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方式
1
作者 钱宁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48,66,共4页
本文试图运用所有权理论描述中国古代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方式,并对该所有权的涵义、表现形式进行厘清,进一步论述了其变动方式,认为古代国家土地所有权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土地被称为“田”或“田地”,其所有权的变动特点:... 本文试图运用所有权理论描述中国古代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方式,并对该所有权的涵义、表现形式进行厘清,进一步论述了其变动方式,认为古代国家土地所有权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土地被称为“田”或“田地”,其所有权的变动特点:在朝代更替时,国家土地所有权变动取决于政权的替代;在一个朝代下,其变动方式十分复杂。不管何种情况,在本质上均为权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国家土地所有权 所有权变动 法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土地所有权性质法理探索
2
作者 张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关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学界一直存在公权与私权之争。笔者认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属于民法意义上的私权。国家土地所有权性质争论的症结在于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现实问题、私法立法不足、主体设置不清。确立国家土地所有权私权的法律意... 关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学界一直存在公权与私权之争。笔者认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属于民法意义上的私权。国家土地所有权性质争论的症结在于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现实问题、私法立法不足、主体设置不清。确立国家土地所有权私权的法律意义在于,将国家土地所有权界定为民法上的所有权,具有一般私权的特征,意味着国家可以自由处分、自由交易这些土地。作为所有权本身,在权利的行使上是无限制的。但是这丝毫不排除来自公法的限制。所有权的限制应当是来自于外部而不是自身。国家土地所有权私权性质是由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公私法划分这一法制体制以及民法本质、所有权本质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土地所有权 私权 公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化
3
作者 陆光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28-31,共4页
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格化,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明确指定能够代表"国家"承担"国家土地所有权"全部民事责任的适当机构,来固定地充当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代表。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的模式,一般有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分辖型和委托... 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格化,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明确指定能够代表"国家"承担"国家土地所有权"全部民事责任的适当机构,来固定地充当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代表。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的模式,一般有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分辖型和委托专门机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土地所有权 土地产权制度 国有土地 主体的人 土地管理 主体人格 人格化 土地制度改革 体制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
4
作者 陆光洋 《现代城市研究》 1994年第6期9-12,18,共5页
土地所有权是诸种土地权利中的核心权利,鉴于我国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国有化的特殊国情,国家土地所有权是我国城市土地诸种权利的核心权利。深入研究“国家土地所有权”有关权种的设置、权利主、客体的问题,是我国土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 土地所有权是诸种土地权利中的核心权利,鉴于我国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国有化的特殊国情,国家土地所有权是我国城市土地诸种权利的核心权利。深入研究“国家土地所有权”有关权种的设置、权利主、客体的问题,是我国土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土地制度改革深化的迫切需求。本文拟对“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作一探索。试图对解决“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归属问题作一抛砖引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土地所有权 主体人格 土地产权制度 国有土地 土地制度改革 人格化 土地权利 土地管理体制 土地国有化 核心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中国家优先购买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25-328,共4页
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能够对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进行土地集中的主要手段是土地收购。为确保土地集中的有效进行,土地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在土地集中的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保障,应当对国家优... 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能够对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进行土地集中的主要手段是土地收购。为确保土地集中的有效进行,土地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在土地集中的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保障,应当对国家优先购买权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家优先购买权的含义及其行使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优先购买权行使中存在的权利冲突,并提出了权利冲突的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收购储备 国家土地所有权 国家优先购买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衡平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6,共7页
在城市土地配置中,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设租寻租等博弈行为,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益分配状况,关键是要维护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具体说,应考虑如下措施:第一,健全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第二,合理确定土地供应年... 在城市土地配置中,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设租寻租等博弈行为,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益分配状况,关键是要维护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具体说,应考虑如下措施:第一,健全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第二,合理确定土地供应年期;第三,严格界定划拨制的范围,一切营利性的土地均应纳入有偿使用轨道;第四,建立竞争性的土地供应形式;第五,建立规范合理的收益体系;第六,建立城市土地增值回收制度;第七,建立土地资产流失的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者 使用者 利益博弈 城市 国家土地所有权 衡平 国有土地资产 土地资产流失 土地供应 土地配置 博弈行为 分配状况 土地利益 评估制度 土地价格 合理确定 有偿使用 土地增值 责任制度 营利性 竞争性 健全 纳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地权结构问题研究
7
作者 陆光洋 《现代城市研究》 1995年第3期36-41,31,共7页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城市土地生产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然而改革至今,涉及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经济的城市地权结构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没有一个适应我国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城市土地生产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然而改革至今,涉及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经济的城市地权结构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没有一个适应我国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地权结构体系和依此而建立的法律规范,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就得不到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浪费和土地资产流失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土地隐形市场就有继续存在的土壤;土地经济活动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就得不到有效制止;土地投机和盲目开发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抑制。一句话,就没有一个有序的土地经济可言,土地的管理也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粗放管理。所以,在改革进行了十余年的基础上,加强城市地权问题的研究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经济 国家所有权 国家土地所有权 结构问题 地权 地役权 土地国有化 法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