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层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被引量:9
1
作者 柯兵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创新示范区工作启动6年来,中国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城市为载体,按照“一城一主题”的要求,国务院先后三批次批复建设了11个创新示范区,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有效推动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推进机制、建设内容等方面彰显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特色和经验,在国际社会形成了较大影响力。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完善指导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体系,丰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增强内生动力,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在实处。基于此,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深入讨论和关注的关键问题,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思路,以期为创新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计划实施现状及成效 被引量:17
2
作者 姚娜 宋敏 刘学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1,共4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多年来,秉承科技支撑发展的原则,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及实验示范。在对现有实验区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计划类别、经费来源、参与形式、应用领...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多年来,秉承科技支撑发展的原则,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及实验示范。在对现有实验区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计划类别、经费来源、参与形式、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实验区承担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现状,并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发现,实验区承担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破解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科技示范与引领,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了管理机制与模式,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通过部门联动,科技惠民计划成效凸显。文章通过探寻科技在实验区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发现实验区项目对接的特点与规律,查找实验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科技支撑实验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科技计划 现状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唐明方 卫星 +2 位作者 曹慧明 邓红兵 吴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选取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陆良县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准则层... 目的选取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陆良县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准则层的权重比较大,分别为0.234,0.234,0.251;能源利用和科技进步的权重分别为0.130,0.103;公众参与的权重最小,仅为0.048。结论总体上,麒麟区、陆良县两个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今后应以实现有效的政府主导联动机制、渗透多方加入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开启全方位监督保障机制,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层次分析法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估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晓彤 姚娜 +2 位作者 张茜 刘剑锋 何建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51,共12页
我国历来重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自1986年开始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又颁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把研究建立基于监测与评价结果的实验区激励与淘汰机制提到了重要... 我国历来重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自1986年开始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又颁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把研究建立基于监测与评价结果的实验区激励与淘汰机制提到了重要位置。该研究基于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统计数据,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筛选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6种区域发展情景包括商贸服务(西城区)、生态宜居(石景山区)、制造业(日照市)、物流服务(日照市)、科教创意(绍兴市)以及旅游文化(石景山区、绍兴市)。评估指标体系分为资源安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5个领域、18个指标、45个变量。对4个实验区的评估结果表明:西城区和石景山区在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西城区在科教创意和商贸服务情景下发展较有优势,石景山区在生态宜居和旅游文化的定位下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日照市在公共环境和经济效率指标上具有优势,在商贸物流发展定位下,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绍兴市在创新驱动指标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在旅游文化的发展定位下还需在公共环境、社会发展领域进行提升。通过情景设置和指标权重的赋予,有效地判断了评估对象的发展情况是否满足其区域发展定位,为创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实验区和示范区评估工具提供了依据。由于该研究仅是实验性的评价,还需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评估工具 情景分析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伟 乔治 +1 位作者 黄小芬 胡韫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0,共4页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对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其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提升及生...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对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其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提升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个方面,统筹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对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评价。以湖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可为衡量和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生态文明建设 数据包络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俊莉 曹明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4,共5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介绍了实验区发展概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以全国14个地级市实验区为例,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为4个子系统,选择出4组19个评价指标,计算了各实验区各子系统发...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介绍了实验区发展概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以全国14个地级市实验区为例,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为4个子系统,选择出4组19个评价指标,计算了各实验区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协调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将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高协调强可持续型(ChSh),低协调弱可持续型(CLSL),中等型(CmSm)。其中,CmSm型又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均衡型两个亚类,并指出了各类型对应的城市组群,提出了不同组群实验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水平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性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俊莉 曹明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176,共5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实验区发展的可持续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榆林实验区为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总量、能值集约度、能值效率角度构建实验区能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指...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实验区发展的可持续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榆林实验区为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总量、能值集约度、能值效率角度构建实验区能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生态效率指数(UEI)评价了实验区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实验区ESI不断减小,而且处于远大于10的状态,表明该实验区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不发达状态;实验区SDI逐年减小,意味着单位环境压力下的社会经济效益逐年降低;实验区UEI逐年减小,表明城市自组织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再生循环能力有待提高。研究证明能值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对实验区可持续性判定的新途径,该方法对实验区发展水平的评价更为客观,而且能够消除实验区研究类型障碍,进而实现对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实验区可持续水平的评估与比较,对于寻求实验区发展症因和优化实验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能值分析 持续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5,共6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诞生于1986年,是我国针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发起的一项地方试点工作,旨在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诞生于1986年,是我国针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发起的一项地方试点工作,旨在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相协调。30年来,实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突出体现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普及、探索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地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发挥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成就的窗口作用三个方面。但是,实验区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中没有占据应有位置以及能力建设工作滞后三个方面。随着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变化,特别是国际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国内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实验区建设新的历史使命。着眼未来,实验区建设应在深入分析总结30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统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目标,以破解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着力点,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探索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凝练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实验和示范效应,并依托"一带一路"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和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创新示范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93,共4页
县域实验区的协调性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在县域实验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具... 县域实验区的协调性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在县域实验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具体形式。最后运用县域实验区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及相应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俊莉 丁桂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6,共4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基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测算和探讨实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对实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日照实验区为例,在阐述实验区发展概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基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测算和探讨实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对实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日照实验区为例,在阐述实验区发展概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四层面选取36个指标,核算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水平指数、协调度指数和协同度指数。结果显示,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与水平指数波动增长,协调度和协同度指数波动较大,实验区呈现低协调弱可持续发展特征,环境和科技子系统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今后应在保持地方生态环境优势的前提下,强化科技对经济和环境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协调度 综合评价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太原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43
11
作者 汪涛 张家明 +2 位作者 禹湘 刘炳胜 陈培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2,共9页
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城市中有超过200个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能源结构单一,随着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普遍面临着产业转型难,接续替代产... 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城市中有超过200个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能源结构单一,随着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普遍面临着产业转型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面临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挑战。文章构建了综合评估模型,通过厘清城市“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系统之间多元互动反馈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发展理念、关键技术、政策体制、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可驱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转型。同时提出了“增长、生态、低碳、宜居、幸福”的五维太原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否促进社会公平?——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洪竞科 郑琪 刘炳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0,共16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所蕴含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理念,在时空维度下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从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的双重视角,以实验区设立这一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0年1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所蕴含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理念,在时空维度下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从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的双重视角,以实验区设立这一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0年1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对当地社会公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能够缩小当地城乡收入差距。其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对胡焕庸线以东南地区实验区和绿色生态型实验区在结果公平改善方面的正向作用更明显。再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通过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等机制保证机会均等,间接提升结果公平,但基础设施这一作用机制并不显著。最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设立通过时空层面的调节效应,以更加公正的方式实现社会公平,起到了二次公平的效果。本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 机会均等 社会公平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研究——以山东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守珍 李俊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区域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的空间差异,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层面选取29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2009—2015年鲁东、鲁中、鲁西实验区总体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 [目的]探讨不同区域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的空间差异,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层面选取29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2009—2015年鲁东、鲁中、鲁西实验区总体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度及协调度关联度,2015年各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子系统发展度、可持续发展度及协调度关联系数,并进行分类。[结果]三大区域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度关联度较高,呈现自西向东阶梯式分布,与协调度关联度相对较低,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格局;各实验区关联性显著,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但不同区域科技支撑侧重领域不同;各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关联系数差异明显。鲁东以中、高关联型为主,鲁中以高关联型为主,鲁西为高关联型。[结论]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的空间差异较大,需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CNSCs) 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SDGs测度分析——以郴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卓琳 冯徽徽 +5 位作者 邹滨 吴宏 王玉龙 李世杰 朱思佳 王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109,共6页
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的郴州市为研究对象,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定量评估郴州市SDGs发展水平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郴州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向好,2019年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达0.159;2)... 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的郴州市为研究对象,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定量评估郴州市SDGs发展水平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郴州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向好,2019年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达0.159;2)不同指标发展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指标得分最高(0.265),其次为社会进步(0.132)、生态环境(0.113)、创新驱动(0.097)、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0.245),其中,工业用水效率及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并呈恶化趋势,是影响郴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3)未来郴州市发展还需进一步对标SDGs达成情况,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研究结果可为郴州市SDGs评估、诊断及未来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水资源 郴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态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守珍 李俊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制约鲁中南山区实验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山区实验区的良性演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三维解释出发,在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度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4层面选取29个指标,测算鲁中南山区... [目的]探讨制约鲁中南山区实验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山区实验区的良性演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三维解释出发,在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度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4层面选取29个指标,测算鲁中南山区4个实验区(3种类型)2009—2015年各子系统发展度、实验区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及其可持续发展度。[结果]鲁中南山区实验区总体呈现发展度波动上升,协调度较低,持续度趋稳,可持续发展度较低的弱可持续发展特征,协调度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科技子系统引领和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研究期内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特征与实验区类型无明显关联,制约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尚未从根本上破解。[结论]今后应着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索科技引导实验区协调、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因地制宜建立若干山区可持续发展示范模式,促进鲁中南山区实验区的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鲁中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汪涛 张家明 刘炳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6,共10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瓶颈问题,为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的重要实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创建主体是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瓶颈问题,为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的重要实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创建主体是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首要步骤,需要对作为创建主体的城市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现有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能够对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基础进行绝对值评估,或作为城市落实2030年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度监测工具,但难以体现不同规模、级别和类型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优势和特点,有可能忽略了规模较小、但具有较大示范性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因此文章从示范导向角度构建了包括城市发展基础、发展经验、重视程度、创新能力、辐射性和可塑性6个相对值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指标与SDGs框架相对应,旨在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验、特点和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示范区的选择提供思路。通过对已建立的6个示范区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不是唯一标准,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力较为突出的小城市也可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②发展经验、政府对示范区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创新能力对示范区建设有较为重要的影响;③单个指标突出较难形成推动城市整体提升的持续动力。后续示范区的筛选和建设应重视各指标要素的协调性,形成推动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评价指标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17
作者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务院共批复了太原、桂林、深圳等11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直以来,对示范区建...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务院共批复了太原、桂林、深圳等11个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直以来,对示范区建设进展以定性描述为主,但从加强示范区建设与管理实际需求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基于此,该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SDGs进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示范区建设定位,研究提出了包括示范区活跃度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两个维度的示范区建设进展量化评估方法体系,基于各地提供的数据资料,对示范区建设进展进行了探索性评估。活跃度评估结果表明,2022年各示范区活跃度差异明显,承德、海南藏族自治州、湖州、郴州和临沧分值较高,表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可持续发展指数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湖州和深圳的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示范区,得分达89分以上,其他示范区介于71~82分之间;多数示范区在SDG1、SDG6、SDG7、SDG13、SDG16等目标落实方面进展良好,在SDG9、SDG15、SDG17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活跃度 可持续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调性的国家实验区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其组成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和环境资源子系统承受度之间的协调关系,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数及预警界限。按照这种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思路,文章对横店镇、钟祥市... 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其组成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和环境资源子系统承受度之间的协调关系,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数及预警界限。按照这种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思路,文章对横店镇、钟祥市等1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预警 指标体系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乾 邵超峰 鞠美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5-360,共6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是落实《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和推进天津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实验区建设模式的探索是提升实验区发展质量的基本要素。本文系统分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转型区县等三类区域发展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并依...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是落实《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和推进天津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实验区建设模式的探索是提升实验区发展质量的基本要素。本文系统分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转型区县等三类区域发展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三类实验区的建设思路。在总结当前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对天津市三类实验区建设模式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主攻方向:中心城区应选择楼宇经济和生态社区模式;滨海新区应选择生态城市模式;转型区县中综合发展型应选择城乡统筹和生态产业模式,循环经济型应选择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生态发展型应选择生态旅游和都市农业模式。最后从指标体系建立、示范工程实施、生态文化体系、人居保障体系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讨论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模式 建设对策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Gs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58
20
作者 邵超峰 陈思含 +2 位作者 高俊丽 贺瑜 周海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继千年发展目标(MDGs)之后联合国期望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发展问题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目标指标体系。科学地监测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是确保实现SDGs的关键,也是各国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继千年发展目标(MDGs)之后联合国期望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发展问题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约束性的目标指标体系。科学地监测和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是确保实现SDGs的关键,也是各国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一。受制于发展的不充分性与不平衡性,不同国家及地区在实施SDGs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目标演变为基础,梳理了MDGs到SDGs的变化过程,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机构间专家组(IAEG-SDGs)提出的全球指标框架及动态发展分析了全球层面落实SDGs的进展情况,指出了当前中国实施SDGs的机遇与挑战。以全球指标框架为基础,统筹国家相关规划和政策行动确定的关键指标,考虑中国当前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指标的权威性及频度,对接SDGs语境下17项目标、169项子目标、231个指标的考核基础条件,对SDGs相对应的国内考核指标进行筛选,提出了构建SDGs中国本土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思路,建立了由142项指标组成的SDGs中国本土化指标框架体系。对接当前城市尺度可持续发展相关评价与考核基础,衔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立的目标指标,对中国本土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城市层面的二次本地化,建立了由71项指标组成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评估的现实需求,确定了23项关键指标,建立了由人类健康福祉指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指数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可持续性指数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技术体系,以推动SDGs在中国从理念到实践、从目标到结果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评价指标体系 本土化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