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文本视角下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恒 刘凤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政策的FAIR化特征进行探索,为我国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政策制定和工作优化提供初步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使用KH Coder内容挖掘软件对20家数据中心的79部数据政策进行量化文本分析。通过对FAIR原则在政策文本中的出现频次和高相似词汇的分析,揭示FAIR原则在各个数据中心、不同类型政策文本中表现出的关注度差异与语义特征。[结果/结论]数据中心的数据政策已体现了一定的FAIR原则理念,但对每项FAIR原则的关注度不均衡;不同类型的数据政策关注FAIR原则的不同方面,共性在于对可发现原则和可互操作原则比较关注;对元数据给予了重点关注。[创新/价值]建议数据中心在数据政策制定中突出“元数据”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推动“数据增值驱动”的数据政策体系构建,并立足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实际,适度引入FAIR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管理 FAIR原则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楠楠 刘筱敏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FAIR原则是规范科学数据管理和促进数据共享的指导原则,调查分析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对推动科学数据的发现、访问、获取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FAIR原则的主要内容,把握国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原则;调研20... FAIR原则是规范科学数据管理和促进数据共享的指导原则,调查分析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对推动科学数据的发现、访问、获取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FAIR原则的主要内容,把握国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原则;调研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FAIR原则的实践现状,从元数据标准和用户授权两个层面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对FAIR原则的应用还有待提升,需要在持久性标识符的采用、元数据标准的公开访问、数据许可声明的明确等方面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R原则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管理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4
3
作者 高孟绪 王瑞丹 +2 位作者 王超 徐波 石蕾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3期21-27,共7页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数据汇集、管理、开放共享和长期保存的重要基础设施。一个完善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作为科学数据管理...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数据汇集、管理、开放共享和长期保存的重要基础设施。一个完善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体系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作为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成立从事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的专门机构,将公共财政支持产生的科学数据通过统一渠道和规则进行汇交、管理和开放共享,支持在本领域形成世界知名科学数据中心,为本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带来显著效益。本文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开展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状况、成效以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进一步加强科学数据资源向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汇聚整合,加强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管理和分析挖掘能力建设,以及加强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布局,提升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影响力,以及加强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管理 可持续发展 数据资源 数据共享 开放获取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管理模式的国际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铭瑞 李国庆 +1 位作者 李静 范湘涛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4期14-29,共16页
以美英等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体系为对象,分析其发展历程、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通过网络调研与文献分析法,梳理美英及中国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历程,归纳并提出其管理模式及评价方式。通过不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对比分析,提出科学数... 以美英等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体系为对象,分析其发展历程、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通过网络调研与文献分析法,梳理美英及中国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历程,归纳并提出其管理模式及评价方式。通过不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对比分析,提出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演化模式。在美国,国家级、领域级、资源节点级数据中心都存在且有秩序地逐级汇交,形成由"毛细血管向主动脉汇交"提供数据流的汇流模式;在英国,国家级、领域级数据中心已基本涉及科学数据所包含的主要领域,形成由"几大主动脉并行"提供数据流的并行模式,由国家级和领域级数据中心直接获取并提供数据;在我国,类似于汇流模式,由国家形成重点领域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规范科学数据管理,统筹规划和建设本部门(本地区)科学数据中心,鼓励其向国家级数据中心汇交数据,推进相关领域科技资源向国家平台汇聚与整合。结合我国于2019年6月发布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调整名单,本文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管理生态关系、引入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后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有可能面临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在构建科学数据生态促进大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将发挥重大作用,为我国科技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管理模式 演化模式 比较研究 科学数据管理 数据资源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安全工作实践——以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南 张名成 康建芳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78-285,共8页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包含工作层级、安全过程、安全对象三个维度的数据中心安全能力建设模型,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兼顾发展和安全,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工作思路;分析了数据中心重点关注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并针对这些安全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了安全能力建设;并从制度流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培训、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分级分类、容灾备份和应急处置、安全工作中的防呆设计、技术工具利用七个方面对数据中心十年以来的安全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安全 数据安全 安全能力建设 安全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卢祖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64,共11页
科学数据平台为推行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和机构保障,其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无接触获取”需求下显得尤为迫切,而良好的运行绩效则是数据平台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调整优化名单中20个国家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平台为推行数据开放共享实践提供基础设施和机构保障,其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无接触获取”需求下显得尤为迫切,而良好的运行绩效则是数据平台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调整优化名单中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平台运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国家数据平台在服务形式多样化、制度标准建设、数据描述规范化与科研效能发挥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重存储轻共享的“数据貔貅”现象,而数据获取过程繁复、数据时效性不强、不太注重用户参与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绩效评价 平衡记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发展思路浅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米琳莹 崔辰州 +20 位作者 樊东卫 郝晋新 薛艳杰 李长华 李珊珊 何勃亮 陶一寒 韩军 许允飞 杨涵溪 杨丝丝 和兰 马捷 刘梁 陈肖 谌俊毅 张海龙 刘峰 肖健 于策 袁海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19年第4期37-45,共9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的时代。面对海量天文数据对资源收集与保存、资源汇交、挖掘应用、开放共享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正在借助最新科技成果努力使互联网时代数据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的时代。面对海量天文数据对资源收集与保存、资源汇交、挖掘应用、开放共享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正在借助最新科技成果努力使互联网时代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过程变得更加便捷。文章介绍了天文学界在天文科学数据资源的管理、国际交换和开放共享方面的做法,概述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总体发展思路,介绍了为应对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型天文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虚拟天文台技术和天文信息学学科方向。为加强天文科学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和管理分析,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根据领域特点建立了天文科学数据资源体系,规范了天文数据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汇交;对天文数据进行挖掘,形成可发现、可访问、可复用的科学数据产品,并将其应用在不同用户群;以开放为常态的原则提供检索、在线分析挖掘、应用接口等规范化服务,遵照天文领域国际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提供在线、离线及混合模式的开放共享服务;构建针对领域特色的逻辑统一、物理分散的分布式资源平台,对软硬件资源合理布局;阐述了中心在国内外态势监测、国际合作交流和科学传播方面的做法。文章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将国家天文数据中心的发展思路与天文科学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特点相结合,展望中心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发展思路 天文信息学 虚拟天文台 科学数据管理 数据共享 开放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领域科学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自主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卷乐 李凯 +1 位作者 段博文 苏娜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其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能力水平将成为科学数据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和瓶颈。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涉及多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需求极为强烈。本研... 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随着科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其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的能力水平将成为科学数据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和瓶颈。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涉及多尺度、多类型、多来源的数据,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的需求极为强烈。本研究针对地球科学领域的特点,分析其主要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的现况,辨识我国的软件自主程度。调研分析涉及地理、海洋、地质、大气、生态、灾害、农业等16个专题,选取了177个主流软件/工具,重点获取其软件/工具名称、概况、主要功能、应用服务/典型案例、优缺点、对标产品等指标。分析发现地学科学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软件/工具完全开放(开源)的占三分之二,商业的、限制性的或开放程度不明确的占三分之一。主要软件/工具开发国家有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等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从专题分布看,主要体现在土地退化、人口社会经济、知识图谱、遥感处理等。自主保障风险较高的软件主要在空间化、大气、野火、冻土等专题。约三分之一的专业软件/工具可以直接应用到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且可与云平台结合。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和“数据要素×”的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自主科学数据处理软件/工具的开发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科学数据 软件/工具 自主性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测度: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的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涂志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212,共10页
开放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对相关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开放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测度进行探索性研究,能提供一种可行方法和有效结果供相关方参考使用。文章以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NBSDC)的13个主题数据库的开放科学数据... 开放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对相关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开放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测度进行探索性研究,能提供一种可行方法和有效结果供相关方参考使用。文章以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NBSDC)的13个主题数据库的开放科学数据为经济价值测度对象,采用基于用户问卷调查的条件价值评估方法,邀请322位用户对数据使用情况、数据经济价值及其支付意愿进行评估。研究发现:92.86%调查对象每天或每周或每月访问NBSDC,主要动力是推进研究过程;NBSDC开放科学数据平均每年为每位用户节省159.25小时,绝大多数被调查用户对使用NBSDC的依赖程度较高;NBSDC开放科学数据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用户支付意愿可按单次访问、下载、请求以及每月、每年订阅的货币化方式进行测度,据此计算各个NBSDC主题数据库的总经济价值和总支付意愿。基于用户调查的条件价值评估法较好地测度了开放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可行的经济价值评估策略是按每次使用(访问、下载、请求)和按周期订阅(每月、每年),尤其是按年订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科学数据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价值 经济价值测度 条件价值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要素长期观测(EcoLTO)数据产品规范研制
10
作者 郭学兵 唐新斋 +1 位作者 苏文 何洪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1期3-14,共12页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Long Term Observation for Ecosystem,简称EcoLTO)数据产品是在“统一监测”、“统一数据管理”过程中建成的规范化EcoLTO数据库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处理加工、分析挖掘后形成的更高质量的数据形态。数据产品能更好体现...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Long Term Observation for Ecosystem,简称EcoLTO)数据产品是在“统一监测”、“统一数据管理”过程中建成的规范化EcoLTO数据库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处理加工、分析挖掘后形成的更高质量的数据形态。数据产品能更好体现EcoLTO数据长期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NESDC)在将EcoLTO数据产品化过程中,需要研制EcoLTO数据产品规范,以便对“统一数据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存储管理、开放共享发挥指导作用,进而支撑面向科研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共享服务。本文介绍了EcoLTO数据产品规范研制过程、产品规范的组成内容、产品规范在实践中的使用方法,并给出了产品规范在NESDC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案例。本文可为数据产品的生产者、管理者及使用者理解EcoLTO数据产品规范提供参考,有助于产品规范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 EcoLTO 数据产品规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NES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 被引量:61
11
作者 赵文明 宋述慧 +14 位作者 陈梅丽 邹东 马利娜 马英克 李茹姣 郝丽丽 李翠萍 田东梅 唐碧霞 王彦青 朱军伟 陈焕新 章张 薛勇彪 鲍一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21,I0007,I0008,共12页
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开始爆发的新型肺炎已造成全球25个国家/地区的31516人感染、638人死亡(截止2020年2月7日16时),引起该肺炎的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促进2019-nCoV数据共享应用并及时向全球公众... 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开始爆发的新型肺炎已造成全球25个国家/地区的31516人感染、638人死亡(截止2020年2月7日16时),引起该肺炎的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促进2019-nCoV数据共享应用并及时向全球公众提供病毒的相关信息,国家生物信息中心(CNCB)/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建立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2019nCoVR,https://bigd.big.ac.cn/ncov)。该信息库整合了来自德国全球流感病毒数据库、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及CNCB/NGDC等机构公开发布的2019-nCoV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元信息、学术文献、新闻动态、科普文章等信息,开展了不同冠状病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变异分析并提供可视化展示。同时,2019nCoVR无缝对接CNCB/NGDC的相关数据库,提供新测序病毒株系的基因组原始测序数据、组装后序列的在线汇交、管理与共享、国际数据库同步发布等数据服务。本文对2019nCoVR数据汇交、管理、发布及使用等进行全面阐述,以方便用户了解该信息库各项功能及数据状况,为加速开展病毒的分类溯源、变异演化、快速检测、药物研发以及新型肺炎的精准预防与治疗等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数据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基因组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