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白立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当代探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是当代学者们从两种不同的立场出发得出的两种相反的经典理论研究范式。“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孰优孰劣?马克思的“国家—社会”结构理论为我们科学把握... 在当代探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是当代学者们从两种不同的立场出发得出的两种相反的经典理论研究范式。“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孰优孰劣?马克思的“国家—社会”结构理论为我们科学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以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协调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必须和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国家 国家社会化 国家-社会”结构理论 市民社会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国家社会化
2
《学术界》 2003年第3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国家社会化 社会国家 本性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事治理:国家警事社会化的新理解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智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国内外警务战略模式变革中成为潮流的"国家警事社会化"战略,是指在警察机关专业警务活动的同时,动员社会组织和社区公众共同参与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活动的过程(趋势)。显然,"国家警事社会化"寻... 在国内外警务战略模式变革中成为潮流的"国家警事社会化"战略,是指在警察机关专业警务活动的同时,动员社会组织和社区公众共同参与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活动的过程(趋势)。显然,"国家警事社会化"寻求的是警察与社会组织的互动、警察与社区居民的合作,以增进公共安全、提升警务效益。而这正对应了治理理论在政治学层面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认识思路:国家和市民社会相互"型塑"达至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善治"。这使我们可以用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国家警事社会化"的框架,并将其定义为"警事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理论 治理与善治 国家警事社会化 警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空间的拓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透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海东 丛玉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已拉开帷幕,此次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实质性变革。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国家社会化是此次改革的内在逻辑。从现实背景来看,民间组织的大量涌现以及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重大作...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已拉开帷幕,此次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实质性变革。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国家社会化是此次改革的内在逻辑。从现实背景来看,民间组织的大量涌现以及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力量。从主要趋向来看,经过此次改革,社会力量将从边缘走上前台,社会治理将从控制走向共治,市民社会将由弱小走向成熟。总之,国家与社会将朝着一种全新的关系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机构改革 社会国家 国家社会化 社会空间的拓展 民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的后现代转向 被引量:3
5
作者 钱振明 《学海》 2001年第6期81-84,共4页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 ,人类社会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同时 ,国家也正发生后现代转向。实际上 ,国家的后现代转向不只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设想 ,而是已经来临的事实。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表现为两个基本趋势 :其一是国家的某些职能让位给非国家...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 ,人类社会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同时 ,国家也正发生后现代转向。实际上 ,国家的后现代转向不只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设想 ,而是已经来临的事实。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表现为两个基本趋势 :其一是国家的某些职能让位给非国家组织 ,即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 ,产生于社会的国家正在回归社会 ;其二是民族国家的某些职能让渡给超国家机构 ,超国家机构及其活动———跨国政治与跨国行政正在发展。人类必须认清国家后现代转向的事实 ,以便科学确定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国家 国家社会化 国家机构 跨国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