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家形式及有关概念探讨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韶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国家形式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国家内在要素的组合形式 ,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和国家运行形式的总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 (包括国家元首 )的产生形式、运行形式及运行期限和构成形式的总和。...
国家形式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国家内在要素的组合形式 ,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和国家运行形式的总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 (包括国家元首 )的产生形式、运行形式及运行期限和构成形式的总和。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 ,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要素的构成状态及维系这种构成状态的准则的一种静态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包括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的静态组织形式 ,但不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的动态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
结构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中的国家形式论
2
作者
石俊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结合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评议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录《论语》中的国家形式论。肯定了其国家结构形式方面实行单一制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在国家政...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结合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评议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录《论语》中的国家形式论。肯定了其国家结构形式方面实行单一制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管理形式上基本拥护君主制的政治主张的历史合理性,着重探讨了体现于其施政的四大具体措施中的关于国家治理形式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先人治,后法治的主张,评价了孔子的国家形式论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形式
孔子
国家
结构
形式
国家
思想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统治阶级
论语
单一制
中央集权制
具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0年——两次“蜕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萧斌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7期28-29,共2页
政治体制改革本来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有所回避的话题。现在拿某些生物的“蜕皮现象”同其相喻,似乎有点不恭,缺乏严肃性。但是,蜕皮不是坏事,而是从量的普遍积累到部分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新陈代谢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标志。依此而论,20年...
政治体制改革本来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有所回避的话题。现在拿某些生物的“蜕皮现象”同其相喻,似乎有点不恭,缺乏严肃性。但是,蜕皮不是坏事,而是从量的普遍积累到部分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新陈代谢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标志。依此而论,20年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的确是一个“蜕皮”过程,至少有过两次。政治体制一般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方式。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蜕皮
邓小平
市场经济要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运行方式
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
4
作者
姜晓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明代,突出表现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空前强化.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的局部变化,必然要求构成国家政权的诸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明统治者是如何来调整这些要素以适应高度强化的皇权呢?对此问题的探...
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明代,突出表现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空前强化.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的局部变化,必然要求构成国家政权的诸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明统治者是如何来调整这些要素以适应高度强化的皇权呢?对此问题的探讨,史学界大多从立法、行政机构的改革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而对于作为国家政权三要素之一的司法权却很少论及.本文拟通过对明代司法制度的研究,探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封建社会
司法制度
司法审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司法机构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监察御史
司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途径
5
作者
袁瑞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2-56,共5页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原因: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吸收了巴黎公社和苏联1954年前的经验,又具有中国特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政治体制上竖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而要切...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原因: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吸收了巴黎公社和苏联1954年前的经验,又具有中国特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政治体制上竖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而要切实有效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就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给其增添活力,把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纳入政治体制改革轨道,全面、客观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把这种宣传教育作为国情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坚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康而顺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改革
巴黎公社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表现
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
学说
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什么要重视“社会主义政体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严家其
《社会主义研究》
1981年第2期41-42,共2页
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长期以来,政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理论禁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国家问题上,只能讲国家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不能讲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问题。“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长期以来,政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理论禁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国家问题上,只能讲国家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不能讲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问题。“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国政治上造成的重大变化之一,是摧毁了社会主义民主。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取消社会主义的共和制,建立他们的专制独裁统治。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林彪、江青等人妄想建立的是“社会君主政体”(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君主政体”)。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学说史上,除了象傅立叶这样一些不谈政体问题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外,关于未来社会的国家政体问题,有两种观点是值得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者
共和政体
文化大革命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
君主政体
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
国家
问题
重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一九五八年以来法国议会地位的变迁
7
作者
童之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5期28-32,共5页
【正】 1958年,法国开始实行人们所称的“半总统制”。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中,议会地位和作用较前有所降低。本文拟就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以及30余年来法国议会的地位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从一个特定方面弄清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国社会经济...
【正】 1958年,法国开始实行人们所称的“半总统制”。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中,议会地位和作用较前有所降低。本文拟就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以及30余年来法国议会的地位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从一个特定方面弄清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协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会制
法国议会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国初期
宪法规定
宪法委员会
修正案
法律草案
国家
机构
立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应增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章
8
作者
黄新跃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2期63-64,共2页
近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它的体系日趋成熟。由于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发展过程,因而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和概括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其体系就需要进行认真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科学社会主义...
近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它的体系日趋成熟。由于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发展过程,因而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和概括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其体系就需要进行认真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的现状和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本人认为,有必要在《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增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章。一所谓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主要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表现。研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问题,目的在于寻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
国家
社会主义政治
教科书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民主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形式及有关概念探讨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韶林
机构
烟台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摘
国家形式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国家内在要素的组合形式 ,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和国家运行形式的总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 (包括国家元首 )的产生形式、运行形式及运行期限和构成形式的总和。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总体构成形式 ,是国家主权、国家政权、民族自治权、地域和人口状况等要素的构成状态及维系这种构成状态的准则的一种静态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包括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的静态组织形式 ,但不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的动态组织形式。
关键词
国家
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
结构
形式
Keywords
State pattern
Organizational form of state power
Structural form of state
分类号
D0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中的国家形式论
2
作者
石俊华
机构
东北师大政治系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22-26,共5页
文摘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结合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评议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录《论语》中的国家形式论。肯定了其国家结构形式方面实行单一制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管理形式上基本拥护君主制的政治主张的历史合理性,着重探讨了体现于其施政的四大具体措施中的关于国家治理形式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先人治,后法治的主张,评价了孔子的国家形式论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
国家
形式
孔子
国家
结构
形式
国家
思想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统治阶级
论语
单一制
中央集权制
具体措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0年——两次“蜕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萧斌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7期28-29,共2页
文摘
政治体制改革本来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有所回避的话题。现在拿某些生物的“蜕皮现象”同其相喻,似乎有点不恭,缺乏严肃性。但是,蜕皮不是坏事,而是从量的普遍积累到部分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新陈代谢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标志。依此而论,20年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的确是一个“蜕皮”过程,至少有过两次。政治体制一般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方式。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蜕皮
邓小平
市场经济要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运行方式
机构改革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
4
作者
姜晓萍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01-106,共6页
文摘
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明代,突出表现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空前强化.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的局部变化,必然要求构成国家政权的诸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明统治者是如何来调整这些要素以适应高度强化的皇权呢?对此问题的探讨,史学界大多从立法、行政机构的改革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而对于作为国家政权三要素之一的司法权却很少论及.本文拟通过对明代司法制度的研究,探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政体强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封建社会
司法制度
司法审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司法机构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监察御史
司法权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途径
5
作者
袁瑞良
机构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2-56,共5页
文摘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原因: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吸收了巴黎公社和苏联1954年前的经验,又具有中国特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政治体制上竖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而要切实有效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就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给其增添活力,把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纳入政治体制改革轨道,全面、客观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把这种宣传教育作为国情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坚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康而顺利的发展。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改革
巴黎公社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表现
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
学说
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什么要重视“社会主义政体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严家其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1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长期以来,政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理论禁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国家问题上,只能讲国家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不能讲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问题。“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国政治上造成的重大变化之一,是摧毁了社会主义民主。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取消社会主义的共和制,建立他们的专制独裁统治。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林彪、江青等人妄想建立的是“社会君主政体”(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君主政体”)。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学说史上,除了象傅立叶这样一些不谈政体问题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外,关于未来社会的国家政体问题,有两种观点是值得注意的。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者
共和政体
文化大革命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
君主政体
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
国家
问题
重大变化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一九五八年以来法国议会地位的变迁
7
作者
童之伟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摘
【正】 1958年,法国开始实行人们所称的“半总统制”。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中,议会地位和作用较前有所降低。本文拟就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以及30余年来法国议会的地位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从一个特定方面弄清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协调过程。
关键词
议会制
法国议会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国初期
宪法规定
宪法委员会
修正案
法律草案
国家
机构
立法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应增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章
8
作者
黄新跃
机构
广西百色地委党校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2期63-64,共2页
文摘
近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它的体系日趋成熟。由于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发展过程,因而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和概括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其体系就需要进行认真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的现状和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本人认为,有必要在《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增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章。一所谓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主要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表现。研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问题,目的在于寻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
国家
社会主义政治
教科书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民主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家形式及有关概念探讨
孙韶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语》中的国家形式论
石俊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0年——两次“蜕皮”引发的思考
萧斌
《学习与实践》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
姜晓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途径
袁瑞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为什么要重视“社会主义政体问题”的研究?
严家其
《社会主义研究》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一九五八年以来法国议会地位的变迁
童之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应增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章
黄新跃
《社会主义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