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政权建设进程中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逻辑——基于中部地区石镇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李尧磊 栗伊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45,共21页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政府负担 多中心工作模式 12345政府服务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与现代国家建构方向 被引量:19
2
作者 韩鹏云 徐嘉鸿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3,共9页
通过考察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组织和乡村常规权力对乡村治理起到了主导型的支撑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开始以弱化或绕开乡村组织及乡村常规权力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基础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和地... 通过考察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组织和乡村常规权力对乡村治理起到了主导型的支撑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开始以弱化或绕开乡村组织及乡村常规权力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基础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国家基础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难以完全匹配,单向度建设往往造成乡村治理的诸多困局。鉴于乡村常规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可以有效契合,为推进乡村社会中现代国家建构,应重新重视和启动乡村常规权力建设,并使之与国家基础权力建设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村治理 乡村常规权力 国家基础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点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湖北荆门J村调查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锐 袁明宝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68,共8页
国家政权建设必须回应自上而下规划的社会变迁与自下而上乡村性质变迁的要求,村组两级组织的接点治理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保证村庄社区的有序稳定,有效表达村民公共需求。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覆盖型的接... 国家政权建设必须回应自上而下规划的社会变迁与自下而上乡村性质变迁的要求,村组两级组织的接点治理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保证村庄社区的有序稳定,有效表达村民公共需求。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覆盖型的接点治理模式,还是农业税时期结合型的接点治理模式,都是正式权力嵌入地方社会的有益尝试。后税费时期的治理接点被弱化甚至瓦解,使原来的国家-接点-农民关系变为官僚体系与农民的直接打交道,它带来基层组织的脱嵌化与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只有重塑治理接点的权力性质,实现其合法性来源的转换,使合法性与合理性兼具一身,才能呼应并协调地方诉求,促进国家政权建设稳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接点治理 国家政权建设 合法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治理:国家政权建设与村落自主性关系模式的再审视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琴 叶娟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9-26,共8页
在村级治理行政化的背景下,如何达到国家治理目标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平衡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案例分析表明,国家权力通过制度供给、政策执行等方式嵌入乡村社会以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同时,也面临着村落社会内部自组织力量的反嵌,从而... 在村级治理行政化的背景下,如何达到国家治理目标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平衡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案例分析表明,国家权力通过制度供给、政策执行等方式嵌入乡村社会以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同时,也面临着村落社会内部自组织力量的反嵌,从而形成了乡村治理场域中特有的嵌入式治理模式,由制度情境和关系情境所建构的情境再造是该治理模式的运作逻辑所在。在制度情境中,基层政权在村落社会结构的作用下选择以规则融通的方式变通性地执行上级政策以推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关系情境中,村落社会内部的小集团基于社区记忆和共同利益激活和强化村庄社会关联,增强了群体的一致行动能力,并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反嵌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国家制度规则在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执行和村落社会自组织的积极应对,嵌入式治理为构建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乡村善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治理 国家政权建设 村落自主性 情境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结构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以粤北高村的治理实践为表达对象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辉煌 王德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3-101,共9页
国家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与农民的对接,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有社区接应的基础。共存于地方社会的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有各自的认同单位、组织结构、经济基础和治理任务,二者相互嵌入和改造生成了双结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 国家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与农民的对接,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有社区接应的基础。共存于地方社会的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有各自的认同单位、组织结构、经济基础和治理任务,二者相互嵌入和改造生成了双结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的身份认同、公共品供给、社会生活保障等,同时具备了国家性和社区性。因此,双结构治理提供了这样一个通道,在国家治理社区化的过程中实现社区治理的国家化,使得国家政权建设能够有效地进入宗族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国家治理 双结构治理 国家政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 被引量:60
6
作者 吴理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9,共6页
2 0世纪初以来 ,国家政权建设就是我国现代化的一项主要内容。在前半个世纪 ,由于不能消除赢利型经纪体制 ,各种国家政权试图进入乡村社会的努力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新政权成立以后 ,国家通过人民公社体制将国家政权直接深入到乡村... 2 0世纪初以来 ,国家政权建设就是我国现代化的一项主要内容。在前半个世纪 ,由于不能消除赢利型经纪体制 ,各种国家政权试图进入乡村社会的努力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新政权成立以后 ,国家通过人民公社体制将国家政权直接深入到乡村社会之中 ,实现了政治的一体化 ,虽然摧毁了旧的经纪体制 ,但也毁坏了乡村社会传统的“权力的文化网络”。村民自治则是国家政权在乡村社会重建的一种方式 ,通过它国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国家政权建设 经纪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德福 林辉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14-121,共8页
文章从地方社会视域中反思国家政权建设实践的区域差异,指出国家政权建设应突破单向度的国家进入-地方回应框架,实现国家性力量与社区性力量的均衡。通过对不同区域基层治理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下我国基层治理表现出均衡与失衡两种治... 文章从地方社会视域中反思国家政权建设实践的区域差异,指出国家政权建设应突破单向度的国家进入-地方回应框架,实现国家性力量与社区性力量的均衡。通过对不同区域基层治理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下我国基层治理表现出均衡与失衡两种治理型式,均衡型治理存在于宗族力量较强或村民小组完备的地区,缺乏上述社区性力量的地区则陷入治理失衡的困境。这些差异的存在要求国家政权建设应摆脱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选择统一又有区别的建设路径,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国家-地方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的行政化与国家政权建设 被引量:26
8
作者 彭大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0,共4页
村民自治在其实际运行中产生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承担着大量不能给村民和社区带来直接收益的事务。这些事务实质上是国家政权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其成本却由村民来承担,由此导致了激烈的干群冲突。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不再承担这些... 村民自治在其实际运行中产生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承担着大量不能给村民和社区带来直接收益的事务。这些事务实质上是国家政权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其成本却由村民来承担,由此导致了激烈的干群冲突。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不再承担这些费用,但是村民自治组织的依附性却更强了。村民自治对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存在着下降趋势,国家很难通过这种"行政化的村民自治"来实现它与村落社区的文化——社会联系。如果村民自治不再是一种国家和村落社区健康互动的有机联结平台,通过它来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最初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就值得检讨和评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行政化 国家政权建设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9
9
作者 韩鹏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98,共10页
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被译介进入我国学术界后在乡村治理研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未完成的历史课题,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双重层面不断推进实践进程。当下乡村治理体系层面呈现出外部体系嵌入、村干部职业化以及... 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被译介进入我国学术界后在乡村治理研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未完成的历史课题,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双重层面不断推进实践进程。当下乡村治理体系层面呈现出外部体系嵌入、村干部职业化以及技术治理凸显等动向,乡村治理规则层面则出现了以基层改革服务乡村社会、制度性规范规制村级组织、直接治理保障农民权利等趋势。两个层面的动向和趋势强化了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也带来了乡村社会自治弱化及基层政权合法性的认同失衡等隐忧。基于此进行理论反思可以发现,乡村社会中进行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是强化国家基础性权力,需要在国家自主性的前提下“发现乡村”并“引领乡村”,在国家政权嵌入性和乡村社会主体性之间寻求平衡,才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村社会 国家基础性权力 理论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视野下的乡村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斌 李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村建设 竞争过程 公民社会 公民权利 政治支持 研究者 集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片化的专业治理:国家政权建设视角下近代中国卫生行政的演变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丽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43,共13页
在近代中国国家政权建设中,卫生行政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其演变发展不得不借助依附策略,通过附属强势机构才得以创立。国民政府卫生机构负责人利用国际合作和新县制的推行,为卫生行政赢得发展机会。然而,卫生行政的发展受制于国家治理能... 在近代中国国家政权建设中,卫生行政始终处于边缘位置,其演变发展不得不借助依附策略,通过附属强势机构才得以创立。国民政府卫生机构负责人利用国际合作和新县制的推行,为卫生行政赢得发展机会。然而,卫生行政的发展受制于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由于未能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和专业支持,卫生行政成效不佳。整体而言,近代中国卫生行政组织和功能都不完善,是一种碎片化的专业治理。不仅没有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垂直管理体系,一直保持着多中心的状态,其结构是分散的、割据式的,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基层都不能为社会大众提供有效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行政 国家政权建设 专业治理 碎片化 依附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与居委会行政化的历史变迁——基于“国家与社会”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侯利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的科层化与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在迈向多层级、具体化基础上对社会管理与引领不断强化的过程。研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居委会产生、发展、改革与完善过程的历史检视,发现居委会行政化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 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的科层化与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在迈向多层级、具体化基础上对社会管理与引领不断强化的过程。研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居委会产生、发展、改革与完善过程的历史检视,发现居委会行政化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是"同频共振"的。在居民委员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通过政权建设的逻辑、革命的逻辑以及改革的逻辑实现了对居委会的不断深入管理,呈现出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策略,国家统合社会中革命的传统与基层治理的不断改进运行,以及国家建设与社会成长中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居委会行政化 国家与社会 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治安体制与国家政权建设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周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5,共8页
当代国家理论甚为关注现代国家与治安体制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将治安体制的建立定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党重新界定阶级斗争的内容,从治安管理角度界定了国家职能的内容。然而,以国家为中心的"严打"政策片面... 当代国家理论甚为关注现代国家与治安体制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将治安体制的建立定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党重新界定阶级斗争的内容,从治安管理角度界定了国家职能的内容。然而,以国家为中心的"严打"政策片面强化了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命令式动员。在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下,由于社会力量的生长,以国家为中心的治安体制逐渐向多元合作的治理机制转变,这一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正逐渐走向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相互依存与治理合作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体制 国家政权建设 严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供给与国家政权建设——广州市基层市场管理机构研究(1949-1978)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冬娅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2期38-64,198-199,共29页
本文回顾了1949-1978年期间广州市基层市场管理机构的历史演变。通过档案分析发现,财政供给对于新政权的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期,国家并未解决基层国家机构和人员的财政供给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基层政权的监控问题。一方面,由... 本文回顾了1949-1978年期间广州市基层市场管理机构的历史演变。通过档案分析发现,财政供给对于新政权的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期,国家并未解决基层国家机构和人员的财政供给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基层政权的监控问题。一方面,由于财政经费的缺乏,国家规定基层市场管理机构从其收费和罚没收入中开支,导致了乱收费和人员非正规化的产生。1978年后基层市管机构的乱收费问题并非是与1978年前的断裂,相反,它们正是这个时期的体制遗产;另一方面,同样面对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的财政经费不足问题,这时期的国家政权建设求诉于市场管理的群众路线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政供给不足可能带来的国家基层机构的逐利导向,是这时期国家政权建设的独特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财政供给 基层市场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汲取式整合”到“服务式整合”:乡镇治理体制的转型与建构——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良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58-63,共6页
乡镇治理体制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乡村基础和重要内容,国家政权的整合方式决定了乡镇治理体制的演变路径与发展方向。总体而言,建国之后的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开放以后的"乡政村治"体制都服务于国家"汲取式"整合的需要... 乡镇治理体制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乡村基础和重要内容,国家政权的整合方式决定了乡镇治理体制的演变路径与发展方向。总体而言,建国之后的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开放以后的"乡政村治"体制都服务于国家"汲取式"整合的需要,随着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国家整合由"汲取式"向"服务式"进行转型,税费改革之后的乡镇治理体制改革也开始围绕着"服务式"整合进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治理体制 转型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与项目制的形成及演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龙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9,共9页
作为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项目制的形成和演变可以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进行讨论和把握。中央政府于1993—1994年启动的财政体制的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等,而项目制的形成就是这项改革措施... 作为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项目制的形成和演变可以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进行讨论和把握。中央政府于1993—1994年启动的财政体制的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等,而项目制的形成就是这项改革措施的一个重要结果。在1994—2002年这段时间内,国家通过《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的颁布、修正,初步建立了分税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机制,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而随着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规模的急剧扩大,项目制也开始超越财政分配领域而演化为一种自上而下进行工作部署、任务实施的国家治理机制。2002年以来,由于项目制的实施并没有显著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导致了政府运作异化、官商勾结等诸多意外后果,中央政府又对项目制的基本形式——专项资金以及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规范。项目制的这一形成和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国家治理进程中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深刻矛盾,而如何回应这一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制的后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项目制 分税制 权威体制 有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视域中基层政权角色的变迁与重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36,共3页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权角色直接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扮演代理型政权角色,帮助国家政权管理基层社会的各类事务;改革开放之后,基层政权扮演经营型政权角色。基层政权的经营性...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权角色直接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扮演代理型政权角色,帮助国家政权管理基层社会的各类事务;改革开放之后,基层政权扮演经营型政权角色。基层政权的经营性行为不仅没有为基层民众谋取公共利益,而且攫取基层社会更多资源,恶化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从经营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变是改善国家政权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优化基层政权公共权力、强化基层政权的财力、重塑党政机构设置及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是构建服务型政权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代理型政权 经营型政权 服务型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与儒家命运——1949年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1,共6页
1949年以来,儒家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J"字型的运动与变化趋势,从"反儒"到"复兴",其根源在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建国初期通过"反儒"以区别于国民党政权的国家政权建设模式和改革开... 1949年以来,儒家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J"字型的运动与变化趋势,从"反儒"到"复兴",其根源在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建国初期通过"反儒"以区别于国民党政权的国家政权建设模式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复兴"以区别于世界诸国的国家政权建设模式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作用下,当前的"儒学复兴"呈现出了得"势"不得"理"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命运 “反儒”运动 儒学复兴 中国国家政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志愿服务组织与国家政权建设--以上海志愿者法律服务组织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发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5,共4页
当前学术界在运用"国家政权建设"理论框架解释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适用性方面存在争议。本文认为,近年来的中国社会改革,至少在上海这样发达的城市地区,已经在很多方面带来新原则、新规范、新关系和新制度的扩展,公民的权利在... 当前学术界在运用"国家政权建设"理论框架解释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适用性方面存在争议。本文认为,近年来的中国社会改革,至少在上海这样发达的城市地区,已经在很多方面带来新原则、新规范、新关系和新制度的扩展,公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维护,统一的行动规则——法律体系——基本确立。因此,国家政权建设在城市基层社会有所推进。本文重点以上海当前引起各方关注的志愿者法律服务为例,说明社会志愿组织在促进法律深入城市基层社会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组织 国家政权建设 法律服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视野中土家族地区农村民间信仰传统的变迁——以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晓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22-129,共8页
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的"汉化",并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传统。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制推行破坏了传统民间信仰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和村落内部的文化结构,动摇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村庄基础。... 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的"汉化",并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传统。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制推行破坏了传统民间信仰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和村落内部的文化结构,动摇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村庄基础。在政府的推动下,乡村社会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新传统的民间信仰替代形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出现了祖先崇拜为主体的传统民间信仰形式的复苏,社会主义新传统的变异以及西化的教派教支泛滥发展的现象。三足鼎立的民间信仰格局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土家族 民间信仰 祖先崇拜 社会主义新传统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