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初国文教科书看“新教育”想象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与"新教育"改革密切相关,民初"新教育"所发生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着此期国文教科书的编辑思想、内容类型、语言形式等,从国文教科书中可以探寻民初"新教育"想象。
关键词 民初 国文教科书 新教育 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传与开新: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知识状况考察
2
作者 刘正伟 饶鼎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2,共9页
民国初年,在实施新教育的形势下,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变革悄然而起。首先,它在承接清末以古文教育为主导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响应时代的呼唤引入了现代应用文字;其次,在文章观念变革和美育思想的推动下,清末不被重视的骈文辞赋和诗词等美术文... 民国初年,在实施新教育的形势下,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变革悄然而起。首先,它在承接清末以古文教育为主导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响应时代的呼唤引入了现代应用文字;其次,在文章观念变革和美育思想的推动下,清末不被重视的骈文辞赋和诗词等美术文字受到了青睐,被选入绝大多数中学国文教科书;再次,出于传承本国文化的自觉和保存国粹的需要,中学国文教科书开始积极选择并收录经史、诸子等传统旧学内容。换言之,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制已表现出对传统古文教育的疏离,呈现出由古文、现代应用文字、美术之文和传统旧学等内容构成的新旧交织的知识状况,从而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文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国文教科书 实用古文 美术之文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语纲要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编选研究
3
作者 管贤强 郑国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进入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从历史视角,梳理国语纲要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发展面貌。文章以1923—1928年间《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新中学教科书初...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进入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从历史视角,梳理国语纲要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发展面貌。文章以1923—1928年间《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现代初中教科书国文》三套初中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三套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存在诸多共同之处,都注重艺术价值和现代精神的统一;三套教科书在语体及文学内容方面都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不同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同与不同,受到文化语境、教育思潮、课程标准、编者理解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纲要时期 初中国文教科书 外国翻译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国文教科书的传统文化传承逻辑——以《最新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俞明雅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2,共6页
晚清社会多岐互渗的时代特性使得新式国文教科书在其诞生之初就必须直面确立文化标准、处理文化关系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分析可知,清季国文教科书呈现出文化定位的中西交织性,文化... 晚清社会多岐互渗的时代特性使得新式国文教科书在其诞生之初就必须直面确立文化标准、处理文化关系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分析可知,清季国文教科书呈现出文化定位的中西交织性,文化心态的矛盾冲突性,文化传承形式的多样性。整体而言,清季国文教科书以"裂变中的传承"为主体脉络,以正面延续传统的连续性逻辑、"以旧释新"的中介性逻辑和"反传统"的裂变性逻辑,完成了传统的接续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季 国文教科书 文化传承 传承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探析——评《文章·文学·文化: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研究》
5
作者 果海尔妮萨·阿卜力克木 克力木江·玉苏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I0006-I0006,共1页
文化传承是文明延续的前提,而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智慧,也蕴含着道德情操、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福贵教授认为,“新文化和新文学不是传统... 文化传承是文明延续的前提,而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智慧,也蕴含着道德情操、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福贵教授认为,“新文化和新文学不是传统自然延续的一段线,而是传统质变的一个点,是传统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社会伦理 文学作品 道德情操 选文研究 价值探析 有效路径 中学国文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化编排的本土范式与启示——基于叶圣陶、夏丏尊主编国文教科书的系统研究
6
作者 慕君 陆薇 《语文建设》 2025年第15期66-69,共4页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背景下,建构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成为语文教材建设的关键课题。叶圣陶、夏丏尊于1932~1948年间主编的三套国文教科书整合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形成目标贯通、内容协同、功能互补的教...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背景下,建构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成为语文教材建设的关键课题。叶圣陶、夏丏尊于1932~1948年间主编的三套国文教科书整合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形成目标贯通、内容协同、功能互补的教学结构,体现出高度系统性与结构化特征。四个系统之间相互嵌套推进,有着系统内推进与系统间耦合的结构逻辑,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单元整合、任务群设计和知识延展提供了重要范式,对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下的语文教材编写乃至语文课程体系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文教科书 编排体例 系统协同 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的几个角度——兼谈转型期教科书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
7
作者 朱于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许国英编辑的《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是民初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第一套中学国文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较多继承了桐城派古文选本的编辑思想,体现出尊重"义法"的倾向;在教育部法令法规的限制下,摇摆于个人叙事和官方叙事之间;注重... 许国英编辑的《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是民初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第一套中学国文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较多继承了桐城派古文选本的编辑思想,体现出尊重"义法"的倾向;在教育部法令法规的限制下,摇摆于个人叙事和官方叙事之间;注重学习要素间的联系,呈现出结构化的编写思路;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上,针对时代的变迁做出了有限度的努力;对教科书适用性的注重,呈现出与旧时古文选本不同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文教科书 许国英 共和国教科书 国文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靳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1,共7页
清末民初(1900-1925)的国文国语课程知识以文法知识为核心,其知识选择与建构源于《马氏文通》,课程知识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这一时期国文国语教科书在进行课程知识建构的同时,也在进行文法知识的研究,并成为当时文... 清末民初(1900-1925)的国文国语课程知识以文法知识为核心,其知识选择与建构源于《马氏文通》,课程知识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这一时期国文国语教科书在进行课程知识建构的同时,也在进行文法知识的研究,并成为当时文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文国语教学领域,文法知识建构的初衷是帮助学生"会通"、"析文"和"作文",但当语言学发育成熟后,语言学的本体研究才影响到语文教学,获得语言知识也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渐渐背离了"会通"、"析文"的方法性点拨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文国语教科书 语文课程知识 文法知识 方法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治末期(1900-1912)日本中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的中国记述
9
作者 张卓识 徐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降,因中国败北遂日本开始逐渐形成否定、歧视中国的社会思潮。教科书作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塑造国民心魂的重要媒介,亦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同步,反映出整个社会、国民的心态。同时,又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弥漫到整个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降,因中国败北遂日本开始逐渐形成否定、歧视中国的社会思潮。教科书作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塑造国民心魂的重要媒介,亦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同步,反映出整个社会、国民的心态。同时,又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弥漫到整个社会,经明治、大正,传到昭和,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积淀线索。可以说,从明治时代的教科书中可以追溯到近代日本轻视、歧视中国的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末期 日本国文国语教科书 中国记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编辑群体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管贤强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1,107,共5页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入选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已引起教科书编辑出版研究者的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多局限于对某一时期选文编制特征的分析,鲜有研究关注外国作品选文编制与编辑群体之间... 20世纪初,外国翻译作品正式入选现代语文教科书,并逐渐成为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已引起教科书编辑出版研究者的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多局限于对某一时期选文编制特征的分析,鲜有研究关注外国作品选文编制与编辑群体之间的内在关联。鉴于此,本研究聚焦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编辑群体,研究发现: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下,经过新教育洗礼后的教科书编者更容易对外国翻译作品选文认同;教科书编者译者身份、同人关系、师友情谊影响外国选文编选;教科书编者所在出版社的意识形态对外国翻译作品选文产生影响;教科书编者身份的复合体影响着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的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初中 国文教科书 外国翻译作品 编辑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语言统一,促进民族交流——试论民国小学母语教科书的语言教育
11
作者 朱季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X期46-51,共6页
民国时期,为实现语言统一,促进民族交流,小学教育在以汉族官方语言(文言文、国文、国语)为主的同时,保留了方言与少数民族母语教育。这在当时的教科书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清末民初,小学语文教科书多以文言文为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后... 民国时期,为实现语言统一,促进民族交流,小学教育在以汉族官方语言(文言文、国文、国语)为主的同时,保留了方言与少数民族母语教育。这在当时的教科书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清末民初,小学语文教科书多以文言文为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后,民国小学国文教学又普遍转为国语教学。民国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出版 教育部 教育行政组织 国文教科书 权利主体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科学》2019年(第1—6期)年度索引
12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年度索引 学术期刊 《出版科学》 国文教科书 出版史 数字出版 出版业 封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
13
作者 浦江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共1页
现在各书局所出中学国文教科书不少,在编制方面各有优点,但我的印象似乎是那些教本犯有共同的毛病,就是选文太深而且太杂,这个毛病在高中教本内尤其显著。我看历年大学招生考试的试卷,中学生所表见(现)的作文技术十分恶劣,对古书的了解... 现在各书局所出中学国文教科书不少,在编制方面各有优点,但我的印象似乎是那些教本犯有共同的毛病,就是选文太深而且太杂,这个毛病在高中教本内尤其显著。我看历年大学招生考试的试卷,中学生所表见(现)的作文技术十分恶劣,对古书的了解力也十分低。而现在的中学教本却又深得很,似乎是矛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考试 选文 教本 中学国文教科书 书局 高中 中学生 毛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
14
作者 阮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X期1-,共1页
编教科书的原则,第一,要适合学生的程度。编初中国文教科书,先得研究小学国语教科书,知道高小毕业生已经学过些什么东西;还要研究高小毕业生的国文实际程度,知道一般高小毕业生实际领受得多少。编高中国文教科书,也要从初中教科书和初... 编教科书的原则,第一,要适合学生的程度。编初中国文教科书,先得研究小学国语教科书,知道高小毕业生已经学过些什么东西;还要研究高小毕业生的国文实际程度,知道一般高小毕业生实际领受得多少。编高中国文教科书,也要从初中教科书和初中毕业生的程度上去研究。第二,要适合学生的兴趣。编者必要知道青年心理和学习心理,还要有实际教学的研究经验。第三,要适合学生的需要。这要从职业、社交、道德、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文教科书 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