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中心、金融体系与金融强国建设——基于国家金融学理论框架
1
作者 陈云贤 顾浩东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0,共16页
基于2000-2022年世界银行、OECD、CEIC、IMF数据库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世界(国际)金融中心有无及其规模、金融体系选择等对于建设金融强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世界(国际)金融中心有无及规模,对于建设金融强国的效果差别明显;... 基于2000-2022年世界银行、OECD、CEIC、IMF数据库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世界(国际)金融中心有无及其规模、金融体系选择等对于建设金融强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世界(国际)金融中心有无及规模,对于建设金融强国的效果差别明显;金融中心建设可以通过推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其他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的增长来促进建设金融强国目标的实现;银行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在金融中心建设促进建设金融强国方面发挥负向调节效应。中国应不断健全与完善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是推动以银行中介主导型与资本市场主导型并重的金融中心建设,以充分发挥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的助力作用,加快实现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体系选择 关键核心金融要素 国家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9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和中央财经大学建设与运行管理委员会共同指导建设,2023年教育部组织了专家验收。中心以“国家金融安全”为核心主题,建立一个开放、协同合作、跨... 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9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和中央财经大学建设与运行管理委员会共同指导建设,2023年教育部组织了专家验收。中心以“国家金融安全”为核心主题,建立一个开放、协同合作、跨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国家金融不安全的根源、机制和应对策略,从国际和国内两大视角探索建立国家金融安全理论框架,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以工程化手段解决国家金融安全运行中的问题,致力于为国家金融安全治理提供决策支持系统,服务于国家关切和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安全 决策支持系统 协同合作 工程研究中心 核心主题 应对策略 中央财经大学 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能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李晓龙 郝晓婧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6,共13页
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成为现实背景下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对金... 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成为现实背景下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在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可以通过推动金融集聚、优化金融竞争来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空间效应检验发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地理邻近和经济相似地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上结论为中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提供了现实依据及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银行治理与国家金融安全 被引量:9
4
作者 陆磊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从国家金融安全的现实定义出发,论证当前外资参股中资商业银行对银行治理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并由此分析我国国家金融安全在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主要发展态势。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外资参股的直接制度效应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本质... 本文从国家金融安全的现实定义出发,论证当前外资参股中资商业银行对银行治理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并由此分析我国国家金融安全在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主要发展态势。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外资参股的直接制度效应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本质改善;第二,反垄断将是外资参股后银行业整体治理所面临的根本问题;第三,国家金融安全随着外资参股而呈现新变化,体制性风险的对外转移和传染性风险流入是需要关注的根本问题;第四,出于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外资引进有可能造成地区间、产业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因此,至少在短期,必须保留某种形式的国有独资银行,以平衡金融资源配置,并平准货币、信贷和外汇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参股 商业银行 金融安全 银行治理 中国 国家金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探析
5
作者 郑振龙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5-60,共6页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探析郑振龙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创伤和不安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的深入剖析,为我国金融稳定提供点借鉴。纵观有关国家的具...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探析郑振龙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创伤和不安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的深入剖析,为我国金融稳定提供点借鉴。纵观有关国家的具体情形,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机构 发展中国家金融 危机原因 通货膨胀 金融体系 有问题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自由化 贸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布局、创新模式转化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邝思宁 李橙 国世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基于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从国家金融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以寻求影响中国创新模式转化的激励机制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表明,存在最优金融结构以促进创新模式转化,但该结构动态调整取决于后发国家... 基于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从国家金融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以寻求影响中国创新模式转化的激励机制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表明,存在最优金融结构以促进创新模式转化,但该结构动态调整取决于后发国家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在技术前沿距离缩短或前沿技术获取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后发国家需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从而激励自主创新的产出,克服技术低端锁定。中国需做好金融顶层布局,完善多元化金融体系,强化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 金融体系结构 创新模式转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双循环及国家金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43,共17页
运用面板熵值法构建货币全球化指数(CGI),对比分析2010—2019年主要世界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内循环、外循环及国家金融三个层面分别遴选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进行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 运用面板熵值法构建货币全球化指数(CGI),对比分析2010—2019年主要世界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内循环、外循环及国家金融三个层面分别遴选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进行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经历了“快速提升—震荡反复—缓慢增长”三个发展时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人民币清算、货币合作等国家金融层面的制度支持对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了关键推进作用;内循环层面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外循环层面因素。基于此,可通过“加强国家金融层面的制度支持+畅通内外循环”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场景,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指数 灰色关联度 双循环 国家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比较——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彤娟 林润红 张旭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43,共17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制度创新和重要手段。除交易量、活跃度等指标外,碳排放交易与企业股价的关联程度,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化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通过VAR-MVGARCH-DCC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和...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制度创新和重要手段。除交易量、活跃度等指标外,碳排放交易与企业股价的关联程度,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化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通过VAR-MVGARCH-DCC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和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关联情况,借以比较中国和欧盟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化程度。结果表明,欧盟碳排放权价格与股价紧密相连,碳排放市场对股票市场产生明确的引导作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与欧盟相比还存在进步空间。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应关注金融要素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中国可借鉴欧盟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在顶层设计、市场机制与市场措施等方面的经验,打造“定价机制+碳排放衍生品+跨境人民币碳交易结算”的特色碳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化程度 VAR-MVGARCH-D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视角下现代金融体系理论的衍化和创新——基于“六要素论”体系的新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彩萍 李建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从国家金融视角研究现代金融体系理论的衍化和创新问题,首先强调现代金融体系理论源于当前国家经济金融实践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对现代金融体系理论在传统金融体系基础上的创新进行剖析,并重点分析其六要素子体系即金融市场要素体系、... 从国家金融视角研究现代金融体系理论的衍化和创新问题,首先强调现代金融体系理论源于当前国家经济金融实践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对现代金融体系理论在传统金融体系基础上的创新进行剖析,并重点分析其六要素子体系即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环境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分析思路框架;最后实践检验现代金融体系分析思路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在国家金融视角下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视角 现代金融体系 “六要素论”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苗宇诚 盛永志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8年第10期14-15,共2页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金融审计应该找准自身责任定位并发挥其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对于金融机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的揭查作用,以利提高和...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金融审计应该找准自身责任定位并发挥其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对于金融机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的揭查作用,以利提高和加强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现行的金融审计要站在维护金融安全的高度,对原有的工作策略、目标、内容、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安全 金融审计 维护 路径 对外开放程度 金融安全问题 金融改革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达 于春海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47期40-40,共1页
20年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围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得失成败,众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 自由化改革 90年代中期 国家金融 发达国家 实证研究 动态过程 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数据网上视频会议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12
作者 李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基于国家金融数据网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要求、网络特点、提供的业务和功能。
关键词 视频会议 国家金融数据网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金融安全的杠杆──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
13
作者 阎妍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1年第4期40-42,共3页
世界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经济特征,并强烈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关乎国家金融安全,而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杠杆。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历史地比较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要... 世界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经济特征,并强烈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关乎国家金融安全,而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杠杆。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历史地比较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要素、内在结构及其战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金融风险 经济环境 发展中国家 国家金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发行重组变数看国家金融安全
14
作者 田天 崔伟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国家金融安全 发行 重组 合格境外投资者 变数 广东省政府 股权转让 银监会 上限 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11条与国家金融安全六大防范
15
作者 李玉文 付金宇 《金融经济》 2019年第17期1-1,共1页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11条重大举措,对于建立在新兴加转轨的我国金融市场,如何推进金融开放,是关系到我国既可获得国际投资收益又能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11条重大举措,对于建立在新兴加转轨的我国金融市场,如何推进金融开放,是关系到我国既可获得国际投资收益又能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国家金融安全 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 金融稳定 金融市场 负面影响 投资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娅 华伟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9期34-38,共5页
2011年4月14日,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这次峰会被视为五大新兴经济体深化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在概述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大意义,... 2011年4月14日,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这次峰会被视为五大新兴经济体深化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在概述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大意义,指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各国金融领域的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建立健全贸易结算支付体系,稳步扩大本币结算规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协调机制 国家金融 国际金融 结算支付体系 合作机制 金融合作 新兴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政策逻辑、内涵要求与中国改革路径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洁 薛玉飞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9,共17页
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共中央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创举。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崛起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成果。梳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演变逻辑和现实动因发现... 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共中央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创举。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崛起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成果。梳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演变逻辑和现实动因发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能够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政策供给,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从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角度,论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遵循,并从“人民性、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普惠性、安全性”六大维度,阐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涵要求。为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度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并增强保持金融稳定性的能力,应当从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出发,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全面强化金融监管的前瞻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金融改革 国家金融行为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10年征途——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王增武
18
作者 夏淑媛 《大众理财顾问》 2017年第10期60-63,共4页
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2007年合作推出私人银行业务,标志着中资私人银行业务的正式起航。
关键词 私人银行业务 财富管理 管理研究 国家金融 实验室 苏格兰皇家银行 主任 2007年
原文传递
双碳背景下企业金融化与绿色发展的“多言寡行”——基于金融改革政策的治理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小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9,共17页
新时代双碳背景下的企业金融化行为会对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集,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绿色发展“多言寡行”的影响和机制问题。实证结果发现,随着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在绿色发展领... 新时代双碳背景下的企业金融化行为会对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集,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绿色发展“多言寡行”的影响和机制问题。实证结果发现,随着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在绿色发展领域上越有可能采用“多言寡行”的策略行为,即在年报披露较多的绿色信息但实际绿色治理绩效较差,这类行为有着较强的“声誉管理”动机并会降低企业的真实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提升企业风险并降低企业责任评分等,都会导致企业绿色发展“多言寡行”问题的出现。在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下,企业金融化对绿色发展“多言寡行”行为特征明显淡化。本文研究在更深层次上展现出企业金融化有悖绿色发展的冲击作用,并为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 绿色信息策略性披露 绿色治理 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从业人员如何防范刑事风险?
20
作者 李志怡 《小康》 2024年第13期74-74,共1页
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今年元月出版的《金融刑事风控实战指南》,作为开年精品图书隆重推出,随即接到多家国家金融机构和财经院校的批量订单,被列为当前必备的开展业务培训及教学的辅助教材。资深策划编辑赵宏介绍了本书之所以入选重点出版... 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今年元月出版的《金融刑事风控实战指南》,作为开年精品图书隆重推出,随即接到多家国家金融机构和财经院校的批量订单,被列为当前必备的开展业务培训及教学的辅助教材。资深策划编辑赵宏介绍了本书之所以入选重点出版书目的缘由:领衔编著该书的韩帅主任所在的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日前获得“2023年度律新社创新品牌律所”,尤其在精准金融风控及维权刑辩服务中做出许多精品案例。本书汇集了韩帅律师团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详解办理不同新类型的金融犯罪案件时,如何深入梳理和提炼个罪的裁判实务情况、裁判要点和法律规范,同时在与司法机关的频繁沟通实际过程中,如何主动与司法机关办案人员详细沟通,利用好积累起的典型类案裁判观点和检索报告,促使对方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从而案件也较容易取得更完善的处理结果。他们在3年前开始筹划编写本书,经反复提炼精华,最终确定以实务解析、裁判要点、实务建议和法律规范为行文框架,梳理出金融犯罪中30余个典型的裁判文书,浓缩出裁判要点,与300个金融刑事法律风险点相对应,以此作为从事金融刑事法律工作的法务人员、合规人员、律师以及金融从业和司法办案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事务所 金融从业人员 国家金融机构 辅助教材 精品图书 金融犯罪 策划编辑 财经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