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框架、时代内涵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101,131,132,共16页
新时代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党和国家人才事业的发展规律,并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推演,构建“理念体系能力战略”整合型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人才治理理念为人才工作提供方向先导和价值依循... 新时代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党和国家人才事业的发展规律,并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推演,构建“理念体系能力战略”整合型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人才治理理念为人才工作提供方向先导和价值依循,包括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制度载体,包括不断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人才治理能力是人才治理体系的外在表现,包括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人才治理理念现代化引领人才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完善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和科学规律。人才强国战略内涵于人才治理现代化框架,国家人才战略是对人才治理现代化愿景的长远谋划和分步执行,从汇聚人才、培育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人才等方面来把握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应在以下方面落棋下子,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要明确布局,又要“点”“阵”结合;构建和塑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既要“质”“量”协同,又要梯次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既要授权“松绑”,又要“破”“立”兼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既要“内”“外”统筹,又要“领”“育”结合。将各行各业各领域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治理现代化 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总结比较与创新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进富 崔译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进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工程实践难、校企合作不适应等问题,进而调研总结已挂牌成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状、特点... 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进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工程实践难、校企合作不适应等问题,进而调研总结已挂牌成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状、特点及问题,并通过与国内开展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英法为代表的国外工程师培养机构进行对比,为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最后系统提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创新机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国家战略人才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的话
3
作者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2015年,中国科协启动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简称“青托工程”)项目,遴选32岁以下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技后备力量。自立项以来,中...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2015年,中国科协启动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简称“青托工程”)项目,遴选32岁以下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技后备力量。自立项以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连续获得了中国科协九届青托工程项目的支持,已有40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资助。这些获得支持的青托人才得以快速成长,绝大部分已经成长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为我国空间科学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进一步紧密联系空间科技领域的青年学者,发现、培养和锻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于2022年设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培训体系设计之我见 被引量:5
4
作者 毕秀玲 薛岩 陈娜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6-102,共7页
政府审计培训是一个由培训参与方、培训程序和培训要素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其中培训参与方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和培训师资,培训程序包括需求分析、计划编制、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培训要素包括培训观念、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 政府审计培训是一个由培训参与方、培训程序和培训要素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其中培训参与方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和培训师资,培训程序包括需求分析、计划编制、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培训要素包括培训观念、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管理和培训监控等。只有对审计培训体系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审计培训的质量,才能将国家审计人才战略落到实处,保证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培训 政府审计人员 培训体系 审计教学 审计人才培养 国家审计人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