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边疆研究的审视与反思(代主持人语)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共2页
经过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地理空间角度来看,一是在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国家领土范围内边缘地带的治理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二是随着国家活动在领土... 经过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地理空间角度来看,一是在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国家领土范围内边缘地带的治理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二是随着国家活动在领土之外广泛、稳定的覆盖成为常态,外溢的国家利益日益突出并越来越具有根本利益的性质,海外利益维护在地理空间维度上的问题日渐凸显。在国家活动、国家发展的地理空间范围空前拓展以后,如何在疆域的边缘地带维护好国家利益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必须要纳入国家治理和发展的视野中来审视和谋划。这是国家崛起必然遇到的问题,关乎国家崛起目标的实现,因而也是必须审慎对待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研究 主持人 国家治理 国家利益 边缘地带 国家领土 利益维护 国家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外交》:专题纪录片内涵性与表达性的统一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春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98-100,共3页
专题纪录片《大国外交》选择了中国六个传统文化色彩较为浓厚的成语,来概括中国在外交之路上的不断进取与突破.中国秉承着“大道之行”的理念,在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同时,带领世界上其他友好国家共同发展;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专题纪录片《大国外交》选择了中国六个传统文化色彩较为浓厚的成语,来概括中国在外交之路上的不断进取与突破.中国秉承着“大道之行”的理念,在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同时,带领世界上其他友好国家共同发展;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外交将中国优秀文化传递向世界,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理想境界.怎样在270分钟内将这底蕴丰厚的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达到专题纪录片内涵性与表达性的统一,《大国外交》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外交 纪录片 表达性 内涵性 专题 国家领土 文化色彩 文化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定服役制度略述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0,174,共7页
指定服役制度是早期国家阶段的产物。国土相对狭小、血缘关系仍很强固和社会分工不发达是指定服役制度存在的前提。春秋时期,有土“数圻”的领土国家逐步成熟,指定服役制度才被各国的新制代替了。
关键词 指定服役制度 早期国家 领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略西北:左宗棠的思想与实绩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关键词 左宗棠 西北地区 国家领土主权 清政府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王朝边疆形成与稳固的历史轨迹
5
作者 孙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73-73,共1页
"边疆"是指国家领土的边缘地带,它既是一个地理定义,又是一个历史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近年来边疆史研究迈入腾跃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热点问题引发了学界的频繁讨论。我国边疆史学的推进,在一定... "边疆"是指国家领土的边缘地带,它既是一个地理定义,又是一个历史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近年来边疆史研究迈入腾跃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热点问题引发了学界的频繁讨论。我国边疆史学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历史上边疆治理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我们对比古今治边的关联与差异,对我国当今的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问题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轨迹 边疆史 古代王朝 中国 边疆治理 多民族国家 边缘地带 国家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守土——略谈图书编辑的责任意识
6
作者 高虹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论守土——略谈图书编辑的责任意识●高虹【沈阳守土有责,是说地方官有镇守一方、维持安宁的责任。自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列强进行了数不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守土有责”这个词变成了饱含... 论守土——略谈图书编辑的责任意识●高虹【沈阳守土有责,是说地方官有镇守一方、维持安宁的责任。自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列强进行了数不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守土有责”这个词变成了饱含民族自尊的响亮的战斗口号。先驱者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编辑 战斗 列强 责任意识 近现代 自尊 先驱者 国家领土 侵犯 口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军突起的日里诺夫斯基
7
作者 雨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4期11-12,1,共3页
以日里诺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在俄罗斯议会选举中异军突起。日里诺夫斯基何许人?他有哪些政策主张?自由民主党为何能赢得多数?
关键词 里诺 自由民主党 议会选举 俄罗斯人 政策主张 北高加索 杜马 克拉夫丘克 盖达尔 国家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苏较量又一轮——析戈尔巴乔夫的建议
8
作者 陈佩尧 《国际展望》 1986年第3期2-4,共3页
美苏紧张关系在首脑会议后略有缓解。1月15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抢在日内瓦美苏裁军谈判复会前夕提出“一揽子”裁军建议。这个建议内容广泛,其中包含一些新的内容。它标志着美苏围绕核裁军的较量又进入新的一轮。戈尔巴乔... 美苏紧张关系在首脑会议后略有缓解。1月15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抢在日内瓦美苏裁军谈判复会前夕提出“一揽子”裁军建议。这个建议内容广泛,其中包含一些新的内容。它标志着美苏围绕核裁军的较量又进入新的一轮。戈尔巴乔夫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分三个阶段在15年内完全销毁核武器。第一阶段:从1986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苏裁军谈判 裁军协议 苏联领导人 首脑会议 战略武器 太空武器 零点方案 里根政府 国家领土 重型轰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外贸特区
9
作者 陈淑仪 《国际展望》 1982年第14期7-10,共4页
所谓外贸特区,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与周围隔开的独立区域,多半地处沿海港口及其毗连地区,是专为加工和存放进出口商品而建立的,不受各该国家关税制度的管辖。外贸特区是独立和受保护的。建立特区的目的是促进和加速外贸业务的开展,减... 所谓外贸特区,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与周围隔开的独立区域,多半地处沿海港口及其毗连地区,是专为加工和存放进出口商品而建立的,不受各该国家关税制度的管辖。外贸特区是独立和受保护的。建立特区的目的是促进和加速外贸业务的开展,减少外贸费用,并使当地居民的就业率略有增长。外贸特区渊源于自由港。近年来,这种被西方誉为“经济维生素”的各种类型的外贸特区在全世界的总数已达三百五十个,其中三分之一在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商品 沿海港口 国家领土 关税制度 三分之一 进出口贸易 三年 海关估价 私营公司 国际收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评介
10
作者 周苏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1-102,共2页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世超副教授的博士论文《周代国野制度研究》,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力作近25万字,新义纷呈,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周代史研究一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 国野制度是上古史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与...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世超副教授的博士论文《周代国野制度研究》,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力作近25万字,新义纷呈,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周代史研究一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 国野制度是上古史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与先秦时期的国家形态、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乃至思想文化无不密切关联;同时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书从国、野问题入手,以“清理中国古代文明逐步摆脱氏族制羁绊的成长轨迹”为基本宗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国和野的区别,国人和野人的成分,西周国人和野人的基本状况及相互关系,春秋时期国、野状况的变化,战国时期国、野界限的消失等问题。其主要观点是:西周存在着国、野之别,国指少数文化先进的“点”,野则是相对较为落后的“面”。国人以周族及其同盟各族为主体,包括部分被证服者;野人的成分有“亡王之后”、落后部族和“流裔之人”等几大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国、野都没有真正作到按地区划分国民,国、野关系是在两种族团间结成的奴役关系。因此,西周国家只能算是初级形式的国家。春秋是过渡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国 制度研究 重要成果 野人 国野制度 氏族制 上古史 区划分 领土国家 家族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难民的自然权利救济及其制度展开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106,共15页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既有国际体系和治理体制无法适应气候难民给全球治理带来的挑战。气候难民无论是作为集体还是个体均无法享有实在国际法上的救济权利。以自然权利为视角,源于地球集体所有权的紧急避难权和地球资源再分配请求权...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既有国际体系和治理体制无法适应气候难民给全球治理带来的挑战。气候难民无论是作为集体还是个体均无法享有实在国际法上的救济权利。以自然权利为视角,源于地球集体所有权的紧急避难权和地球资源再分配请求权以及与领土权利相关联的集体自决权,在理论上均可作为气候难民主张权利救济的规范依据。融合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集体自决权方案相较于推崇分配正义的地球集体所有权方案更具公平性,而相对化集体自决权方案(去领土化国家方案)比绝对化集体自决权方案更具政治可行性。去领土化国家方案与国际气候法基本原则兼容。在后巴黎时代,国际社会应将气候难民作为一项独立谈判议题。去领土化国家方案在国际气候法框架内的展开应当以《巴黎协定》序言所载“气候正义”和“人权保障”为基点,并辅之以两方面的制度设计。一是在未来气候协议中专设气候难民条款或制定专门的气候难民协议,建立信息、资金、技术方面的互助机制,通过综合性风险管理措施提高原籍国的适应能力;二是依托既有国际气候多边合作平台,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气候难民责任分担机制,通过特殊的主权制度安排允许气候难民集体保留其国际法主体资格,并对其原领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继续享有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难民 自然权利 紧急避难权 集体自决权 领土国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