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作者 张燕生 刘旭 陈长缨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国家经济发展 香港 “十一五”时期 扩大对外开放 转变增长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科学发展 经济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材外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作者 巫宁耕 《经济科学》 1982年第1期52-58,共7页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质量,造就足够数量的科学技术人材和管理人材,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在人力开发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这些国家各种技术人材,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条...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质量,造就足够数量的科学技术人材和管理人材,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在人力开发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这些国家各种技术人材,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条件的需要,另一方面,每年却有数量很大的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人材流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材外流,当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关,但更重要的,它是长期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当前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关系所造成的结果。因此,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国家 发达国家 国家经济发展 科技人材 科技人员 外流 技术人员 七十年 重要条件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3
作者 章玉贵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64-65,共2页
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产业控制权的争夺的今天,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世界级跨国公司,那么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以,今天讨论中国是否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已经没有太多的必要,它其实只是... 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产业控制权的争夺的今天,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世界级跨国公司,那么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以,今天讨论中国是否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已经没有太多的必要,它其实只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问题。我们更应透过中国经济舞台的热闹场面看到我们经济竞争力的虚弱,并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到那些矢志在将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跨国公司身上,因为这些公司的成长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实力差距 发展瓶颈 国家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全球经济竞争 “世界工厂” 经济竞争力 转移问题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4
作者 沙济兴 张时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55-59,共5页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西方七国89至9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依次为:美国是2.5%,1.0%,—0.7%,2.1%,3.6%;日本是4.7%,5.2%,4.5%,1.8%,3.1%;德国是3.8%,4.5%,3.1%,1.3%,2.3%,法国是3.9%,2.2%,1.3%,2.0%,2.6...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西方七国89至9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依次为:美国是2.5%,1.0%,—0.7%,2.1%,3.6%;日本是4.7%,5.2%,4.5%,1.8%,3.1%;德国是3.8%,4.5%,3.1%,1.3%,2.3%,法国是3.9%,2.2%,1.3%,2.0%,2.6%;意大利是3.0%,2.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发展 六十年代 凯恩斯主义 国民生产总值 七十年 三十年代 八十年代 再论 年均增长率 里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5
作者 张时伟 沙济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79-84,共6页
世界联接模型组织1987年对西方三国1986——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预测为:美国是2.6%,2.8%,3.6%,1.5%,0.2%,日本(按国内生产总值计)是2.0%,2.6%,2.8%,3.2%,2.7%;西德是2.3%,2.1%,2.0%,2.4%,1.7%。五年预测按年均... 世界联接模型组织1987年对西方三国1986——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预测为:美国是2.6%,2.8%,3.6%,1.5%,0.2%,日本(按国内生产总值计)是2.0%,2.6%,2.8%,3.2%,2.7%;西德是2.3%,2.1%,2.0%,2.4%,1.7%。五年预测按年均美国是2.14%,日本是2.66%,西德是2.1%。三国合计年均2.3%。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实际完成情况好于预测:美国是2.6%,3.0%,4.5%,3.0%,0.9%;日本是2.25%,4.4%,5.7%,4.9%,5.6%;西德是3.0%,1.8%,3.4%,4.0%,4.5%。五年实际完成按年均美国是2.8%,日本是4.57%,西德是3.34%。三国合计年均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国家 六十年代 国家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 国民生产总值 美国经济 经济增长 日本 八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
6
作者 马麒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5-7,共3页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马麒麟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西部的民族教育放在怎样的发展地位,这是关系到新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关键。一、我们应当把西部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是一个...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迎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马麒麟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西部的民族教育放在怎样的发展地位,这是关系到新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关键。一、我们应当把西部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民族地区幅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 国家经济发展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劳动力素质 西部民族地区 重心 专业设置 专业改造 民族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7
作者 张时伟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逝去的“黄金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十八世纪中叶产业革命算起,分成两段。头一百来年是其辉煌起家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后一百来年进入成熟以至衰退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关键词 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国家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率 西方国家 七十年 六十年代 财政赤字 失业率 西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些看法
8
作者 吴志生 《国际问题研究》 1984年第4期18-23,共6页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五个东盟国家,自6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说来都比较快,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而被外国学者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然而进入80年代之后,东盟五国的经济增...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五个东盟国家,自6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说来都比较快,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而被外国学者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然而进入80年代之后,东盟五国的经济增长率普遍出现下降的趋势。对此,国外学者都有不少的评论,但说法不一。本文拟就东盟五国近2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问题及其发展前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比较客观地评价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马来西亚 东盟五国 新加坡 经济发展速度 发展国家 年平均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 私人资本 国家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即将出版
9
作者 南风 《南洋问题研究》 1986年第3期102-,共1页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是“六五”计划期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重点科研项目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北京大学亚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是“六五”计划期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重点科研项目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北京大学亚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南亚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承担。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已于1985年11月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编写出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研究 重点项目 南洋研究所 经济发展战略 西亚非洲 重点科研项目 拉丁美洲研究 发展国家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10
作者 张容嘉 李云飞 王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3,共12页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充分考虑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采用2006~2023年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且分别对企业E表现、S表现、G表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重设机器学习模型、更换被解释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方法后结论仍然成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ESG表现,且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程度高地区、国有企业中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进而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促进企业ESG表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ESG表现 双重机器学习 技术升级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上市企业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家瑞 张晋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采用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经典差分模型,从出口竞争力角度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并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显著助力... 本文采用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经典差分模型,从出口竞争力角度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并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显著助力我国出口竞争力提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地区创新水平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换言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为加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优化人力资本培养和提升地区创新能力提供了实证支持,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出口竞争力 中介效应 人力资本水平 地区创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数”成“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检验
12
作者 夏文浩 张俊飚 曹增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2,共15页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其主要特征是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长,以创新为特征,以质优为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创新、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方式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而...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其主要特征是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长,以创新为特征,以质优为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创新、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方式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数字作为新的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增长动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家数字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设立不仅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面对当前数字作为重要创新要素日益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和全过程的发展态势,了解并深化其与新质生产力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尽管已有文献从数字经济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鲜有文献从数字经济相关政策的角度展开分析。文章在厘清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的省际层面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提升效果达到了10%左右,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与敏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区设立对低金融发展水平、低智能化水平和低数字化水平省份的正向作用更大;机制分析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形成高级人才集聚效应和推动数智化转型,共同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典型经验的总结与推介、优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布局和激发试验区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多维路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双重差分模型 平行趋势检验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基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重视角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君锐 买生 刘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56,共12页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智慧城市创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第二,试验区设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人才资源、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而激励企业创新;第三,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位企业中更显著,且相比于渐进式创新,试验区设立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试验区设立对毗邻城市企业创新有正向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的企业创新有负向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企业创新 供给侧 需求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与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军 杨志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开前门、堵后门”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债务置换实现债务显性化是该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财政风险,其中的财政、金融风险及其政... “开前门、堵后门”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债务置换实现债务显性化是该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财政风险,其中的财政、金融风险及其政策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对此,在梳理中国2015—2023年历次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案的基础上,文章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及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另外,从治理地方债务问题出发,提出防范债务置换风险、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置换 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债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洪涛 王斯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1,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但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独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合作创新能有效降低研发创新中的风险和成本,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成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15—2022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吸收能力在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试验区设立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在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要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合作创新;要充分发挥试验区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综合市场竞争和经济开放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民营企业 合作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法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OECD国家医疗机构床位配置规模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心言 仇艺童 韩优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分析经合组织(OECD)国家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为我国床位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OECD国家公开数据库1991—2022年床位规模数据,基于健康需要和需求理论确定影响维度,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床... 目的:分析经合组织(OECD)国家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为我国床位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OECD国家公开数据库1991—2022年床位规模数据,基于健康需要和需求理论确定影响维度,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床位配置影响路径。结果:千人口床位配置和平均期望寿命在低于千人口床位平均值国家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在高于千人口床位平均水平国家呈现相反趋势。老龄化程度显著影响长期护理床位增设。居民疾病谱、床位使用效率等多维因素与床位配置显著相关。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补偿比差异越大,慢性病患者的住院需求越高。结论:适度的床位规模方能实现较高的健康产出。应顺应人口结构变化,布局床位分类规划体系,完善医疗保障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床位配置 卫生资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技术推广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世锋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4,共1页
农业不仅仅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行业,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新技术的引入与推广为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 农业不仅仅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行业,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新技术的引入与推广为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还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由陈兆波主编的《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案例选编》,整合全国各地农业新技术推广案例,深入探讨农业新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转型升级 农业新技术推广 基本生活需求 现代农业 案例选编 产业价值链 国家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18
作者 苏碧莹 王会粉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监管等任务,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力支撑。档案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记录反映社会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监管等任务,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力支撑。档案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记录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的新要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仅促进着档案资源内容的丰富,并不断优化档案资源的结构,持续改善档案资源体系的空间布局,将有助于推进档案资源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源 持续改善 社会发展变化 战略性作用 空间布局 新动能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作者 李辉耀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2期76-76,共1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海洋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广州海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聚焦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旅游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海洋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广州海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聚焦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旅游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议题,揭示广州在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为广州及其他城市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启示,促进海洋经济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应对策略 环境保护 国家经济发展 面对挑战 全球化进程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创新路径
20
作者 尚介艳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6期4-6,共3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经济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策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又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因...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经济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策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又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因此,为了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妥善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探索、尝试更合适的发展路径,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路径 创新路径 农业现代化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