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 被引量:6
1
作者 文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46,共16页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学术"的简称...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的争持,透露出了这个问题的内在纠结。由于反对"整理国故"的声浪渐高,支持者中的新派学人强调"国学"的全称应为"国故学","故"字不可省略,以彰显其批判性和进步性;而反对把国学当作没有生命力的古董来看待的学者,则提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不仅包括古代学术,还理应囊括现在与未来,"国学"应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开放概念。在反复的辩难中,"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概念争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时间的界定和价值的论断,因关乎具体的治学方法和学术理念,而出现互相渗透乃至颠倒的现象,对我们今天的"国学"讨论依旧极具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故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志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7-122,共6页
20世纪 2 0年代后期 ,随着整理国故运动走向衰歇 ,“国学”的学科定位或学术认同产生了问题。有的学者试图用“国故学”来取代“国学” ;有人则主张“国学”与“国故学”是两回事 ,只有取消“国学”才能安顿“国故学” ;更有人连“国故... 20世纪 2 0年代后期 ,随着整理国故运动走向衰歇 ,“国学”的学科定位或学术认同产生了问题。有的学者试图用“国故学”来取代“国学” ;有人则主张“国学”与“国故学”是两回事 ,只有取消“国学”才能安顿“国故学” ;更有人连“国故学”一起否定 ;又有人觉得“国学”一名可以接受。这些现象说明“国学”是当时一个受到广泛关注而充满歧异并使人困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故学 中国 国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82,共8页
从清季兴办学堂开始 ,西方学科分类逐渐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国学”或“国故学”在此分类中究属何类 ,这是困扰 2 0世纪 2 0年代许多学人的问题。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将中国的“国故”整理使之能够纳入哲学、文学、史学等新式分... 从清季兴办学堂开始 ,西方学科分类逐渐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国学”或“国故学”在此分类中究属何类 ,这是困扰 2 0世纪 2 0年代许多学人的问题。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将中国的“国故”整理使之能够纳入哲学、文学、史学等新式分类 ,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 ,这一进程结束后还有“国学”或“国故学”的存在余地吗 ?如果有 ,则“国学”或“国故学”便实际超越了西学分科 ;而后者又被时人看作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这又违背所谓“新国学”即“科学的国学”之定义。围绕这些问题的争议反映出当时学人其实更多是从思想而非学术的角度看待“国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故学 术分类 西 科定位 西方国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学不是学: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定位的困惑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志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后 ,民初学者多据西学分类以言中学 ,“国学”或“国故学”存在的正当性也须与西式学术分科衔接。当时一个流行的观点是 ,由于西方各国皆无所谓“国学” ,故中国的“国学”也不成立。较早提出这一观念... 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确立后 ,民初学者多据西学分类以言中学 ,“国学”或“国故学”存在的正当性也须与西式学术分科衔接。当时一个流行的观点是 ,由于西方各国皆无所谓“国学” ,故中国的“国学”也不成立。较早提出这一观念的竟然是一般认为偏旧的“国学家” ,很能凸显民初新旧的纠缠互渗 ;而更趋新的学者对“国学”在清季的含义已不甚了解 ,这一历史记忆的遗忘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清季民初传统的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故学 术分类 区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以区分的新旧:民初国学派别的异与同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7,共9页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 在民初趋新学者的认知中 ,2 0世纪 2 0年代的国学机构有三类 ,即赛先生的“国学”、冬烘先生的“国学”和神怪先生的“国学” ,分别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无锡国学专修馆和上海同善社的国学专修馆为代表 ,前者总试图区分于后二者。但当时还有一些较难纳入这三类的国学机构 ,比如东南大学的国学研究院就与北大国学研究所异中有同。而更年少的新人物甚至连北大派国学也不予承认 ,他们认为治国学者皆不“科学”。与趋新学人意愿相反的是 ,由于各类国学机构研究的对象接近 ,整理国故客观上多少起到了沟通新旧的作用 ;但新派对旧派有意识的排拒远胜于基本是无意识的沟通 ,“国学”一名终于不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别 国故学 机构 上海 同善社 专修馆 北京大 研究所 顾实 梁容若 民国初年 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子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73,共7页
“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李子文现代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传统文化的改造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改造传统文化的方式。"整理国故"就是五四时期人们企图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时代需求的一种努力,为中国... “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李子文现代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传统文化的改造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改造传统文化的方式。"整理国故"就是五四时期人们企图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时代需求的一种努力,为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国故 传统文化改造 文化运动 新文化派 国故学 方法 中国现代文化 西方文化 《新思潮的意义》 胡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与整理国故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筱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4-101,共8页
1919年12月,胡适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抛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纲领,作为再造文明的手段之一,在学术阵地上,胡适树起了“整理国故”的大旗。何谓“国故”呢?胡适说:“中国的一切的... 1919年12月,胡适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抛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纲领,作为再造文明的手段之一,在学术阵地上,胡适树起了“整理国故”的大旗。何谓“国故”呢?胡适说:“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国故 胡适 国故学 再造文明 资产阶级思想 新文化运动 考证 历史文化 文化历史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法的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一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曾先后荣获35个博士学位。就其一生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他崛起的开端。
关键词 胡适 清代 清代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方法 国故学 形式逻辑 术研究 中国 演绎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巨擘章太炎
9
作者 赵继成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51,55,共3页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故学大师。回顾他传奇而绚烂的一生,“跌宕起伏”成为他人生的主旋律。在那个专制与民主、愚昧与科学、动荡与安定相交织的年代,他一直冲在时代的最前沿,扮演着改革急先锋的角色。在学问...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故学大师。回顾他传奇而绚烂的一生,“跌宕起伏”成为他人生的主旋律。在那个专制与民主、愚昧与科学、动荡与安定相交织的年代,他一直冲在时代的最前沿,扮演着改革急先锋的角色。在学问上他不分政见、门第,践行孔子以来“有教无类”的优秀传统,广收门徒,为民国学术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章太炎年谱长编》为主要材料,讲述章太炎从1890到1916年这27年间在理论、实践两方面的突出成就,以纪念11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这场伟大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家 国故学 北京市档案馆 年谱长编 清末民初 章太炎 馆藏档案 有教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