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詹姆逊的“国族讽寓”论在中国的错译及影响
1
作者 王希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0,共4页
对詹姆逊"国族讽寓"论的研究,见证了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包括理论译介、民族身份认同、世界文学建构等问题的出现与应对,也直观地反映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复兴和后殖民阶段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权的强化。由National Alle... 对詹姆逊"国族讽寓"论的研究,见证了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包括理论译介、民族身份认同、世界文学建构等问题的出现与应对,也直观地反映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复兴和后殖民阶段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权的强化。由National Allegory这一概念的不可通约性导致了不可译性,"错译"的"民族寓言"概念伴随着第三世界文学、文化的阐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学术话语范式的转型。然而,这种"被动"转型并未改变业已存在的文化身份"焦虑症"和"失语症"。虽然国内的研究已比较全面地发掘了"国族讽寓"在具体文学、文化现象上的积极联系,但探析其概念的本质意蕴和批判其理论的文化逻辑及重构仍道远路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国族讽寓 不可通约性 第三世界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