在职工身上 ,当然职工的国有股权是一种特殊股权 ,政府对国有股权的决策有建议权和否决权 ;经营者的选择 ,由职工代表国有股权行使决策权 ;经营者有权聘任和解聘职工 ;职工有权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公司 体制改革 法人治理结构 权力制衡 国有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