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6种
1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99-99,共1页
日前,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新增2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日前,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新增2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新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牌 杨睿 +3 位作者 徐巾喻 石松林 李君 周青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根据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记载,对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濒危状况、地理成分以及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分布... 根据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记载,对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濒危状况、地理成分以及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217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54科87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7种。从物种组成来看,在科水平,兰科(Orchidaceae)种类最多,有14属100种;在属水平,以石斛属(Dendrobium Sw.)、兰属(Cymbidium Sw.)、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为主,分别包含38、24和14种。从生活型来看,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162种),占比达75.3%。从濒危状况来看,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极危(CR)11种,濒危(EN)59种,易危(VU)77种,受威胁物种占比高达67.7%。从地理成分来看,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科水平有6个分布型和6个亚型,热带成分科与温带成分科的比值为1.54;在属水平有10个分布型和15个亚型,热带成分属与温带成分属的比值为0.87;在种水平包含中国特有分布种52种及西藏特有分布种6种。在水平分布格局上,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集中在西藏的东南部和南部,且从县级行政区域水平看,墨脱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最多(129种);在垂直分布格局上,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快速增多后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在海拔(Alt)区间800 m<Alt≤1200 m分布的种类最多(100种)。目前,西藏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正面临着过度采集、群体衰退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生存压力。建议在西藏开展全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濒危物种保护地工作,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加强保护宣传力度,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植物多样性 地理成分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山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研究
3
作者 黄拥军 张家亮 +3 位作者 桂师哲 徐朵 方元平 付俊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英山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组成、地理分布特征以及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英山县共有国家重点保护保护植物36种,隶属20科28属,一级2种,二级34种,分别占湖北省分布的23.22%,18.18%和23.61%。36...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英山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组成、地理分布特征以及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英山县共有国家重点保护保护植物36种,隶属20科28属,一级2种,二级34种,分别占湖北省分布的23.22%,18.18%和23.61%。3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差别较大,有的分布狭窄,仅2~3个省分布,有的分布区域较广,超过10个以上的省份。36种目的物种生境多样,经济价值多样,其中药用植物占比较高,有27种,占比达到了75.0%。大多数目的物种都位于英山县的3个保护地中,得到较好地保护。由于各目的物种自身对分布区域狭窄、生境要求高,加之生长缓慢、结实困难以及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量整体都较少,部分物种更是面临灭绝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种类 地理分布 英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属植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专题征稿启事
4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红豆属(Ormosia)隶属于豆科(Fabaceae),全属约130种,中国分布有37种,其中34种为特有种。根据我国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红豆属植物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 红豆属(Ormosia)隶属于豆科(Fabaceae),全属约130种,中国分布有37种,其中34种为特有种。根据我国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红豆属植物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他物种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属植物作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多样性保育 红豆属植物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小叶红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
5
作者 刘容新 黄锦 +2 位作者 石环繁 张乐 黄升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3-48,81,共7页
为了系统评估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踏查。结果表明:(1)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9种,隶属26科40属,其中I级保护物种3... 为了系统评估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踏查。结果表明:(1)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9种,隶属26科40属,其中I级保护物种3种,II级保护物种56种,兰科和百合科是种数较多的优势科;(2)重楼属植物在该保护区分布了7种,占全国分布种数的31.82%,为该保护区的优势属和特色类群;(3)珙桐和台湾水青冈是该保护区有较大植物群落、数量较多的优势种;(4)35个保护物种在该保护区只有一个分布点,保护与人工繁殖回归工作有待于加强;(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保护区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800~<1 600 m的七姊妹山山体区域。研究结果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物种管理、科普教育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分布特征 优势种 特色类群 七姊妹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保护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小卉 张建强 +6 位作者 宁琨 王晓佳 康菊清 邱林峰 李亚利 刘晓莹 岳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9-1999,共11页
依据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和保护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38科67属104种(含种下等级),含石松类1科1... 依据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和保护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38科67属104种(含种下等级),含石松类1科1属3种,占总数的2.88%;裸子植物2科6属6种2变种,占6.73%;被子植物35科60属85种1亚种10变种,占比高达90.38%。(2)保护植物约占全省维管植物科的18.18%、属的5.09%、种的2.00%,秦岭石蝴蝶、长柱玄参为陕西特有种。(3)新名录保留1999版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新增78种,含原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24种,象鼻兰、曲茎石斛、紫斑牡丹等原无保护级别直接列入的共54种,占全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52%;濒危等级分析显示,极危(CR)占4.81%、濒危(EN)和易危(VU)各占24.04%。(4)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在陕西省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镇坪县多达60种(占全省保护植物的57.69%),平利县和佛坪县各有47种。(5)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共有249个,在保护区内有分布的保护植物约70种,占总数的67.31%。建议开展新增物种,尤其是对原来无保护级别的54种的资源和分布进行调查与研究,更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信息且进行动态监测,加大陕西省黄土高原区域植物园建设,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分布特征 保护现状 黄土高原 秦巴山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新增 蒲云海 +2 位作者 史红文 肖之强 江明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0-2009,共10页
基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在文献研读、标本查阅、野外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整理出新版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编制县域(市辖区)地理分布图,并从科学研究情况、受威胁现状... 基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在文献研读、标本查阅、野外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整理出新版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编制县域(市辖区)地理分布图,并从科学研究情况、受威胁现状和保护现状等方面,介绍了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湖北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5种,其中一级11种、二级144种。(2)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于鄂西和鄂西南,以神农架林区和利川市最多。(3)研究较多的物种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物种、旗舰物种和区域代表性物种。此外,有超过1/3的物种(55个)基本无研究涉及。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研究集中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全球变化条件下未来分布预测和谱系地理等方面。(4)参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包含9个极危物种、30个濒危物种、41个易危物种和19个近危物种。受威胁因素主要为直接采挖或砍伐、生境退化或丧失和物种内在因素。(5)目前,湖北省有13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比88.4%)全部或部分位于自然保护地之内,其余18种(占比11.6%)全部位于自然保护地之外。湖北省共引种栽培了9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他6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尚无迁地保护记录。此外,仅有极少的物种有野外回归实践。(6)目前,湖北省有7个野生植物(其中5个为湖北特有种)虽然分布范围局限且受内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但是尚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此外,该文指出当前湖北省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及保护中的薄弱环节和空缺,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建议和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地理分布 研究空缺 濒危等级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探究
8
作者 宋娟 陈顺 《江西农业》 2025年第9期67-69,共3页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地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达到全面提升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的目标,从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分析自...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地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达到全面提升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的目标,从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总结该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系问题、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等,并针对相关问题总结相应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地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 专业技术人才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顺卫 李婧涵 +10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王重阳 朱子丞 江悦馨 何亦绮 商乃演 杜春雁 刘畅 钟丽爽 苏欣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0-2020,共11页
为揭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及生境特征,该文基于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数据整理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对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分布的国... 为揭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及生境特征,该文基于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数据整理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对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53科83属173种,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物种数位列第五,物种密度排在首位(基于当前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据)。(2)海南省19个市(县)行政区均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中部及南部市(县)分布的物种数远大于北部市(县),其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为昌江黎族自治县(75种),物种密度最高的为陵水黎族自治县(0.6045 ind.·km^(-2));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数在海拔(altitude,Alt)范围为0~1867 m的9个区间(梯度值200 m)内均有分布,并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微降-骤升-缓降的趋势,物种数最多的海拔区间为800 m≤Alt<1000 m及1000 m≤Alt<1200 m,均有81种,最少的海拔区间为1600 m≤Alt<1867 m,仅9种。(3)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境复杂,共依托于11种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低地雨林(114种),其次是山地雨林(105种),最低的是半红树林(1种);物种受干扰程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淡水湿生草丛,其次是低地雨林,最小的是山地云雾林。该研究结果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丰富度 物种密度 分布特征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婧涵 张顺卫 +10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戚春林 黄耀 张翔 郝杰威 梁彩群 朱子丞 江悦馨 王重阳 何亦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1-2032,共12页
以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相关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整合得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分析其组成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原有的葫芦苏铁(Cycas changjiangensis)、海... 以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相关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整合得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分析其组成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原有的葫芦苏铁(Cycas changjiangensis)、海南苏铁(C.hainanensis)、念珠苏铁(C.lingshuigensis)、台湾苏铁(C.taiwaniana)归并入闽粤苏铁(C.taiwaniana);相比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原有的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和线苞两型豆(Amphicarpaea linearis)被解除保护级别,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从一级保护降级为二级保护,新增1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加上原有的,共173种(含变种),隶属53科83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65种,海南省特有种32种,分属于4个类群,其中被子植物种类最丰富,有129种。(2)依据多年的野外调查信息和本次调查结果,龙尾苏铁(Cycas rumphii)、三亚苏铁(C.shanyagensis)、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一直尚未调查到。(3)173种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共有5种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115种),其次是地面芽植物(34种)和地下芽植物(22种),地上芽及垫型植物均为最少(1种)。(4)在科水平上,兰科(Orchidaceae)种类最多,含47种(27.17%);在属水平上,石斛属(Dendrobium)种类最多,含21种(12.14%)。(5)区系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以泛热带及其变型分布为主;属以热带亚洲及其变型分布为主。综上所述,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热带性质及特有现象明显,新增保护种较多,因此应持续开展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加强执法力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生境的干扰和破坏,针对性地采取就地和迁地保护措施以加强保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组成 区系特征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县域分布及其保护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都乐 张真 +2 位作者 达来 徐柱文 赵利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7-2056,共10页
为了厘清内蒙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县域分布、受威胁程度以及保护现状,并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该文根据野外调查记录和标本采集,并查阅内蒙古大学标本馆(HIMC)、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出内蒙古国... 为了厘清内蒙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县域分布、受威胁程度以及保护现状,并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该文根据野外调查记录和标本采集,并查阅内蒙古大学标本馆(HIMC)、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出内蒙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县级分布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内蒙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48种,数据缺乏(DD)的有1种,濒危(EN)的有10种,易危(VU)的有19种,近危(NT)的有10种,无危(LC)的有8种。其中,低等植物3种,高等植物45种;重点保护的高等植物占内蒙古高等植物的1.4%(45/3205),其中苔藓植物占0.2%(1/586)、裸子植物占4.0%(1/25)、被子植物占1.6%(43/2619)。(2)在县域分布上,阿拉善左旗分布最多(15种),其次为鄂伦春自治旗(13种)、牙克石市(12种)、克什克腾旗(11种)、阿拉善右旗(10种)、额尔古纳市(10种),其余旗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均小于10种。(3)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仅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12种,仅在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有4种,在国家级保护区和自治区级保护区均分布的有28种;有4种植物未受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该文为内蒙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今后的监测及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现状 县域分布 内蒙古 保护措施 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修订《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12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2024年1月9号,农业农村部印发第749号公告公布修订后的《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修订后的名录共包含156个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种(科、属),其中鱼类92种、虾蟹类17种、其他水生动物33种(科)、藻类6种、... 2024年1月9号,农业农村部印发第749号公告公布修订后的《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修订后的名录共包含156个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种(科、属),其中鱼类92种、虾蟹类17种、其他水生动物33种(科)、藻类6种、水生植物8种(属)。本次修订将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10个物种予以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植物 虾蟹类 野生动植物 水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 水生植物 修订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陶伯山 《广东蚕业》 2025年第4期47-49,共3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全球野生大熊猫分布核心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关键区域和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区,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监测现状,分析了大...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全球野生大熊猫分布核心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关键区域和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区,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监测现状,分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为大熊猫公园的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政策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监测 大熊猫国家公园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被引量:53
14
作者 冯志坚 李镇魁 +3 位作者 李秉滔 薛春泉 刘建滨 何育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据调查和现有资料统计 ,广东省自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共 75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6 5种 .
关键词 广东 品种 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区系特点与分布状况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勇进 张寿洲 +2 位作者 李勇 陈景芳 邢福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通过多年来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发现深圳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15种,隶属12科13属.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区系特点、分布状况及濒危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 深圳市 区系特点 分布状况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濒危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臧敏 黄立发 +3 位作者 李典友 毛尚俊 邱筱兰 凌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3,70,共8页
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科45属53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7种,裸子植物6科11属13种,被子植物19科29属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单属科和单种科各8个,中国特有科3个,单种属15个,中国特有属16个,分布区类型12个,其中以热带或以热... 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科45属53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7种,裸子植物6科11属13种,被子植物19科29属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单属科和单种科各8个,中国特有科3个,单种属15个,中国特有属16个,分布区类型12个,其中以热带或以热带分布为主的属占总属数的26.67%;以温带或以温带分布为主的属占31.11%;中国特有分布最突出,占35.56%。特有属分布型6个,与华中、西南关系最密切。同时,采用综合指数和相似度,把江西省与各省区比较,结果表明: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十分丰富,江西省植物区系与其周边省份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 时空分析 相关关系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志诚 任正涛 +2 位作者 曾熙雯 段禾祥 吴学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基于《云南省各州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2021年)》,通过大量收集和整理科考资料、公民科学数据,结合一定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为框架,形成了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补充名录,对... 基于《云南省各州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2021年)》,通过大量收集和整理科考资料、公民科学数据,结合一定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为框架,形成了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补充名录,对新的名录采用属–科(G–F)多样性指数计算各州市保护物种多样性,并对云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动物种类、各州市分布情况及分布格局等进行系统剖析。结果表明:补充后云南省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403种,较2021年名录(385种)增加18种(4.68%)。云南省的G–F多样性指数为0.90,各州市平均值为(0.78±0.05),最高为怒江州(0.90),最低是曲靖市(0.56)。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相似性形成6个区域,且物种多样性分布在经纬度上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格局。本研究可为云南省及各州(市)、县(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更新及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陆生野生动物 分布格局 多样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的分布与保护现状 被引量:38
18
作者 金水虎 俞建 +2 位作者 丁炳扬 于明坚 姜维梅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48-53,共6页
1999 年 8 月 4 日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录,对产于浙江的 11种一级保护植物和 40 种二级保护植物在浙江省的分布、保护和研究现状调查表明,浙西南部是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1999 年 8 月 4 日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录,对产于浙江的 11种一级保护植物和 40 种二级保护植物在浙江省的分布、保护和研究现状调查表明,浙西南部是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中心,分布有百山祖冷杉、九龙山榧二个浙江特有种;浙西北部是其又一分布中心,分布有天目铁木、羊角槭二个浙江特有种。大部分保护植物分布于百山祖、凤阳山、九龙山、乌岩岭、天目山、清凉峰、龙王山等自然保护区内。浙东地区种类相对较少,但有天台鹅耳枥、普陀鹅耳枥、普陀樟三个浙江特有种。浙江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 250 ~ 1 250 m,最高限海拔为 1 700 m。浙江在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繁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就开展和加强资源保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 国家保护植物 分布 保护现状 珍稀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林夏珍 楼炉焕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对分布于浙江省的 5 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价值作了初步研究。这 5 0种植物分属 2 8科 42属 ,其中蕨类植物 5种 ,裸子植物 1 0种 ,被子植物 3 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 1 0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 40种。在浙江的主要分... 对分布于浙江省的 5 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价值作了初步研究。这 5 0种植物分属 2 8科 42属 ,其中蕨类植物 5种 ,裸子植物 1 0种 ,被子植物 3 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 1 0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 40种。在浙江的主要分布区为浙南西部、浙南东部和浙北西部。对其价值从科研、观赏、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最后提出了几点保护建议。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野生植物 资源分布 价值 浙江 国家重点保护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及濒危现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锋 谢文远 +2 位作者 张芬耀 张培林 陈征海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3-930,共8页
【目的】掌握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多样性及现状,评估各种的濒危等级,为制定科学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3-2018年浙江省第2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浙江植物... 【目的】掌握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多样性及现状,评估各种的濒危等级,为制定科学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3-2018年浙江省第2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浙江植物志(新编)》编研以及近年来其他相关资料,参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等资料的评估结果,对这些植物的现状与濒危等级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1)目前,浙江分布有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与1999年版保护名录相比,增加了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降级了3种,解除保护4种。(2)濒危等级可以分为5个等级,极危等级19种,占16.38%;濒危等级36种,占31.03%;易危等级30种,占25.86%;近危等级17种,占14.66%;无危等级12种,占10.34%;数据缺乏2种,占1.73%。(3)受威胁等级(极危、濒危和易危)的共有85种,占73.28%,受威胁程度较高。【结论】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近70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较好的保护成效。建议:(1)保护原有生境,防止过度干扰,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就地保护作用;(2)加强科学研究,改进野外调查方法,完善物种生境信息,重视物种遗传多样性;(3)多学科合作,建立健全保护网络,形成完备繁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濒危等级评估 保护措施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