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森林乡村建设中古村落的保护与管理研究--以朱家峪古村为例
1
作者 刘大亮 吴双琳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4期216-218,237,共4页
文章梳理国家森林乡村朱家峪村的风景资源情况,对现行保护管理政策进行总结,分析朱家峪古村在国家森林乡村建设中保护、管理及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充分发掘古村自然资源,传承古村文化,并且将这... 文章梳理国家森林乡村朱家峪村的风景资源情况,对现行保护管理政策进行总结,分析朱家峪古村在国家森林乡村建设中保护、管理及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充分发掘古村自然资源,传承古村文化,并且将这一案例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家峪古村 国家森林乡村 风景资源 保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博 古新仁 +2 位作者 谈慧敏 曾嘉伟 李宝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35-141,共7页
以江西省第一、二批共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SPSS相关性分析,对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总体呈现凝聚型分布,三大地理区域的集中... 以江西省第一、二批共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SPSS相关性分析,对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总体呈现凝聚型分布,三大地理区域的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最集中的为赣北地区,其次为赣中地区;从市域尺度来看,主要集中在赣州、上饶、吉安、宜春、九江5个市。空间密度分布上,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呈现“多核心集聚,连片分布”的特征,受江西省三面环山地形特征的影响,分布密度总体上表现为从东、南、西三面边界向鄱阳湖平原呈阶梯递减的特征。影响因素上,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受经济、社会、生态和自然地理多重因子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地形和水系影响较大,社会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等对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乡村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ARCGIS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孜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2-1299,共8页
【目的】探讨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助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方法】以江西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对象,构建“评价、解析、指标、数据”四维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其空间格局... 【目的】探讨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助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方法】以江西430个国家森林乡村为对象,构建“评价、解析、指标、数据”四维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其空间格局及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①江西国家森林乡村呈低地指向性的地形格局、密迩省界边缘的地缘格局、偏重少数地区的行政格局、偏离经济中心的经济格局。②自然环境因素中的森林植被、生态环境对国家森林乡村空间格局形成的解释力显著优于地理环境指标;社会环境因素中,旅游资源具有更强的解释力。③从空间格局看,主要因素的影响优势区基本分布在省界边缘地带,特别是赣北—赣东北或赣南—赣西南地区;从回归系数看,主要因素对国家森林乡村空间格局的形成兼具正负关系,显现出综合影响效应。【结论】生物丰度、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与国家森林乡村分布具有空间耦合性,但影响差异显著,体现了不同空间尺度共性与个性并存,并兼具一定的“纠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乡村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徽省国家森林乡村空间结构研究
4
作者 曾嘉伟 李宝勇 +2 位作者 陈学文 刘德旺 何心惠 《南方农业》 2023年第8期77-79,95,共4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国家森林乡村作为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以安徽省273个国家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收集安徽省基本地理空间信息和社会经济文化数据,借助ArcGI...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国家森林乡村作为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以安徽省273个国家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收集安徽省基本地理空间信息和社会经济文化数据,借助ArcGIS 10.7和SPSS等软件分析了安徽省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国家森林乡村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性聚集,表现为四大块状的显著集聚区,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平均海拔、森林覆盖率对安徽省国家森林乡村个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密度和平均公路里程会对安徽省国家森林乡村个数产生极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均GDP对安徽省国家森林乡村个数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乡村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的长江经济带森林乡村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
5
作者 陈梦婵 孙建伟 +2 位作者 罗静 崔家兴 孔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44-52,共9页
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长江经济带3 321个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域分异规律,并辅之缓冲区和叠置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呈现典型的集聚特征,上游地区分... 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长江经济带3 321个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域分异规律,并辅之缓冲区和叠置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森林乡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呈现典型的集聚特征,上游地区分布多、下游地区分布少,核密度分布整体上呈“双核心—单核点—环核群”分布态势;长江经济带森林乡村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东热西冷、冷热交替的空间分异格局;长江经济带森林乡村空间分布格局受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影响,其中耕地面积、常住人口、森林覆盖率是森林乡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其空间分异是影响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乡村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