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了国家生存 美国提出新的科学教育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38-39,共2页
十年来的许多调查报告表明,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1989年11月,美国化学学会(ACS)将目前存在于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众多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在中小学各年级进行适当的、连贯的科学教育,全国缺乏一致性的支持... 十年来的许多调查报告表明,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1989年11月,美国化学学会(ACS)将目前存在于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众多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在中小学各年级进行适当的、连贯的科学教育,全国缺乏一致性的支持意见。 二、科学教师缺乏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 三、进行科学教育所用的教学仪器设备不完备。 四、科学教师的职业地位较低。 五、在整个科学教育中女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被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 美国中小学 国家生存 教学仪器设备 调查报告 职业地位 科学教师 化学学会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21世纪国家的生存根基与教育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童培君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48,共3页
本文讨论创造力是如何决定21世纪的国家生存根基的,而国民的创造力取决于教育管理,由此演绎出三种教育管理的模式。文章认为,教育管理中的开放性和前瞻性理念,是决定面向未来的教育管理的研究关键。
关键词 创造力 国家生存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构:逻辑起点、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丕启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8,159,160,共20页
推进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要从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两个层面进行,理论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观点可以分为逻辑起点论和核心概念论两大类,两... 推进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要从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两个层面进行,理论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观点可以分为逻辑起点论和核心概念论两大类,两种观点对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设都提出了独到见解,当然也存在不足。本文在评析这两种观点基础上,提出逻辑起点、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构成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硬核”。构建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需要从逻辑起点、核心概念到基本范畴进行演绎推理,核心概念的界定依据逻辑起点,基本范畴的内涵是核心概念内涵的延伸,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本文认为“国家生存”是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确定逻辑起点基础上,对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进行界定,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范畴是概念群,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可以分为本体论范畴、主体论范畴、客体论范畴、观念论范畴、实践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这些范畴或者概念群与逻辑起点、核心概念共同构成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 国家生存 逻辑起点 核心概念 基本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核心设计:构筑三条国家基础安全保障线 被引量:10
4
作者 牛文元 孙殿义 +1 位作者 付允 汪云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共5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要实现的五大目标,系统设计了以"国家发展安全保障线"、"国家生存安全保障线"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线"三条保证线为标志的国家主...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要实现的五大目标,系统设计了以"国家发展安全保障线"、"国家生存安全保障线"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线"三条保证线为标志的国家主体功能区核心内容,科学论证了三个120万平方公里面积分别保障中国的发展安全、生存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可能性,三条保障线将为中国未来发展和国家的基础安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体功能区 国家发展安全保障线 国家生存安全保障线 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培养 被引量:4
5
作者 曹云华 《南洋问题研究》 1989年第4期61-67,60,共8页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建国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新加坡人民却一般都能热爱自己的祖国,对新加坡怀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新加坡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新加坡政府和学者把...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建国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新加坡人民却一般都能热爱自己的祖国,对新加坡怀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新加坡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新加坡政府和学者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何谓国家意识?新加坡学者认为,国家意识就是人民对自己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即一个人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心理上认为国家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生活所依据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人 国家意识 种族融合 人民行动党 国家生存 李光耀 移民社会 立国之本 居住国 李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标准的教育
6
作者 马克.W.坎农 钱扑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4年第2期35-36,共2页
今日社会面临着某些最严重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要提高我们青年的伦理水准。我们社会的道德结构已遭削弱,教育作为加强我们道德价值体系的工具必须具有新的重要性。由于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决策者,教育的作用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了。... 今日社会面临着某些最严重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要提高我们青年的伦理水准。我们社会的道德结构已遭削弱,教育作为加强我们道德价值体系的工具必须具有新的重要性。由于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决策者,教育的作用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了。在学校里,校长和教师需要协同工作,以扭转伦理观、道德观和道德准则的下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体系 协同工作 公民美德 献身精神 成功感 家庭结构 美国经济 个人责任感 国家生存 美满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