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创新发展视域中的新文化景观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殿元 张殿宫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新媒体、新技术改变了当今文化的生产和流通方式,出现了技术和文化领域的混杂和共同变革,对"信息"的拼贴、戏仿、解构和重组突破了"科技"与"文化"的边界,文化表达的平民化也带来了文化价值的重估。这种... 新媒体、新技术改变了当今文化的生产和流通方式,出现了技术和文化领域的混杂和共同变革,对"信息"的拼贴、戏仿、解构和重组突破了"科技"与"文化"的边界,文化表达的平民化也带来了文化价值的重估。这种新的文化景观主要体现在:国家发展从经济逻辑向文化逻辑的过渡中;传统文化从继承发展到激活变革的升级中;国际文化从利益博弈到人文关怀的转换中;文化模式从封闭拒斥到创新改造的变化中。这种蔑视传统边界和等级、反权威、非逐利的新文化景观,必将引向以尊重多元、共享和混杂为基础的新文化心态,形成强调分享、尊重生态、关心人权的新公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发展 新文化景观 传统文化 国际文化 文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为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瑞琛 唐慧 周国琛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8,共10页
基于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城市数智化转型与企业数字创新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后,该试验区的企业数字创新水平... 基于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城市数智化转型与企业数字创新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后,该试验区的企业数字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优化企业吸收能力和增加城市创新活力是城市数智化转型影响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城市和竞争激烈的行业更显著。这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 数字创新 人力资本水平 吸收能力 城市创新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3
作者 张容嘉 李云飞 王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3,共12页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充分考虑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采用2006~2023年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且分别对企业E表现、S表现、G表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重设机器学习模型、更换被解释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方法后结论仍然成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ESG表现,且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程度高地区、国有企业中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进而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促进企业ESG表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ESG表现 双重机器学习 技术升级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上市企业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4
作者 曾家瑞 张晋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采用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经典差分模型,从出口竞争力角度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并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显著助力... 本文采用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经典差分模型,从出口竞争力角度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并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显著助力我国出口竞争力提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地区创新水平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换言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为加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优化人力资本培养和提升地区创新能力提供了实证支持,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出口竞争力 中介效应 人力资本水平 地区创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基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重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君锐 买生 刘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56,共12页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智慧城市创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第二,试验区设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人才资源、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而激励企业创新;第三,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位企业中更显著,且相比于渐进式创新,试验区设立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试验区设立对毗邻城市企业创新有正向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的企业创新有负向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企业创新 供给侧 需求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尚洪涛 王斯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1,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但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独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合作创新能有效降低研发创新中的风险和成本,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成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15—2022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吸收能力在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试验区设立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在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要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合作创新;要充分发挥试验区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综合市场竞争和经济开放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民营企业 合作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法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主题专栏: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
7
作者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基础。以教育为根基、以科技为驱动、以人才为核心,形成三者协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创新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 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基础。以教育为根基、以科技为驱动、以人才为核心,形成三者协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创新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将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高中华研究员作为专栏执行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研究 技术经济学 人才一体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深度融合 高层次人才 协同发展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以印度STI和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盛明科 罗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27-134,共8页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二者异同点,发现其均是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产物,且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但在发展程度上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总体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理念也值得中国借鉴。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政策 STI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成人”教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杰泓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共6页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艺术教育之所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突出体现为人才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能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中国大...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艺术教育之所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突出体现为人才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能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中国大学应抱怀全球化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理念,传承创新艺术教育的精神涵容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感性能力 成人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层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被引量:9
10
作者 柯兵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创新示范区工作启动6年来,中国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城市为载体,按照“一城一主题”的要求,国务院先后三批次批复建设了11个创新示范区,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有效推动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推进机制、建设内容等方面彰显了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特色和经验,在国际社会形成了较大影响力。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完善指导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体系,丰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增强内生动力,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在实处。基于此,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深入讨论和关注的关键问题,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思路,以期为创新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创新政策如何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4,共18页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数智化创新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创新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3条路径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创新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和企业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外围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实施和推广数智化创新政策,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创新政策 企业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多元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被引量:20
12
作者 叶琳 米俊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0,共7页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在严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以强调科技创新、人才强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为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双创教育是一项持久而复...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在严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以强调科技创新、人才强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为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双创教育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特色不鲜明、主体本原性发展动力不足、客体必要组成要素发展不健全等瓶颈因素限制,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只有寻求持久的特色化内涵式发展,贴近主体需求,充分调动主体自觉,借助文化涵养师生创新素养,整体协调推进,才能从深层次上予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省属高校 双创教育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SDGs测度分析——以郴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卓琳 冯徽徽 +5 位作者 邹滨 吴宏 王玉龙 李世杰 朱思佳 王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109,共6页
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的郴州市为研究对象,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定量评估郴州市SDGs发展水平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郴州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向好,2019年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达0.159;2)... 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的郴州市为研究对象,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定量评估郴州市SDGs发展水平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郴州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向好,2019年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达0.159;2)不同指标发展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指标得分最高(0.265),其次为社会进步(0.132)、生态环境(0.113)、创新驱动(0.097)、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0.245),其中,工业用水效率及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并呈恶化趋势,是影响郴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3)未来郴州市发展还需进一步对标SDGs达成情况,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研究结果可为郴州市SDGs评估、诊断及未来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水资源 郴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涛 张家明 刘炳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6,共10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瓶颈问题,为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的重要实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创建主体是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瓶颈问题,为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的重要实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创建主体是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首要步骤,需要对作为创建主体的城市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现有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能够对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基础进行绝对值评估,或作为城市落实2030年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度监测工具,但难以体现不同规模、级别和类型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优势和特点,有可能忽略了规模较小、但具有较大示范性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因此文章从示范导向角度构建了包括城市发展基础、发展经验、重视程度、创新能力、辐射性和可塑性6个相对值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指标与SDGs框架相对应,旨在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验、特点和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示范区的选择提供思路。通过对已建立的6个示范区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不是唯一标准,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力较为突出的小城市也可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②发展经验、政府对示范区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创新能力对示范区建设有较为重要的影响;③单个指标突出较难形成推动城市整体提升的持续动力。后续示范区的筛选和建设应重视各指标要素的协调性,形成推动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评价指标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塑造——对通用电气公司发展的借鉴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朝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46,共8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和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政策着力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铸造制度平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和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政策着力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铸造制度平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企业也要发挥主体能动和系统调动作用,担当创新主体力量的重大职责。文章以创新经济、演化经济和美国学派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考察美国创新型企业通用电气,得出其在发展历程中,演化形成了科技、制度、人才政策、金融政策、市场力量等综合创新能力,驱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将为中国企业塑造创新能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创新驱动 通用电气 企业创新能力 历史考察 国家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伟 李建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72-76,共5页
近年来,俄罗斯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嵌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层面对普通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俄罗斯构建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构建了以普通教育学校、补充教育系统和竞赛系统为主的天才教... 近年来,俄罗斯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嵌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层面对普通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俄罗斯构建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构建了以普通教育学校、补充教育系统和竞赛系统为主的天才教育体系,形成了天才教育与发展中心、大学附属天才寄宿学校、高校附属儿童科技园和以天才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新型普通中学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机构网络,从甄别选拔、课程教学、评价激励、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支持,注重发挥典型区域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成效,整体提升创新人才对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国家创新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协同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富纪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重大发展战略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国家 多维协同 战略目标 科技创新驱动 战略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18
作者 刘伶俐 皮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2,共2页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创新内需型和创新外需型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持续、长久的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落点,一是围绕...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创新内需型和创新外需型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持续、长久的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落点,一是围绕创新文化的构建,培育全民族创新精神;二是立足创新环境的建设,弘扬以"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三是依靠文化产业的承载,提升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国家发展战略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太原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43
19
作者 汪涛 张家明 +2 位作者 禹湘 刘炳胜 陈培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2,共9页
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城市中有超过200个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能源结构单一,随着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普遍面临着产业转型难,接续替代产... 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城市中有超过200个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能源结构单一,随着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普遍面临着产业转型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面临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挑战。文章构建了综合评估模型,通过厘清城市“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系统之间多元互动反馈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发展理念、关键技术、政策体制、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可驱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转型。同时提出了“增长、生态、低碳、宜居、幸福”的五维太原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发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树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8,共3页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推动实施了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和部署具体任务的“三部曲”。党的十九大、二...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推动实施了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和部署具体任务的“三部曲”。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持续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竞争力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区域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 法律条款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