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改进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孟京辉 陆元昌 +3 位作者 柳新红 刘刚 宁金魁 刘宪钊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9,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的介绍和对比,揭示了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国内外不断扩张的信息需求。并从抽样设计、样地...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的介绍和对比,揭示了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国内外不断扩张的信息需求。并从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等方面给出了现有调查体系改进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 一类调查 森林经理 抽样设计 样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加强防火工作 保护国家森林资源
2
《内蒙古林业》 1989年第5期22-23,共2页
牙克石市总面积为2759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4%,为此,森林防火工作在此十分重要。1985年以来,我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为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改革防火指挥系统市委... 牙克石市总面积为2759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4%,为此,森林防火工作在此十分重要。1985年以来,我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为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改革防火指挥系统市委、市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高度重视,每年春秋两季,除及时召开防火会议,部署防火工作外,市五套班子由主要领导组成防火工作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 森林防火 林业事业 工作高度 防火办 火险区 森林火灾 防火任务 内蒙古大兴安岭 隔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仙仙 亢新刚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3-809,共7页
从核心概念出发,介绍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比较国内外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特点,同时分析了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现状。在分析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形势对监测... 从核心概念出发,介绍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比较国内外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特点,同时分析了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现状。在分析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形势对监测工作的需求,指出中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目标为监测内容多样化、监测周期年度化、监测技术标准化、监测手段一体化和监测信息共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森林资源清查及遥感技术应用的基本做法和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煜星 曾伟生 王雪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概述了瑞典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阐明了瑞典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发展和第八次清查的新进展,包括扩充信息需求、优化抽样设计、强化技术支持、加强遥感应用、增进国际协作等方面;介绍了瑞典遥感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做法。瑞典在国家森... 概述了瑞典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阐明了瑞典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发展和第八次清查的新进展,包括扩充信息需求、优化抽样设计、强化技术支持、加强遥感应用、增进国际协作等方面;介绍了瑞典遥感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做法。瑞典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及遥感技术应用方面的基本做法,对我国相应工作带来了启示,即要推进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优化改革,要加大遥感技术的应用力度,要加强清查技术的国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遥感技术应用 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改进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涂云燕 张成程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13-116,57,共5页
介绍了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概述了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从抽样设计、年度出数以及与林地年度变更结合使用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抽样设计 年度出数 林地年度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年度出数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雪军 张煜星 +2 位作者 黄国胜 马炜 曾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8,共10页
基于全国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41.5万个地面样地数据和全国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的"一张图"成果数据,采用全国20×20 km2抽样框架设计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探讨全国森林资源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年度出数的基本方法。研究结... 基于全国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41.5万个地面样地数据和全国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的"一张图"成果数据,采用全国20×20 km2抽样框架设计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探讨全国森林资源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年度出数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采用系统抽样计算得到全国森林面积抽样精度为97.5%,在精度要求之内,但对于各省来说,森林面积的抽样精度较差;(2)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式结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全国森林蓄积量出数的抽样精度均在95%以上,与第8次清查实际数相差低于3%以下,森林资源分布稀少或行政面积小的省精度相对较差。(3)满足国家出数并兼顾省级总体要求,在全国统一框架基础上,优化设计各省地面样地体系,全国共布设24 760个地面样地,约为现行体系样地数量的1/17,每省约为800个样地,大大减少现行体系的地面调查样地,能实现由5年出数向每年出数的转变。(4)全国森林蓄积分层抽样方法,与基于高分辨遥感影像的样地判读方式获取森林面积方法结合,可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年度出数,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年度出数,能有效解决全国森林资源数据的时效性问题,是目前值得推荐使用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林地“一张图” 分层抽样 森林蓄积 年度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森林健康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国胜 王雪军 李晓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41,共8页
根据三峡库区森林结构和功能,从目前国家森林清查监测内容出发,利用森林健康指数和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对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所构建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林分活力、林分结构、森林恢复能力和抵抗力三方面,共9个... 根据三峡库区森林结构和功能,从目前国家森林清查监测内容出发,利用森林健康指数和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对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所构建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林分活力、林分结构、森林恢复能力和抵抗力三方面,共9个指标因子。根据指标体系,综合三期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动态评价;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建立小班(林分)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完成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等级分布图。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第六次一类清查森林健康评价质量指数综合评分为0.512,第七次清查为0.538,第八次清查为0.552,且超过半数的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的拟合模型包含郁闭度、活立木蓄积、龄组、土层厚度、灾害等级5个因子,其相关系数为0.364,RMSE为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 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0年前我国森林生物量碳库及碳汇潜力预测 被引量:39
8
作者 付晓 张煜星 王雪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1,共10页
【目的】预测研究2060年前我国的森林生物量碳库及碳汇潜力,以期为制定减排增汇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为我国获取必要的CO_(2)排放空间和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利用Richards生长方程拟合方法... 【目的】预测研究2060年前我国的森林生物量碳库及碳汇潜力,以期为制定减排增汇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为我国获取必要的CO_(2)排放空间和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利用Richards生长方程拟合方法,将全国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建立8~9组主要优势树种(组)的样地公顷蓄积量与林龄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我国森林经营规划推算各时期的森林面积,预测2060年前我国的森林(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蓄积量、生物量碳库和碳汇潜力。【结果】到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将达到204.73亿m^(3),比2005年增加74.73亿m^(3);2060年将达到286.45亿m^(3)。从各区域动态变化来看,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是我国未来森林蓄积增长量最快的地方,也是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潜力最大的地区,分别占2060年全国森林蓄积量的37.68%和21.37%。到2060年,现有森林碳储量将达到12.12 Pg C(Pg=1×1015g),新造林将再增加碳储量0.92 Pg C,森林生物量总碳库将达13.04 Pg C,与2018年的7.57 Pg C相比增加了5.47 Pg C,森林碳密度达63.96 Mg C·hm^(-2)。【结论】鉴于目前我国森林以中幼龄林为主,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增加,我国森林生物量碳库和碳汇能力在未来40年内还将持续增长,森林年增汇达到0.13 Pg C·a^(-1),表明我国森林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为此,需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减少森林碳损失,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以维持和增强我国森林的碳汇能力,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林龄 森林蓄积量 生物量碳库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部森林防火办公室王汉忠主任在森林防火(消防)专业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9
作者 王汉忠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森林防火(消防)专业委员会会议,虽然只用了半天时间,但由于准备充分,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开得很好。大会通过了上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王汉忠 防火办 中国林学会 工作报告 林业建设 国内外技术 中国消防协会 国家森林资源 名誉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与方法实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育宝 何宇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177,共10页
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LUCF)活动是生态固碳最重要手段。研究确定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对平衡碳排放、开展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在综述LUCF温室气体核算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借鉴IPCC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 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LUCF)活动是生态固碳最重要手段。研究确定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对平衡碳排放、开展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在综述LUCF温室气体核算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借鉴IPCC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推荐的基本方法,构建了符合地域特色的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采用2014年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全国低碳试点省陕西省为实证对象,初步核算了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并从排放能力、排放结构和空间特征等角度揭示了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结果显示:(1)2014年,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净吸收量为1 698.42万t CO_2e,其中森林及其他木质生物质碳贮量净吸收1 852.67万t CO2e,森林转化净排放154.25万t CO_2e。(2)乔木林等优势树种,是陕西省LUCF温室气体排放中重要的固碳源(吸收源)。(3)陕南地区是重要固碳贡献区,陕北地区森林固碳能力较差。最后,针对LUCF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和方法不够完善、森林固碳能力差异较大、区域固碳分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健全温室气体核算制度、平衡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改善固碳树种结构等加强陕西省LUCF活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和能力建设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LUCF) 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 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马尾松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欧强新 李海奎 杨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756-5764,共9页
基于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福建省331块马尾松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增强回归树法(BRT)研究地上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BCEF)和地下BCEF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是影响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主导因素,二者对... 基于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福建省331块马尾松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增强回归树法(BRT)研究地上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BCEF)和地下BCEF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是影响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主导因素,二者对地上BCEF影响的相对贡献率之和为87.20%、地下BCEF为86.59%。其中,龄组和坡向分别是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中影响地上BCEF的最大因素(41.13%和14.52%)。地上BCEF随龄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东南坡最大、西坡最小。此外,龄组和坡向分别是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中影响地下BCEF的最大因素(41.54%和15.16%)。地下BCEF随龄组的增大而逐渐减增大;在东南坡最小、西坡最大。土壤因子对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影响都较小(12.80%和13.41%),腐殖层厚度是土壤因子中影响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最大因素(9.02%和9.13%)。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龄组对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影响均最大,依据龄组计算相应的BCEF或者建立林龄普适的BCEF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量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BCEF) 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增强回归树(B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鞘岭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占兄 《甘肃林业》 2020年第1期38-40,共3页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阻碍现代林业发展的痼疾,更是影响林木健康生长的主要因子,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维护国家森林资源绝对安全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阻碍现代林业发展的痼疾,更是影响林木健康生长的主要因子,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维护国家森林资源绝对安全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在乌鞘岭林区发生初期,由于受防控经验不足、防治技术落后、防治时间节点不准等因素限制,致使病虫不断扩散蔓延,对云杉林木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火灾 主要因子 丹巴腮扁叶蜂 国家森林资源 云杉林 防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绿水青山的“父子兵”——记甘肃白龙江舟曲生态建设局憨班林场老场部管护站长吴奇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江林 《甘肃林业》 2020年第4期32-33,共2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甘肃白龙江舟曲生态建设局憨班林场,流传着一对父子的护林佳话。父亲吴奇辉今年58岁,是该场老场部管护站站长、护林员,他已在林区奋战了42个春秋,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岷山的霜雪;...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甘肃白龙江舟曲生态建设局憨班林场,流传着一对父子的护林佳话。父亲吴奇辉今年58岁,是该场老场部管护站站长、护林员,他已在林区奋战了42个春秋,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岷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儿子吴旭桐今年32岁,是一名"林三代"护林"新兵",从事森林管护工作也有8年,现担任该场水沟瞭望所副所长。父子俩共同奋战在森林防火灭火战线,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作贡献,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护林"父子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 副所长 管护站 舟曲 父子兵 父子俩 吴奇 护林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牧矛盾之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新和 赵国彦 刘晓芳 《新疆林业》 1989年第4期19-20,共2页
林牧之间的争地关系,其实质是对于自然资源的再分配问题,由于我区传统的放牧方式,突出表现为山区林牧争地的矛盾。如果说林牧之争的焦点是土地,那么山地林区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就是导致林牧矛盾的根源。
关键词 林牧矛盾 放牧方式 土地使用权 畜牧业基地 土地使用证 草甸草原 国家森林资源 亚高山草甸 绿化委员会 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机降灭火区域划分的探讨
15
作者 柳胜德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66-,36,共2页
航空护林是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灭火手段是机降灭火。机降灭火能将扑火队员迅速运到火场,缩短了到达火场的时间,减少了扑火队员长途跋涉所消耗的体力,同时又便于直接观测了解火场的全部情况,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所... 航空护林是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灭火手段是机降灭火。机降灭火能将扑火队员迅速运到火场,缩短了到达火场的时间,减少了扑火队员长途跋涉所消耗的体力,同时又便于直接观测了解火场的全部情况,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所以机降灭火是“打早、打小、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护林 森林火灾 防火区域 区域划分 森林防火 火险期 火灾次数 灭火效率 国家森林资源 能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固树立主业意识 全面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16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9-91,共3页
我们黑龙江省森林警察总队组建于1948年,1987年列入武警部队序列。驻守在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等重点国有林区。分布在黑龙江省的13个有林市(县)、32个林业局的重点火险区及2个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火险区 重点国有林区 作战能力 森林警察 森林防火 张广 林市 实战演习 打明火 国家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无线通信建设 为护林防火工作服务
17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7-78,共2页
迭部林业局1989年被国家森防指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后,1993年又被林业部、人事部授于“三年无森林火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一、提高认识,努力加强无线电通讯建设。迭部林业局在70年代,通讯工具非常落后,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森林防火 无线电通讯 迭部 无线通信 防火基础设施 防火办 火灾次数 短波通讯 国家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航空护林事业 强化立体防火系统——祝贺航空护林四十周年
18
作者 周尔正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4-4,共1页
我国自1952年建立航空护林机构,开展航空护林事业以来,在林业部直接领导和各省区政府的关怀下,在国家民航、空军部队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沿着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护林道路不断向前迈进。航空护林在森林防火中,充分显示出了“发现早、行... 我国自1952年建立航空护林机构,开展航空护林事业以来,在林业部直接领导和各省区政府的关怀下,在国家民航、空军部队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沿着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护林道路不断向前迈进。航空护林在森林防火中,充分显示出了“发现早、行动快、灭在小”的快速反应效能,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护林 森林防火 防火系统 化学灭火 国家森林资源 吊桶灭火 森林火灾 完达山脉 空军部队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护林“四个最佳”条件的选择
19
作者 郑林玉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44-46,共3页
航空护林是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扑救偏选林区森林火灾,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的先进技术措施。加强和发展航空护林事业,充分发挥空中优势和专业队伍的作用。不断提高飞行效果、灭火效果、经济效果和管理水平,除充实调整场站布局。
关键词 航空护林 森林火灾 空中优势 国家森林资源 火险期 火灾数 森林资源安全 雷击火 松岭区 原始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大兴安岭建立空降灭火队的探讨
20
作者 张文华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72-73,共2页
由于大兴安岭森林防火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的航空护林直接灭火(机降灭火)的措施,已满足不了事业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了“打早、打小、打了”灭火方针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因此,有必要在大兴安岭组建空降灭火队,采用空降(跳伞)灭火措施。
关键词 空降灭火 森林防火 航空护林 空降大队 森林火灾 原始林区 林间空地 未开发区 国家森林资源 疏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