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域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建的动因、机制与进路
1
作者 刘涵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下大学组织变革的时代产物。“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与“回归工程范式”的变革趋势相交叠,构成我国大学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时代动因。探其机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以服务应用为...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下大学组织变革的时代产物。“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与“回归工程范式”的变革趋势相交叠,构成我国大学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时代动因。探其机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以服务应用为导向的组织理念、多元主体异质共在的成员构成、持续适应的柔性组织架构、多维综合的质量控制机制。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为参照,未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应持守育人价值本位,形塑主动适应的组织理念;优化创新制度环境,赋能组织成员的知识协同;提升卓越项目的治理能力,着力构建水样组织;引入公众参与的评价机制,加强知识生产的社会问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组织变革 交叉学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总结比较与创新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进富 崔译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进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工程实践难、校企合作不适应等问题,进而调研总结已挂牌成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状、特点... 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进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工程实践难、校企合作不适应等问题,进而调研总结已挂牌成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状、特点及问题,并通过与国内开展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英法为代表的国外工程师培养机构进行对比,为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最后系统提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创新机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国家战略人才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思想方法、内在要求与现实方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宇辉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在部分高校和企业成立的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教育培养机构。高标准建好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内在要求,着力处理好历史与现...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在部分高校和企业成立的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教育培养机构。高标准建好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内在要求,着力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制度与效能等关系,以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加快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系统观念 工程硕博士 卓越工程师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复杂适应系统与运行机制
4
作者 张炜 林永春 +1 位作者 魏丽娜 徐沛鋆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1,共12页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载体,对新型劳动者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揭示和阐明卓越工程师培养系统的复杂特征和运行机制,选取四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结构化多案例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系统呈现出“聚...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载体,对新型劳动者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揭示和阐明卓越工程师培养系统的复杂特征和运行机制,选取四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结构化多案例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系统呈现出“聚集、多样性、流、非线性”的复杂特征;高校和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刺激,进行了跨学科课程改革、真实性实训实践实习制度安排、校企合作业务投入扩大等自适应内部改革;协同构建了“人才培养全流程协同共商制度”“校企‘导师组’联动机制”“产业科研项目牵引育人模式”等创新性规范结构。为实现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高质量建设运行,研究从理念共识、资源共通、实体共建三个方面提出系列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校企合作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复杂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