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家社会性及其与国家阶级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8,181,共8页
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内,社会中心论基于社会决定国家的社会优先性思想,提供了理解国家何以具备社会性的理论始基。尽管现实没有呈现精致的理论要求的完满状况,国家权力活动的全部历史也以铁的事实确证了国家社会性。国家社会性和国家... 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内,社会中心论基于社会决定国家的社会优先性思想,提供了理解国家何以具备社会性的理论始基。尽管现实没有呈现精致的理论要求的完满状况,国家权力活动的全部历史也以铁的事实确证了国家社会性。国家社会性和国家阶级性在国家的权属、国家的作用对象和国家的利益指向性等方面存有根本性的区别,两者蕴涵分立而又共处一体。正确认识国家社会性和国家阶级性的关系须持有一种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在动态的历史变迁中去把握它们关系演变的规律性和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性 国家阶级性 分立 关系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的社会性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体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成少森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1期25-28,9,共5页
一切国家都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有过明确的论述。 在国家的定义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揭示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而且指出了它所采取的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机关的社会形式。马克思... 一切国家都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有过明确的论述。 在国家的定义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揭示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本质,而且指出了它所采取的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机关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的界说,总是或者首先指出其阶级实质,进而用其社会形式来加以补充,比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马恩全集》第3卷,70—71页)或者首先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性 阶级本质 社会主义社会 阶级统治 马恩 社会形式 职能 阶级性 选集 剥削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论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远萍 王刚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8,共7页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马克思国家理论话语权的崛起正是基于对马克思国家社会性问题的追问。在当代国际化的理论场域中,努力提升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应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放于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并合理归置文本与现实的关系,竭力拓展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研究视野,借鉴学术资源,转变话语风格,创新话语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国家理论 话语权 国家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论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远萍 王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2,共7页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关注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国际语境,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理论。...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关注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国际语境,战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普遍抗拒阶级主义的国家工具论,转而接受一种多向度的而非单一的阶级统治性质的国家理论。批判国家阶级性、指向国家社会性,构成了当代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的共同话语。马克思国家理论话语权的崛起正是基于对马克思国家社会性问题的追问。在当代国际化的理论场域中,努力提升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话语权,需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研究放于开放性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之中,并合理归置文本与现实的关系,竭力拓展研究视野、借鉴学术资源,乃至转变话语风格和创新话语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国家 话语权 国家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论域中的中国国家合法性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鹏 王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9-12,共4页
在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变革中,治理理论的兴起提出了全球性的国家治理问题。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隐含着难以忽视的危机。国家治理问题关涉国家合法性问题。应对因国家治理问题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强化当前中国的国家合... 在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变革中,治理理论的兴起提出了全球性的国家治理问题。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隐含着难以忽视的危机。国家治理问题关涉国家合法性问题。应对因国家治理问题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强化当前中国的国家合法性,有必要回到马克思的国家社会性思想。当前中国的国家合法性构建,必须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应当转变国家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治理活动应从治理趋向善治,并培育社会力量、扩大社会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合法性 国家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领导者一读的书──《国家全景观》
6
作者 吉勇夫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46,共1页
值得领导者一读的书──《国家全景观》吉勇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黄亮立教授的新著《国家全景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问题》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指导,用大视野、多角度、新资料,对国家问题作了一次新的探索,取... 值得领导者一读的书──《国家全景观》吉勇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黄亮立教授的新著《国家全景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问题》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指导,用大视野、多角度、新资料,对国家问题作了一次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作者首次提出"国家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观 领导者 国家问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表现形态 国家社会性 中国现代化进程 我国现代化进程 占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介《国家全景观》
7
作者 吉勇夫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154-154,共1页
评介《国家全景观》吉勇夫能用通俗明快的语言,把一个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弄明白、说清楚,确实是一次可贵的探索,可喜的突破。河南省委党校黄亮宜教授的新著:《国家全景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问题》一书,用大视野、多角... 评介《国家全景观》吉勇夫能用通俗明快的语言,把一个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弄明白、说清楚,确实是一次可贵的探索,可喜的突破。河南省委党校黄亮宜教授的新著:《国家全景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问题》一书,用大视野、多角度、新资料,对“国家”这个老生常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属性结构 国家问题 体制和机构改革 国家公职人员 表现形态 国家社会性 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