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
- 1
-
-
作者
甘能平
-
机构
安徽省农业银行学会秘书处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1-13,共3页
-
文摘
深化金融改革,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深化金融改革,就必须进一步明确金融改革的任务及战略选择标准,以使金融改革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金融改革的两大任务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又有反作用。
-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改革
经济运行
产业结构
信贷原则
放开搞活
国家整体经济
选择标准
地方利益
发展水平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恒天重工:践行央企使命,建设美丽新疆
- 2
-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纺织》
2024年第8期40-42,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援疆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深入开展产业兴疆行动。广大央企主动担当作为,投入新疆发展、支援新疆建设。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着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在各个领域,各个维度深刻影响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纺织工业是新疆实现优势资源转换的支柱产业,是新疆扩大高水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随着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跃迁”,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纺织机械企业开始积极投身新疆发展,关注新疆市场,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身发展机遇,实现了共赢共生,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天重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关键词
支柱产业
恒天
央企
国家整体经济
纺织服装
党的十八大以来
更高质量
国务院国资委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造船大国崛起之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国雄
杨玲
-
出处
《珠江水运》
2015年第24期26-30,共5页
-
文摘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清晰地标注着一个大国的崛起足迹。这其中,GDP几乎呈几何级增长的事实体现在各行各业,例如,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的各种头衔的"大国",包括高铁大国、水电大国、海洋大国、航运大国、造船大国、港口大国、互联网大国,等等。然而,无论是国家整体经济,还是行业局部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强劲上升态势,我们所处的水运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顺应着经济发展的规律。"大国",一边激发着我们发展经济的信心,一边考验着我们保持信心的智慧。
-
关键词
造船大国
互联网大国
水运行业
海洋大国
航运大国
经济发展
统计数据
国家整体经济
强国梦
集装箱船
-
分类号
F426.47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宝怡“遇见”系列,热点引爆创意,成功借势营销
- 4
-
-
作者
郭哲
-
机构
宝怡珠宝
-
出处
《中国宝玉石》
2015年第4期64-65,共2页
-
文摘
近两年,国家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珠宝大环境不景气,珠宝行业进入新常态,很多企业开始紧缩银根。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在做营销推广时,更应该"钱花在刀刃上",制定合适并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助推企业的发展。而如今营销推广模式日益多元和激烈,要从中突围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不容易,宝怡珠宝最近力推的"遇见"吊坠系列,并巧妙地利用热点引爆产品创意,在不景气的珠宝大环境中逆市而上,成功借势,创造了又一个营销成功案例。
-
关键词
营销推广
产品创意
珠宝行业
紧缩银根
国家整体经济
推广策略
突围而出
营销团队
营销手段
好感度
-
分类号
F27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本质
- 5
-
-
作者
白益民
-
机构
中国投资协会新基建投资专业委员会
中国绿发会绿色企业工作委员会
-
出处
《小康》
2023年第28期14-15,共2页
-
文摘
农业发展与金融增值不应是两条单独发展的平行线,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合起来,同时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支持,并通过产商融“三位一体”把农民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成为亚洲最早开展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通过借鉴德国等欧洲先进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日本逐步构建起一套以小农户为主体的“东亚模式”农村金融发展体系,并在低于欧美国家整体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生产力水平
国家整体经济
明治维新时期
小农户
东亚模式
金融发展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
-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八项重点”顺利执行需从民生发源
- 6
-
-
作者
良喜
-
出处
《现代营销(下)》
2009年第4期76-78,共3页
-
文摘
实际上广大的农村基础建设在整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而言还是有着差距的,要想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实现并非将农业人口集中到乡镇那么简单,而是应该将农村进步作为发展的前提,从硬件设施到文化普及和法制教育整体提高。例如公路、学校、成人教育、农业教育、法制教育机构、电力工程、网络工程的兴建等等,而非原来的以城市为核心考虑的基础建设,在发展之初确实应该从城市扩大带动周边乡村的角度考量,但经济发展至今,部分城乡落差急剧加大,这时应该将农村作为核心考量。从人口素质,到地区基础设施,机构管理设置等方面充分考虑,这是需要巨大的投资的,可以协调多方面无法消化的资源,比如当地就业,比如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统一协调,保持较为和谐一致的步调。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向上提升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也是积极的。
-
关键词
农村基础建设
国家整体经济
地区基础设施
电力工程
人口集中
农业教育
网络工程
人口素质
法制教育
机构管理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