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机制 |
周琦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机理与路径 |
郭跃文
李源
陈志明
刘城
|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模式机制研究——跨部门跨层次激励内部协同视角 |
牛昊
梅阳
王倩
|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布局、功能与定位 |
由雷
孙福全
|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动能:理论逻辑与战略路径 |
薛美慧
丁明磊
尹西明
|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研究型大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实践探索 |
蔡三发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无尽前沿的再迈进:美国科技战略变革与高等教育的转型 |
石耀月
鞠法胜
|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陈劲
吴丰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9
|
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
陈劲
吴丰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0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进路 |
费艳颖
张栩凡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路径探赜——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证 |
张忠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以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 |
丁新宇
李湘黔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3
|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机制与路径 |
刘庆龄
曾立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14
|
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质、要点与进路 |
闫瑞峰
邱惠丽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美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启示 |
周密
胡可欣
丁明磊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16
|
基于“创新链主建-产业链主战”耦合视角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研究 |
王茤祥
刘杨
黄涛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17
|
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陈劲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18
|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逻辑与演进 |
赵云
常悦
胡朝阳
陈璐怡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9
|
份额偏离分析视角下制造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研究 |
吴福象
王泽芸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20
|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及其效果评估研究 |
张璐
周晓唯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