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提振文化消费吗?——来自东部六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证据
1
作者 王周宏 肖鹏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客观评价其对于文化消费的影响,有助于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外溢作用、激发文化消费活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章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作为一场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客观评价其对于文化消费的影响,有助于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外溢作用、激发文化消费活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章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作为一场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对东部六省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居民文化消费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提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且效应随时间递增,其中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没有受到政策的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揭示了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激活文化消费、赋能文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城乡差异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的示范样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成效、经验与创新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晓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4,共7页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先行区和创新实践区,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文化惠民项目。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丰富了创建城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完...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先行区和创新实践区,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文化惠民项目。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丰富了创建城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理论成果。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作为文化惠民项目,通过科学的创建、验收和复核机制保障创建效果,通过制度设计研究和创新实践有机结合解决了关键问题,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理顺相关主体的权责,这些创新经验对于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惠民项目的设计、开展具有借鉴作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通过先行示范打造了“中国样板”,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全国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也为其他国家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创新实践 制度设计 社会力量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公共文化的创新方向——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政策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饶梓欣 王周宏 肖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7,共11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中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为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新策略,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1份示范区创新发展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形式、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及附录等方面进行解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中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为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新策略,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1份示范区创新发展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形式、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及附录等方面进行解读与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强调“正确导向”“改革创新”等基本原则;以组织领导和经费支持为关键保障;将细化责任和指标作为配套方案的重点;聚焦以下重点任务:强化供给、提升品质,开放融合、共建共享,创新治理、科学评价,完善设施、优化布局,数字赋能、智慧转型,社会参与、激发活力,保障权益、普惠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政府文化力量参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刍议——以大冶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宇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成就瞩目的国家级重要民生工程,但就其当下落实情况而言,存在有"政府包办一切"、非政府文化力量缺位或参与度不够的事实,且有城市社区与乡镇农村文化同质化、同一性的发展趋势。在创... "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成就瞩目的国家级重要民生工程,但就其当下落实情况而言,存在有"政府包办一切"、非政府文化力量缺位或参与度不够的事实,且有城市社区与乡镇农村文化同质化、同一性的发展趋势。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中,政府要充分促推非政府文化力量参与此项工程,并充分发挥其效能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文化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看公共图书馆发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皓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93,133,共8页
文章依据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地验收数据,对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次数、人均年增新书(册数)、人均到馆次数和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第三批示范区... 文章依据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地验收数据,对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次数、人均年增新书(册数)、人均到馆次数和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第三批示范区图书馆五项指标全部达标,平均优秀率达到82.66%,公共图书馆建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区域来看,示范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整体水平依然是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再次;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供给能力和服务效益明显改善;中期督查直接推动了示范区创建工作,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公共图书馆 供给能力 服务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挂云帆济沧海:示范区(项目)创建助推公共图书馆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金武刚 李明 王丛珊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1,共9页
93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由公共图书馆主导的21个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极大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一是推动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填补空白、提档升级;二是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活动化、联动化发展;三是推... 93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由公共图书馆主导的21个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极大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一是推动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填补空白、提档升级;二是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活动化、联动化发展;三是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四是推动公共图书馆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五是推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普及化、纵深化发展;六是推动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多样化、品质化发展;七是推动公共图书馆治理方式科学化、民主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公共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柯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住化、均等化”为题进行全国公开招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库成员、南开大学柯平...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住化、均等化”为题进行全国公开招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库成员、南开大学柯平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中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服务标准化 重大项目 均等化 开题 社科 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发展 引领示范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国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共1页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同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同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该项工作上升为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文化惠民的国家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 创建工作 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留的历史”和“传承的历史”--从安康“新民歌剧”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闫毅 白少伦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2,共8页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近30年沉寂之后,新民歌剧在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康示范区创建的推动下,成为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乡村社会教育、凝聚乡村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力量。其从“遗留”到“传承”的艺术创新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传统文化 新民歌剧 乡村教育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简介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F0004-F0004,共1页
北京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北建大")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宗旨和战略定位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聚焦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发展,以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发展,以特... 北京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北建大")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宗旨和战略定位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聚焦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发展,以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发展,以特色文化资源助推北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研究院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发挥建筑文化研究特色,围绕文化发展主题,努力打造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致力成为文化领域的研究高地与智库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资源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战略定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全国文化中心 功能定位 学科专业 建设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