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1
作者 牛妍 陈晓龙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1-116,共6页
文章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05—2022年我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大型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显... 文章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05—2022年我国2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大型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能够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基于此,应夯实区域发展基础以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发挥政府导向作用优化区域间资源要素配置、立足城市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共同富裕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凡 周民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中国为了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自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省区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西部示范区,中部示范区对产业结... 中国为了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自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省区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西部示范区,中部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作用更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作用更小;相较于无禀赋优势示范区,有禀赋优势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抑制作用更小,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更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带动作用,当地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示范区创新能力,大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关键作用,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给予更多的资源和禀赋支持,带动示范区产业结构更加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能促进绿色发展吗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虹 胡金 +1 位作者 胡明骏 柳晓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5-75,共11页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政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分位数回归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该政策效应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中更加显著,而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中较弱。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够正向调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绿色发展效应。结论有助于丰富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厘清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有利于以产业转移为抓手释放城市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绿色发展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是否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柯 董鹏飞 虎琳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3,共7页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06-2019年1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总体上推动了承接地经济高质...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06-2019年1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总体上推动了承接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按区域位置划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按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和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表明,产业转移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条路径拉动承接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口规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时空耦合研究——以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鑫 张丹 +1 位作者 闫一博 张广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
基于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108个县(市、区)人口数据,结合产业转移政策期间的基础设施数据,分析示范区内人口与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基础设施同人口变化的协调性,旨在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 基于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108个县(市、区)人口数据,结合产业转移政策期间的基础设施数据,分析示范区内人口与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基础设施同人口变化的协调性,旨在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人口整体趋向收缩,县域人口外流加剧,但市辖区和部分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域出现人口涌入,中心化现象加剧。(2)基础设施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速,具有明显的阶段分异。(3)在县域尺度上,仅以邵东、江华为代表的4个县域呈现优质协调,县域整体呈现协调性分化。在市域尺度上,赣州市的耦合协调程度最佳,邵阳市耦合协调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人口规模 基础设施 时空耦合 湘桂赣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转琴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2,58,共7页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探讨建立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宗旨、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和"示范区"图书馆...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探讨建立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宗旨、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和"示范区"图书馆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跨区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吗?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小腾 张春鹏 葛鹏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77,共19页
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设立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示范区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并未有效促进地区制造业升级,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估计的识别条件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设立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示范区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并未有效促进地区制造业升级,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估计的识别条件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地,示范区对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不利影响是承接效应和激活效应合力的结果。承接效应导致制造业存在“低端结构锁定”,不利于制造业升级;激活效应激发制造业的内生活力,有效地促进制造业升级。针对示范区激活效应的机制探讨表明,集聚效应与创新升级效应是示范区产生激活效应的中介机制,即示范区设立能够提升集聚程度以及促进创新升级,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激活效应的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区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效应在西部地区、初始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素禀赋较高的地区及政府能力较强的地区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制造业升级 双重差分 承接效应 激活效应 地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政策能够提升转入城市经济韧性吗?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彬 王志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8,共16页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了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能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了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能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创新水平、促进企业集聚和优化要素结构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强化城市经济韧性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表现出一定的“益贫”特质,其对非资源型、胡焕庸线西侧和低市场化水平的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论验证了示范区政策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积极作用,为中国经济强韧性背后的制度优势这一论断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经济韧性 要素结构 资源禀赋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了能源效率吗? 被引量:30
9
作者 熊广勤 石大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36,共10页
现有研究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化和污染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鲜有文献涉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4—2017年中... 现有研究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化和污染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鲜有文献涉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够提高约12%的能源效率,而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稳健。②机制分析表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模式,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提高能源效率。③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示范区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越强;城市特征异质性表明,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外商投资水平越高,示范区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越强。④基于承接转移示范区本身发展特征异质分析表明,承接转移示范区规模越大、支持力度越强、发展状况越好,示范区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越强。文章对于国家进一步调整实施产业转移政策,平衡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中西部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直接政策含义表明,加大实施力度和激励力度,减小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水平发展。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开发完善智能检测系统。加强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搭建信息化平台,完善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严格筛选甄别进入企业和外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能源效率 创新驱动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基于宣城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先行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万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3,共5页
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宣城承接产业选择的因素。实证分析证明,宣城示范区与长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可以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竞争的区... 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宣城承接产业选择的因素。实证分析证明,宣城示范区与长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可以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竞争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对策——基于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的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亨明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产业转移 集群式转移 抱团转移 产业转移通道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为例
12
作者 梁转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8,共4页
在黄河金三角地区成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际,探析黄河金三角示范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黄河金三角"示范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可行性,宗旨、原则和目标,构建策略,主要内容,关... 在黄河金三角地区成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际,探析黄河金三角示范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黄河金三角"示范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可行性,宗旨、原则和目标,构建策略,主要内容,关键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析,以期推动黄河金三角"示范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实现其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金三角 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高等学校 图书馆联盟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示范区远景
13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10年元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是国内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也是安徽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为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需求,省委省政府设立江北、江南... 2010年元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是国内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也是安徽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为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需求,省委省政府设立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示范区 承接产业转移 区域规划 远景 2010年 产业集中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五精”模式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
14
作者 《湖南农业》 2021年第11期36-37,共2页
近年来,邵阳市高度重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以“五精”模式全力打造中药材、茶叶、油茶、油菜、水果、南竹、草食畜牧、蔬菜、家禽、水产十大百亿农业... 近年来,邵阳市高度重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以“五精”模式全力打造中药材、茶叶、油茶、油菜、水果、南竹、草食畜牧、蔬菜、家禽、水产十大百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特色产业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五精 邵阳市 中药材 打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升级
15
作者 韩璐 余华银 宋马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0-27,共8页
运用2005—2009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BCC-I模型、超效率DEA模型评价了皖江城市带的农业规模收益和投入产出效率,并利用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计算了各指标的投入冗余率。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总体情况乐观,... 运用2005—2009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BCC-I模型、超效率DEA模型评价了皖江城市带的农业规模收益和投入产出效率,并利用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计算了各指标的投入冗余率。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总体情况乐观,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规模效率水平不高,区域间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不均衡,存在投入不足现象。其中,六安、宣城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较大。最后,基于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数据包络分析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委
16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共2页
3月8日,教育部与安徽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加快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关键词 战略合作协议 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建设 皖江城市带 安徽省政府 省级政府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