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
被引量:
32
1
作者
李冬初
黄晶
+7 位作者
马常宝
薛彦东
高菊生
王伯仁
张杨珠
柳开楼
韩天富
张会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2-258,共7页
对我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区域变化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为耕地地力提升和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支撑。基于国家级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点913个,统计分析全国及7大区域(东北NE、华北NC、西北NW、长江中游MYR、长三角YRD、华南SC、西...
对我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区域变化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为耕地地力提升和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支撑。基于国家级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点913个,统计分析全国及7大区域(东北NE、华北NC、西北NW、长江中游MYR、长三角YRD、华南SC、西南SW)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及容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2.4~24.8 g/kg。其中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的监测点位占比达72.5%。不同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MYR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6个区域。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pH和容重平均分别为(6.90±1.20),(1.30±0.15)g/cm^3。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酸碱度及容重产生影响。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旱地,旱地耕层土壤pH和容重则显著高于水田。亚当斯方程和指数函数分别推荐拟合土壤容重对有机质含量响应关系(R^2=0.09,RMSE=0.17,n=759),以及土壤pH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响应(R^2=0.16,RMSE=1.24,n=886)。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中等偏低,呈现出东南向西北依次降低趋势。土壤pH及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亚当斯模型及指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容重及pH对有机质的响应关系,可用于非线性插值法补充土壤容重及pH缺失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国家级耕地监测点
土壤利用方式
土壤容重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
被引量:
32
1
作者
李冬初
黄晶
马常宝
薛彦东
高菊生
王伯仁
张杨珠
柳开楼
韩天富
张会民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2-25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101,2016YFD030090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8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20022,161032019035,1610132020023,1610132020021)。
文摘
对我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区域变化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为耕地地力提升和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支撑。基于国家级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点913个,统计分析全国及7大区域(东北NE、华北NC、西北NW、长江中游MYR、长三角YRD、华南SC、西南SW)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及容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2.4~24.8 g/kg。其中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的监测点位占比达72.5%。不同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MYR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6个区域。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pH和容重平均分别为(6.90±1.20),(1.30±0.15)g/cm^3。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酸碱度及容重产生影响。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旱地,旱地耕层土壤pH和容重则显著高于水田。亚当斯方程和指数函数分别推荐拟合土壤容重对有机质含量响应关系(R^2=0.09,RMSE=0.17,n=759),以及土壤pH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响应(R^2=0.16,RMSE=1.24,n=886)。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中等偏低,呈现出东南向西北依次降低趋势。土壤pH及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亚当斯模型及指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容重及pH对有机质的响应关系,可用于非线性插值法补充土壤容重及pH缺失值。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国家级耕地监测点
土壤利用方式
土壤容重
土壤PH
Keywords
soil organic matter(SOM)
national cultivated land monitoring sites
soil utilization pattern
soil bulk density(BD)
soil pH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
李冬初
黄晶
马常宝
薛彦东
高菊生
王伯仁
张杨珠
柳开楼
韩天富
张会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