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对国家的理念预制与现实考量
1
作者 詹世友 许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5,共12页
康德的国家学说是从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所以,他首先要形成一个国家的理念,给出国家的理念所应该包括的基本概念,如源始契约的理念、最高权威、国家公民的法律属性等等,并主张只有共和制的国家才能符合国家的理念,能满足分... 康德的国家学说是从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所以,他首先要形成一个国家的理念,给出国家的理念所应该包括的基本概念,如源始契约的理念、最高权威、国家公民的法律属性等等,并主张只有共和制的国家才能符合国家的理念,能满足分配正义的要求,实现公民的法权。康德把国家的理念作为原型。与之相比较,现实中的国家都有各自的缺陷,统治者需要按照这一原型对现实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已经进入法权状态的国家中,人民对统治者和执政者都没有抵抗和革命的法权,但要设计一种可以表达异议并力图改善执政方式的制度;如果已经发生了革命,人民对新的统治结构有服从的义务。如果社会没有进入法权状态,或统治者直接违背公民的法权,则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并促使国家进入法权状态和完善的公民政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国家的理念 法权 现实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詹世友 占姗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任性,任性的自由是能通过制定准则而行为的能力,它指向外在的行为自由,所以在法权上就表现为占有,但首先并不指向占有的质料,而是其自由的形式,故他重视"理智的占有"。为了永久、稳定地占有,必... 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任性,任性的自由是能通过制定准则而行为的能力,它指向外在的行为自由,所以在法权上就表现为占有,但首先并不指向占有的质料,而是其自由的形式,故他重视"理智的占有"。为了永久、稳定地占有,必须把人民的意志联合起来而形成共同意志,成立国家,由此才能有普遍立法,并且能够具有公共强制权力而保证公民稳定地获得自己的东西,获得真正的正义。如果说,以意志的普遍法则规定任性的主观准则的学说(德性论)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维度,那么,以意志的普遍法则规定任性的外在行为自由的学说(法权论)就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外在维度。内外并举,构成道德形而上学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政治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任性的自由 法权 国家的理念 正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