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国家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培文 张百顺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马克思主义国家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包括:国家异化的具体表现为国家权力的垄断性、神秘性和缺乏社会公众的监督性等形式;国家异化的实质与根源是权力集团获取超额的物质财富和专制;消除权力的垄断... 马克思主义国家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包括:国家异化的具体表现为国家权力的垄断性、神秘性和缺乏社会公众的监督性等形式;国家异化的实质与根源是权力集团获取超额的物质财富和专制;消除权力的垄断性和神秘性,并对它实行社会公众监督是消除国家异化的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国家异化理论为当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拓宽公民参政渠道以及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异化 政治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态社会与异化社会国家形态比较分析
2
作者 庄玉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共6页
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人类文明社会国家理论的简单梳理,指出人类文明社会国家具有两种不同形态:一种是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异化社会国家形态,它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革命对象;一种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 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人类文明社会国家理论的简单梳理,指出人类文明社会国家具有两种不同形态:一种是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异化社会国家形态,它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革命对象;一种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常态社会国家形态,它是马克思所论证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态,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国家。只有符合生产力发展常态国家才能揭示其科学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异化社会国家 常态社会国家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起源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东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9,共9页
国家起于何时?有神意论、契约论、群演论、水利论、暴力论、暴力潜能论和祭司论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它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纰漏。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其实不是关于全称国家起源的解释,而只是关于阶级性国家起源的解释。全面了解马克思... 国家起于何时?有神意论、契约论、群演论、水利论、暴力论、暴力潜能论和祭司论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它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纰漏。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其实不是关于全称国家起源的解释,而只是关于阶级性国家起源的解释。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国家思想可知,他们认为有服务性国家和统治性国家之分,前者的出现早于后者。起源和本质存在互释性,当从起源方面说不清国家起源时,不如改从确定国家本质入手。鉴于国家是特殊的社会,可说国家就是有专职公管人员和常设公管机构的社会。如是,专职公管人员和常设公管机构的出现就是国家的开端。这个开端是一种制度改革的结果,为的是解决原有的无政府的公管模式已经失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社会发展到了部落联盟的规模和个体家庭变成生产经营单位之时遇到的。这说明最初的国家是服务性国家,而在它之后出现的统治性国家则缘于服务性国家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起源 国家本质 专职公管人员 常设公管机构 国家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晚明城市民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商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18,共6页
近年来,晚明史的研究越发"热闹"起来了,晚明社会的转型成了众多学者喜好"凑热闹"的地方,但晚明社会大变迁,扑朔迷离,其起点究竟在何处,不同学者的研究视阈不同,往往所强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本期刊发的这组专题讨... 近年来,晚明史的研究越发"热闹"起来了,晚明社会的转型成了众多学者喜好"凑热闹"的地方,但晚明社会大变迁,扑朔迷离,其起点究竟在何处,不同学者的研究视阈不同,往往所强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本期刊发的这组专题讨论文章,尝试着从中晚明政治变动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入手,从晚明社会转型出现的问题,倒推出国家管理缺失与权力异化的政治原因,而晚明国家管理缺失与权力异化又与明代从嘉靖到万历时的政治变动密切相关,这个变动又可以直追到嘉靖初政局与人事的变动。探究晚明史还有其他的路径,我们也期待着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社会 政治变动 社会转型 利益集团 国家权力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两个“必须毫不动摇”与筑牢和谐社会经济基础
5
作者 程言君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该文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新近再次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筑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原则。但在当前经济... 该文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新近再次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筑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原则。但在当前经济改革中出现了两个异化现象,一是只强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只鼓励发展、不作引导。其结果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分配不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严重削弱。同时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必须筑牢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经济基础 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异化"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