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平审判权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成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事检察权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性权力。民行检察监督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日益显现出其确定性内涵。在此过程中,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出现了监督范围扩张化、监督关系和谐化、监督模式内在化、监督功能复合化和监督环境趋优化等新动向。明确和把握这些新动向,对深入研究民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完善此制度,从而使该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产生出全面的应然价值,均颇具前提性意义。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完善"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监督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公平审判权 国家司法机关 国家审判权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 诉讼规律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中权利与权力的理性互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文举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27,共2页
人民陪审制度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公平审判权,其终极目标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实现这一制度价值,必须科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首先要大幅度扩大人民陪审员队伍,保障公民的司法参与权利;其次要赋予当事人请... 人民陪审制度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公平审判权,其终极目标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实现这一制度价值,必须科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首先要大幅度扩大人民陪审员队伍,保障公民的司法参与权利;其次要赋予当事人请求人民参审的权利;再次要赋予人民陪审员具有实质制约法官的审判权力,以制约法官的司法专横;四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约及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制度 公平审判权 国家审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行为的新闻舆论监督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国芹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6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不当司法行为 新闻舆论监督 审判人员 新闻报道 司法机关 新闻机构 检察机关 社会监督 国家审判权 新闻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学好《民事诉讼法教程》
4
作者 邵修全 《政法论丛》 1986年第1期51-54,共4页
民事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的程序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法之一。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不仅是司法工作者,而且也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公民必备的法律知识,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们复杂的经济生活... 民事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的程序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法之一。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不仅是司法工作者,而且也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公民必备的法律知识,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们复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这些纠纷,有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调解或仲裁解决,有的则需要通过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教程》 国家审判权 企业事业单位 民事权利义务 人民法院 诉讼参与人 司法工作者 民事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