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取向代表观:基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长鲜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2,共13页
由于代表的现象和活动遍及现代政治生活各个领域,现代政治也被视为代表政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历史进程对国家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使基于国家取向代表观的代表政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系统探讨和回... 由于代表的现象和活动遍及现代政治生活各个领域,现代政治也被视为代表政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历史进程对国家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使基于国家取向代表观的代表政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系统探讨和回答“什么是国家取向代表观,中国是如何践行的”这一学理问题,可基于代表政治理论视角,以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为依托,进一步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所涵盖的框架内容进行理论建构。这不仅包括如何推进党的政策落实和法治政府建设,而且还包括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供支持以及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一些地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中的创新经验,以及调研发现的规范不统一和政策执行片面化等问题,就如何实现由传统代表观向国家取向代表观的转型及其制度化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政治 人大代表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国家取向代表观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市场间的徘徊: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演进中的政治元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晓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从社会福利建设的进程来看,有关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福利建设思维的争议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要议题之一。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建设思维会影响不同时期社会福利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和实际效果。而新世纪对这种争议的实践进... 从社会福利建设的进程来看,有关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福利建设思维的争议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要议题之一。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建设思维会影响不同时期社会福利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和实际效果。而新世纪对这种争议的实践进行理论分析,能够对社会福利发展进程分析得更为透彻,也方便对未来社会福利的建设提供建议。研究在探讨了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发现,社会福利建设究竟受到哪种理念的影响与政治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中如何抉择的政治诱因是政治取向与政党政治间的竞赛。换言之,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争议源于两个政治元素:一是政治倾向上的新"左派"与新"右派"之争;二是政党政治方面的工党与保守党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演进 国家取向 市场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性事件风险治理:基于“能力—理念—基础”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3
作者 钟开斌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主要有国家取向和社会取向两种路径。本文采取国家取向的研究路径,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从"孕育点"的社会环境到"生成点"的社会矛盾问题并最终发展到"爆发...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主要有国家取向和社会取向两种路径。本文采取国家取向的研究路径,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从"孕育点"的社会环境到"生成点"的社会矛盾问题并最终发展到"爆发点"的人群聚集活动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力—理念—基础"的分析框架,从面向群体性事件的过程管理、面向社会矛盾问题的源头治理、面向社会环境的系统调理三个维度,来研究群体性事件风险治理问题,强调群体性事件风险治理需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相统一。对贵州瓮安"6·28"事件的案例研究,验证了"能力—理念—基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与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风险治理 安全执政 国家取向 瓮安“6.28”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族教育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志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148,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民族教育是因为实施民族教育能够巩固边防、维护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或者说是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教育价值进行如此定位,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仅出于这一目的是不够的,尚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民...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民族教育是因为实施民族教育能够巩固边防、维护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或者说是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教育价值进行如此定位,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仅出于这一目的是不够的,尚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生存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人性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人权的需要。因此,民族教育价值定位应当在国家取向与民族取向之间寻找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野 民族教育 合理性 国家取向 民族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15~1914年欧洲均势关系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晔 温文治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5,共6页
均势战略是大国按实力均衡原则构筑的国际关系体系。自1721年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以来,这种均势战略逐渐被广泛应用,延续至今。对1815~1914年间欧洲大国均势关系体系作了... 均势战略是大国按实力均衡原则构筑的国际关系体系。自1721年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以来,这种均势战略逐渐被广泛应用,延续至今。对1815~1914年间欧洲大国均势关系体系作了历史的考察,展示其均势结构形态(即五大国均势、不稳定的三极均势和二极集团均势)的演变轨迹,分析影响均势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多种均势结构的差别,探索此间欧洲国际政治关系体系的运作规律与特点,于今仍可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 均势结构 国家利益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