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论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希慧 贾济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在刑法规定渎职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前提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做出了扩大性的立法解释,这实质上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外延做了广义的解释。外延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内涵的界定,关于渎职罪主体即&q... 在刑法规定渎职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前提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做出了扩大性的立法解释,这实质上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外延做了广义的解释。外延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内涵的界定,关于渎职罪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论也需刷新,即应坚持以具备资格为前提,以拥有职责和职权为基础,以职务名义从事国家管理、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等公务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新公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本质 渎职罪 犯罪主体 立法 刑法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国家行政机关现有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实施办法已出台
2
《江苏农机化》 1996年第4期20-22,共3页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苏政发[96]6号文),结合我省国家行政机关机构改革进程和行政机关现有工作人员实际情况,江苏省人事厅最近以苏人—(1996)57号文件印发了《...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苏政发[96]6号文),结合我省国家行政机关机构改革进程和行政机关现有工作人员实际情况,江苏省人事厅最近以苏人—(1996)57号文件印发了《江苏省国家行政机关现有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实施办法》,具体有12个方面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原则、目的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党的干部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行政机关 江苏省 实施办法 人事部门 实施方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合评定 机构改革 资格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事司法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德宏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6,共13页
在刑事司法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法识别,应与行政法秩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确认标准相一致,坚持行为的国家职权性质,从而表现统一的法秩序。现行刑法文本和立法解释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入罪识别标准是身份论与职责论并行,与行... 在刑事司法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法识别,应与行政法秩序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确认标准相一致,坚持行为的国家职权性质,从而表现统一的法秩序。现行刑法文本和立法解释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入罪识别标准是身份论与职责论并行,与行政法原理解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不符。立法表达的身份说和职责说易于入罪判断。司法案例的识别标准是以入罪为目的,从身份说转向职责说和职责身份综合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法识别应坚持行为职责说,摈弃身份说和委托说,并应考量行政职责合行政法要求。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和挂职制度下的出入罪案例分析,确立行为职责与职责合法性双重审查,有利于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法秩序 犯罪行为主体兼职与挂职 双重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实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
4
作者 刘洪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6期78-80,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明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很大范围将要纳入司法监督,仅公安机关就有约一百种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处理就可提起诉讼。显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普遍面临着适应新情况、解决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明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很大范围将要纳入司法监督,仅公安机关就有约一百种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处理就可提起诉讼。显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普遍面临着适应新情况、解决新课题的任务。尤其是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亟待澄清和转变,以作好充分的心理承受准备。 首先要转变“民不能告官”的观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若持此种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司法监督 行政行为 行政管理活动 公安机关 当事人 提起诉讼 国家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责任制度的思考
5
作者 张铭 高在前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建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责任制度的思考张铭,高在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加强廉政建设... 建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责任制度的思考张铭,高在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加强廉政建设、惩治腐败、依法行政的呼声越来越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法律责任制度 经济责任 违法行为 国家公务员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危害程度 区别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 从事公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成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6-172,287,共7页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首次规定在我国现行《刑法》第164条当中。其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其所谓"财物",包括一般意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刑法》第...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首次规定在我国现行《刑法》第164条当中。其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其所谓"财物",包括一般意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刑法》第164条存在片面性,应该对索贿的情形作出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中并非指利益本身违法,而是指获得利益的手段违法。只要行贿的对象是非国有单位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具备其他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就构成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至于其主体的性质则不是决定定罪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 行贿犯罪 商业贿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区分国家机关与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法律责任
7
作者 左振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33-35,共3页
作为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集中体现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因此,任何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全体公民都必须统一地,平等地、严格... 作为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集中体现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维护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因此,任何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全体公民都必须统一地,平等地、严格地遵守,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不得违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失职 国家机关 国家工作人员 首长负责制 法律责任 职能活动 活动程序 上级机关 决策机构 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侵犯了人身权或财产权,那么,什么人可以请求赔偿?向哪个机关要求赔偿?怎么要求赔偿?
8
《政法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55-55,共1页
问: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侵犯了人身权或财产权,那么,什么人可以请求赔偿?向哪个机关要求赔偿?怎么要求赔偿?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问: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侵犯了人身权或财产权,那么,什么人可以请求赔偿?向哪个机关要求赔偿?怎么要求赔偿?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确实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如果受害的公民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求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 财产权 人身权 国家机关 行政职权 其他组织 国家赔偿法》 复议机关 赔偿请求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六种法治意识
9
作者 胡照卿 《学习与实践》 2000年第6期59-61,共3页
中国能否走上法治道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而作为依法治国重要力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则是关键之关键。从法理上讲,法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法治及法治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 中国能否走上法治道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而作为依法治国重要力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则是关键之关键。从法理上讲,法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法治及法治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是法治建设的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由于历史的局限和政治体制的缺陷,长期以来,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 法治意识 立法意识 司法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的程序
10
作者 郑仁明 《学习与实践》 2000年第8期59-59,共1页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职权,而且还规定了行使职权的程序,即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步骤和次序。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制定了人事任免办法或工作条例,依据法律规定,在进一步明...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职权,而且还规定了行使职权的程序,即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步骤和次序。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制定了人事任免办法或工作条例,依据法律规定,在进一步明确法定程序的同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作程序,使人事任免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但从执行情况看,有些环节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任免 任免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考核的基本原则
11
作者 郑晓阳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2期63-64,共2页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人事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之一。考核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以达到人尽其用,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我国过去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文件精神,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坚持下列原则: 1... 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人事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之一。考核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以达到人尽其用,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我国过去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文件精神,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坚持下列原则: 1.民主原则。首先,所有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应平等地享有考核和被考核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别人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原则 中心环节 实践经验 工作人员 国家行政 人员考核 全面考核 行政工作 使用人才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研究 关于现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的若干思考
12
作者 丁坚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2期47-51,共5页
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在逐步完成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整个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是420万现有国家机关人员如何顺利平稳、按质保量地及时向国家公务员过... 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在逐步完成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整个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是420万现有国家机关人员如何顺利平稳、按质保量地及时向国家公务员过渡。本文拟通过对“过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若干理论与现实的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若干思考 政治体制 党政分开 干部制度 职位分类 高级公务员 新人 素质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不可缺少──从中央和国家机关考试录用工作人员说起
13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27,共1页
“档案”不可缺少──从中央和国家机关考试录用工作人员说起本刊评论员5月18日,首都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对以下消息作出报道: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将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国务院办公厅等56个部门和单位公开招录495名... “档案”不可缺少──从中央和国家机关考试录用工作人员说起本刊评论员5月18日,首都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对以下消息作出报道: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将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和国务院办公厅等56个部门和单位公开招录495名机关工作者、国家公分员和其他机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录用 国家机关 档案工作人员 档案专业 中专档案 机关工作人员 纪律检查委员会 后勤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 公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文件 民优函[1994]212号——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规定
14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1期62-62,共1页
关于1993年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改革后,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如何计发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国家机关在职人员死亡后,分别按以下工资项目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 1.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 关于1993年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改革后,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如何计发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国家机关在职人员死亡后,分别按以下工资项目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 1.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 2.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及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及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制度改革 人员死亡 抚恤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岗位工资 民政部 人事部 职级工资制 财政部 国家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做了哪些违法的事,受害人才能要求国家赔偿?
15
《政法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55-55,共1页
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做了哪些违法的事,受害人才能要求国家赔偿?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如果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或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益,受害人就有权要求国家赔偿。具体地说,... 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做了哪些违法的事,受害人才能要求国家赔偿?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如果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或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益,受害人就有权要求国家赔偿。具体地说,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做出: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 国家机关 行使职权 受害人 行政强制措施 身体伤害 暴力行为 责令停产停业 人身自由 其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调整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费提取标准以及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16
《武汉财会》 1990年第2期45-45,共1页
一、湖北省人事厅、财政厅鄂人险(1989)113号文;武汉市人事局、财政局武人工(1989)10号文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费,从1989年元月起,改为按本单位工资总额2.5%的标准提取。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经费来源,以及使用原则仍按原规... 一、湖北省人事厅、财政厅鄂人险(1989)113号文;武汉市人事局、财政局武人工(1989)10号文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费,从1989年元月起,改为按本单位工资总额2.5%的标准提取。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经费来源,以及使用原则仍按原规定办理。二、湖北省人事厅、财政厅发出鄂人险(1989)096号文,武汉市人事局、财政局的武人工(1989)19号文转发: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死亡工作人员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调整如下,并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①遗属居住省辖市以上城市的,每人每月补助标准40元,居住其它城镇的,每人每月补助标准35元,居住农村的每人每月补助25至3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人员 湖北省 补助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 武汉市 福利费 工资总额 国家机关 使用原则 困难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刑法第93条中“从事公务”的理解——兼论国家工作人员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庆炜 张冬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4-148,共5页
我国刑法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采用了“公务说”。由于公务本身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兼之现行刑事立法判断公务的标准具有双重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实践中的争议。应当纯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将从事公务的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 我国刑法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采用了“公务说”。由于公务本身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兼之现行刑事立法判断公务的标准具有双重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实践中的争议。应当纯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将从事公务的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增设社会管理组织人员的腐败犯罪,以弥补相关法条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公务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修订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菊芬 陈文飞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一、前言 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一直是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长期争议的焦点。我国刑事立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规定经历了一段发展变化的过程:79刑法第8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 一、前言 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一直是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长期争议的焦点。我国刑事立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规定经历了一段发展变化的过程:79刑法第8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作出了更加具体的立法解释: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军队、国营企业、国家事业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各种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明确了企业、事业机构的性质,但上述二者规定的实质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后,随着经济犯罪的不断上升,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将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员列入了贪污罪主体的范畴。87年高检《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玩忽职守罪若干意见(试行)》将“受委托、聘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也归入了“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甚至将集体经济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也归入了国家工作人员,引起了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从事公务 修订刑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非国有公司 公务活动 司法实践 司法解释 集体经济组织 人民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启疆 申勋潮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16-121,共6页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从事公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行为人 非国有单位 刑法第93条 国有公司 刑法规定 国有保险公司 组成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损害赔偿
20
作者 李群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22,共4页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的损害赔偿,在国外简称司法赔偿,它与立法赔偿、行政赔偿共同构成国家赔偿制度。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的损害赔偿,在国外简称司法赔偿,它与立法赔偿、行政赔偿共同构成国家赔偿制度。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民法通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司法机关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其他组织 职务侵权行为 国家赔偿责任 合法权益 职务活动 侵权责任 国家赔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