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分布现状和布局思考
1
作者 乔殿新 赵明 +1 位作者 潘宣 林敬兰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1-9,I0005,共10页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展示,发挥着示范引领、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推广等功能和服务。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于2004年开始,2007年命名了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国...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展示,发挥着示范引领、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推广等功能和服务。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于2004年开始,2007年命名了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66个,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分析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流域、行政区、地域、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类型、城乡7个方面的分布特征,发现其存在分布不均衡、布局不科学、顶层设计缺失、人均数量差异大等问题,并提出各级行政区逐步覆盖、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基本覆盖、推动重点区域建设等布局建议,以及统筹谋篇布局、强化政策引领、依托重点工程、加强共建共享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分布现状 布局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永仁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永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永仁县地处云南省中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历年来,永仁县坚持政府领导、注重创新部门协作机制,强调规划引领、突出预防监督工作,提倡综合治理、注重治理理念模式创新,坚持产业升级、... 永仁县地处云南省中北部,隶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历年来,永仁县坚持政府领导、注重创新部门协作机制,强调规划引领、突出预防监督工作,提倡综合治理、注重治理理念模式创新,坚持产业升级、推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注重民间资本水保投入,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永仁县水土流失面积比1993年减少了25.64%,水土流失面积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水土保持率达到65.55%。2023年永仁县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新时期,永仁县应完善机制体制、落实系统治理任务,健全监管机制、构建生产监督管理模式,推进数字化改革、构建永仁“智慧水土保持”,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为云南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的省份”助力添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创建 成效 做法 永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措施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露伟 罗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18-19,共2页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包括平头和桃花坡两个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km^(2),投资400万元,2024年2月完工。工程的实施旨在扩大茶树种植规模,改造低效林,更好地发展地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 松桃苗族自治县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包括平头和桃花坡两个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 km^(2),投资400万元,2024年2月完工。工程的实施旨在扩大茶树种植规模,改造低效林,更好地发展地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即修建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碑,营造经果林,在低质低效林地及覆盖度较低的灌木林地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点等。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81.51%,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5.79%,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831 t/(km^(2)·a)。工程涉及农业人口2869人,治理3 a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458元,达到1115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措施设计 工程效益 2023年 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历程、特点和成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亚强 薛丽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5-9,74,I0007,共7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项水土保持示范创建评选活动。自2021年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活动以来,至2023年共开展3批次评选活动,有131个县(市、区、旗)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分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项水土保持示范创建评选活动。自2021年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活动以来,至2023年共开展3批次评选活动,有131个县(市、区、旗)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分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析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在区域、省级行政区、水土保持一级区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发现存在分布不均衡、布局不科学、缺少顶层设计和示范县评价打分标准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根据各示范县创建的经验和做法资料,总结出成功创建示范县要强化组织领导、聚焦项目建管并重、注重科技成果应用、打造完备的综合防治体系和注重效益发挥等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取消数量限制、平衡地区差异,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示范引领,补充完善示范县评价打分标准和加强交流合作等创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创建历程 分布特点 创建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浩吉铁路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探讨
5
作者 李炳垠 徐国凤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
以浩吉铁路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为例,对创建原则、程序和标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创建过程中组织管理、宣传培训、任务落实、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与经验,主要有:践行“绿色浩吉”的建设理念;加强组织领导,规范项目管理;加强沟... 以浩吉铁路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为例,对创建原则、程序和标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创建过程中组织管理、宣传培训、任务落实、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与经验,主要有:践行“绿色浩吉”的建设理念;加强组织领导,规范项目管理;加强沟通联系,注重宣传培训;加强技术支撑,强化任务落实;守正创新,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紧跟时代步伐,助力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示范创建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浩吉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技术的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宫春明 王星 蒋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集灵项目区,从总体措施完成进度、措施实施误差、多源数据系统展示方面对系统监测成果进行了展示。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监管系统图层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可核算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误差,并据此调整施工计划;通过监管系统,可实现室内虚拟现场监管,为监管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施工现场体验;通过WebGIS技术整合多源数据,可实现多源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有效融合,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及监管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可视化监管 WEBGIS技术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项目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典型做法——以湖北大悟江家山风电场工程为例
7
作者 刘艳改 李辉 +2 位作者 程艳辉 宋晓彦 姚娜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7-9,共3页
以湖北省第一个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风电项目——湖北大悟江家山风电场工程为例,总结其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建设前期提前策划,以“筑最美风车花海·扬绿色清洁能源”为构思起点,力争打造高品质“景观风电”样板... 以湖北省第一个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风电项目——湖北大悟江家山风电场工程为例,总结其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建设前期提前策划,以“筑最美风车花海·扬绿色清洁能源”为构思起点,力争打造高品质“景观风电”样板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注重宣传培训,提升水保意识;投入水保专项资金,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注重优化创新,做实水土保持管理。工程建设和运营期加强管护,特别是注重与地方扶贫相结合,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景观提升有机结合,成功打造了生态和谐的“风车花海”式风电场,在同行业中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项目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江家山风电场 大悟县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江口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成效与经验
8
作者 孙泉忠 陈菊艳 +2 位作者 杨勇 潘紫叶 罗松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属湘资沅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多年来,江口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防治水土流失,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为... 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属湘资沅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多年来,江口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党政主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防治水土流失,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总结了江口县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以及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布局、推进专项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监督执法、加大投资力度、重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水土保持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成效 经验 江口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元月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195,共4页
介绍了山西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建设状况、支撑条件和主要实施途径,并基于已完成的工程建设实践,分析论述了该项目所取得的建设效益、存在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经验。项目实施的巨大成效表明,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国土、农业、林业等有关... 介绍了山西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建设状况、支撑条件和主要实施途径,并基于已完成的工程建设实践,分析论述了该项目所取得的建设效益、存在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经验。项目实施的巨大成效表明,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国土、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组织作用,形成了合力,并通过政策扶持等有力措施,可有效地克服生态建设中主体模糊、管理滞后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机制创新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实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屈创 董亚维 +1 位作者 王略 雷迪尧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8期62-65,69,共4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作为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转变。通过对已实施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可以客观反映出重点治理工程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作为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转变。通过对已实施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可以客观反映出重点治理工程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今后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工程项目布局、规划编制和工程实施提供决策依据。结合2017年开展的青海省“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基于高分遥感影像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重点对项目实施前和评估年的流域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保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土壤侵蚀转移矩阵,对流域水土流失消长情况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信息化监管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大别山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志刚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16-18,45,共4页
2008—2012年安徽省大别山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选定了潜水、衙前河、皖水、大沙河、龙湾河、桃岭库区、指封河、龙潭河共8个项目区并进行实施。分析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总结了建设的... 2008—2012年安徽省大别山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选定了潜水、衙前河、皖水、大沙河、龙湾河、桃岭库区、指封河、龙潭河共8个项目区并进行实施。分析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总结了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包括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严格项目审批、及时检查验收,完善建管机制、强化项目管理,深入宣传教育、加强预防监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实施成效 大别山项目区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确目标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12
作者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6,共4页
2003—200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现了项目区基本农田、粮食产量和群众收入"三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群众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三改善",水土流失量、坡耕地、贫困人口"三减少"。其主要经验是:坚持... 2003—200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现了项目区基本农田、粮食产量和群众收入"三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群众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三改善",水土流失量、坡耕地、贫困人口"三减少"。其主要经验是:坚持综合治理,注重治理理念和模式创新;坚持"八片"精神,注重治理机制创新;坚持政府领导,注重创新部门协作机制;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注重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坚持示范带动,注重突出规模效益;坚持制度建设,注重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在新一期(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创新治理思路和模式,做好工程建设"五结合";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和优势,把依靠政府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群众参与机制;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把宣传工作作为发挥工程建设示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氛围,加大工程示范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成就 经验 目标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斑精细化管理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梦琦 段倩 +4 位作者 姜雅琼 刘霞 李想 吴镇宇 胡续礼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2,共8页
【目的】探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治理效果。【方法】以山东省蒙阴县张家村小流域为例,以水土保持基础图斑和效果图斑为单元,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技术,通过调查测定和野外复核,对比分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目的】探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治理效果。【方法】以山东省蒙阴县张家村小流域为例,以水土保持基础图斑和效果图斑为单元,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技术,通过调查测定和野外复核,对比分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实施前后土地利用、林草植被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结果】①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图斑变化数量共339个,变化面积870.60 hm2,变化方向主要为坡耕地/旱梯田转变为果园,其次为坡耕地变转为旱梯田;②基础年林草覆盖率31.13%,评估年林草覆盖率为45.69%,覆盖度均以中高覆盖(60%~75%)为主,林草覆盖提高率为14.56%;③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中,蓄水池保存率最高,为100.00%;谷坊最低,仅为55.56%,其余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均在80.00%以上;④评估年较基础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00.39 hm2,水土流失面积消减率23.21%,水土流失治理度为76.78%。【结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实施,明显改善了蒙阴县张家村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重点体现为水土流失减少,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基础图斑 效果图斑 治理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海燕 丛佩娟 +3 位作者 袁普金 李斌斌 王爱娟 李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目的]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绩效评价、实施效果后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频度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 [目的]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绩效评价、实施效果后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频度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土壤固持与保护、水源涵养、生态改善、收益增加、防灾减灾等5大类15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秀、良好、缓慢改善、恶化、极度恶化5级评价标准。[结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模型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可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效果提供直观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效果评价 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标准 水土保持 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远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欧阳立志 赖剑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5-6,33,共3页
截至2014年底,安远县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3.65 km2,总投资6 327.3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2014年... 截至2014年底,安远县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3.65 km2,总投资6 327.3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2014年脱贫人口达6 900余人。安远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搞好调查规划,做到精准布局;突出治理重点,优化治理模式;狠抓典型引领,发挥示范效应;强化宣传发动,促进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扶贫开发 成效 经验 安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洞口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晓亮 何玉广 +1 位作者 刘静 张晓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5期20-21,57,共3页
武宁县洞口小流域属江西省幕阜山大岭山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2019年其综合治理项目作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立项。洞口小流域工程建设模式为:在生态自然修复区,实施封育治理;在综合治理区,实施补植经济林、村庄美化工程及坡面小型蓄排... 武宁县洞口小流域属江西省幕阜山大岭山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2019年其综合治理项目作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立项。洞口小流域工程建设模式为:在生态自然修复区,实施封育治理;在综合治理区,实施补植经济林、村庄美化工程及坡面小型蓄排水工程;在河(沟)道及湖库周边整治区,实施护岸工程等。工程投产后产生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每年可保土0.88万t、蓄水30.75万m^(3),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97.15万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农业高产、稳产,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提高了群众收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口小流域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治理模式 效益分析 武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治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丽君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1期18-19,22,共3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山西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治理范围共涉及29个县(市)。按照山西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项目区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黄土丘陵阶地区、土石山区4个水土流失类型区。分析了各水土流失...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山西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治理范围共涉及29个县(市)。按照山西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项目区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黄土丘陵阶地区、土石山区4个水土流失类型区。分析了各水土流失类型区的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于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水土流失 类型区 治理模式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莒南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连磊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0期40-42,共3页
2013年,作为一类革命老区的莒南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县,经过连续两期的治理,共治理小流域1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67 km^2,治理效果显著。其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前期工作,优化项目设计;落实... 2013年,作为一类革命老区的莒南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县,经过连续两期的治理,共治理小流域1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67 km^2,治理效果显著。其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前期工作,优化项目设计;落实"四制"等规章制度,提升建设能力和水平;严格财经纪律和资金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管护机制;推动项目信息化,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等。提出了加大水保措施管护力度、降低县级配套资金比重、加大水保宣传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成效 经验 莒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定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主要做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1期41-42,共2页
自200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平定县实施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08 km2,涉及全县8个乡镇185个行政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平定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做法和经验,包括:拓宽工作思路,加强项... 自200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平定县实施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08 km2,涉及全县8个乡镇185个行政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平定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做法和经验,包括:拓宽工作思路,加强项目整合;创新建管机制,强化项目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水保特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创新机制 调整结构 平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实施好赣州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益萍 张声林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1期11-13,共3页
赣州市自2003年以来,连续实施了两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10年来,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也赢得了当地党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为实施好2013年开始的新一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目标任务上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民... 赣州市自2003年以来,连续实施了两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10年来,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也赢得了当地党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为实施好2013年开始的新一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目标任务上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民生优先并重,在治理模式上必须坚持传承和创新并举,在建设管理上必须坚持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建后管护监督三管齐下,在保障措施上必须坚持组织、投入、科技和人才保障四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思考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