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康德对国家的理念预制与现实考量
- 1
-
-
作者
詹世友
许伟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5,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格尔对现代性的政治伦理重塑研究”(23BZX063)。
-
文摘
康德的国家学说是从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中推演出来的,所以,他首先要形成一个国家的理念,给出国家的理念所应该包括的基本概念,如源始契约的理念、最高权威、国家公民的法律属性等等,并主张只有共和制的国家才能符合国家的理念,能满足分配正义的要求,实现公民的法权。康德把国家的理念作为原型。与之相比较,现实中的国家都有各自的缺陷,统治者需要按照这一原型对现实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已经进入法权状态的国家中,人民对统治者和执政者都没有抵抗和革命的法权,但要设计一种可以表达异议并力图改善执政方式的制度;如果已经发生了革命,人民对新的统治结构有服从的义务。如果社会没有进入法权状态,或统治者直接违背公民的法权,则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并促使国家进入法权状态和完善的公民政制。
-
关键词
康德
国家的理念
法权
现实考量
-
Keywords
Kant
the Idea of the state
right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詹世友
占姗兰
-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系统及其道德趋归研究"(14AZX020)
-
文摘
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任性,任性的自由是能通过制定准则而行为的能力,它指向外在的行为自由,所以在法权上就表现为占有,但首先并不指向占有的质料,而是其自由的形式,故他重视"理智的占有"。为了永久、稳定地占有,必须把人民的意志联合起来而形成共同意志,成立国家,由此才能有普遍立法,并且能够具有公共强制权力而保证公民稳定地获得自己的东西,获得真正的正义。如果说,以意志的普遍法则规定任性的主观准则的学说(德性论)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维度,那么,以意志的普遍法则规定任性的外在行为自由的学说(法权论)就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外在维度。内外并举,构成道德形而上学的整体。
-
关键词
康德
政治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任性的自由
法权
国家的理念
正义原则
-
Keywords
Kant
political philosophy
moral metaphysics
freedom of Willktir
rights
Idea of state
principle of justice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