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务人员如何引领新常态 被引量:1
1
作者 竹立家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3,共2页
十八大以来,经过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的改革再定位,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蓝图、理论指导、制度保障、发展维度、实现路径日渐清晰。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从以经济改革为主向社会改革为主转变的第三次关键转型。在这一新的历... 十八大以来,经过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的改革再定位,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蓝图、理论指导、制度保障、发展维度、实现路径日渐清晰。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从以经济改革为主向社会改革为主转变的第三次关键转型。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体现一个国家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公务人员队伍是决定因素,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决定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务人员 决定性力量 社会改革 经济改革 历史时期 战略目标 发展维度 世界形势 发展理论 发展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务人员中“混”
2
作者 邵靖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32,共1页
“混”实乃为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现象。在国家公务人员中也不乏其人,不仅基层有,中层有,高层也有。它们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有人概括为三大类:基层干部中有的以酒肉穿肠,醉过一天。有些人一上班便互传信息,“今天到我家去玩”... “混”实乃为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现象。在国家公务人员中也不乏其人,不仅基层有,中层有,高层也有。它们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有人概括为三大类:基层干部中有的以酒肉穿肠,醉过一天。有些人一上班便互传信息,“今天到我家去玩”,随之,召之聚来,聚之便喝,喝之便醉。一天便可在兴奋之中度过;中层中有的则以一张报纸看一天,一杯浓茶透青天,外再陪衬“侃大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务人员 表现形式 社会生活 基层干部 纷繁复杂 中层 高层 习惯 报纸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问题
3
作者 任熹珍 王作江 +1 位作者 于树人 叶盛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3-77,共5页
一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试行,在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及职务升降等方面都将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而现行工资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与公务员制度相适应,这必然要阻碍公务员制度的顺利实施。所以,探索和建立符合... 一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试行,在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及职务升降等方面都将逐步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而现行工资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与公务员制度相适应,这必然要阻碍公务员制度的顺利实施。所以,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目前,我国的工资制度虽几经改革,但平均主义、分配不公、缺少正常的晋级制度、工资水平偏低等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偏低,低于全国职工收入的平均水平:1985年低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工资 工资水平 国家公务人员 工资制度 管理劳动 国家公务员制度 相适应 优秀人才 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监控机制
4
作者 徐平 陈丽华 《领导科学》 1988年第12期34-35,共2页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国家公务员是国家权力的操纵者和运转者,在国家机构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为了确保国家公务员的良好素质,防止出现国家公务员权力的绝对化倾向以及一切腐败现象...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国家公务员是国家权力的操纵者和运转者,在国家机构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为了确保国家公务员的良好素质,防止出现国家公务员权力的绝对化倾向以及一切腐败现象,对国家公务员的权力进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战后日本之所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良好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正是受益于一套比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制度 监控机制 人事管理机构 国家公务人员 经验总结 人事院 人类社会 国家行政机关 安插亲信 执行公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公务员制度法律化
5
作者 王界凯 《求实》 1988年第Z1期57-58,共2页
当前,改革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人事制度向科学化。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法律化 干部管理 国家公务人员 业务类公务 人事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法制化 分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审判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6
作者 潘念之 《政治与法律》 1986年第6期46-48,共3页
“七五”计划期间,我国将普及法律知识,使全国公民都学习法律,能够知法守法。学法的对象,主要是干部和青年。青年需要学法,其理显而易见。干部需要学法,不仅他们自身是公民,其个人行为一样需要遵守法律;更重要的还由于他们是国家公务人员。
关键词 审判人员 业务素质 法律知识 国家公务人员 我国法律 个人行为 遵守法律 工作人员 人民检察院 法律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科学内涵探微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耀灿 肖映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Z期9-11,共3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推进,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视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系研究逐渐脱颖而出。廉洁文化对于提升国民素质。
关键词 国民素质 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 廉洁文化建设 权力腐败 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科学 贪污腐败现象 国家公务人员 行贿受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德国教师职业要求的理念与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桂春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公务 教师职业 师范教育 联邦德国 教育学理念 国家公务人员 师范生 培养模式 基本制度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贪污对政权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
9
作者 樊凤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4-6,共3页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开展的惩治贪污腐败的斗争已取得了巨大成绩,这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贪污对政权究竟有什么危害?迫切要求在理论上给以回答。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国家政权 贪污犯罪 贪污腐败 人民民主 加强廉政建设 社会主义 国家公务人员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人民群众 《毛泽东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租理论与反腐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戬 崔鹤芳 张法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4-25,共2页
寻租理论与反腐败李戬,崔鹤芳,张法林当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我们发现: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大大增加了。为什么法律、公德、纪律在腐败行为面前苍白无力?而腐败在法律、公德纪律面前又如此肆无忌惮呢?... 寻租理论与反腐败李戬,崔鹤芳,张法林当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我们发现: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大大增加了。为什么法律、公德、纪律在腐败行为面前苍白无力?而腐败在法律、公德纪律面前又如此肆无忌惮呢?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公共选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租理论 寻租活动 行政权力 经济犯罪 经济刑法 国家公务人员 行政管制 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裁量权 租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5-77,共3页
受贿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对策程宏受贿罪古已有之,对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开出种种良药妙方。试图加以预防、减少甚至消除,但都收效不大。时至今日.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大潮奔涌之际,受贿罪发案数及其危害程度与日俱增,成为我... 受贿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对策程宏受贿罪古已有之,对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开出种种良药妙方。试图加以预防、减少甚至消除,但都收效不大。时至今日.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大潮奔涌之际,受贿罪发案数及其危害程度与日俱增,成为我国刑事领域中的一个严峻课题。特别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犯罪 受贿罪 国家公务人员 主要特征 犯罪行为 财产申报制度 隐形性 行贿者 利用职务之便 犯罪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行贿罪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长林 宁诗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6-69,共4页
关于行贿罪若干问题探讨戴长林,宁诗敏一、行贿罪的分类本文尝试根据中外各种贿赂罪的理论和立法例案概括划分出各种类型的行贿罪,希望能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将行贿罪进行分类,来帮助我们加深对行贿罪的认识深度,从不同... 关于行贿罪若干问题探讨戴长林,宁诗敏一、行贿罪的分类本文尝试根据中外各种贿赂罪的理论和立法例案概括划分出各种类型的行贿罪,希望能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将行贿罪进行分类,来帮助我们加深对行贿罪的认识深度,从不同侧面把握行贿罪的特征、性质和社会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谋取不正当利益 行贿人 国家公务人员 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受贿罪 补充规定 若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向东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3期6-8,共3页
以直接民主为基础,以间接民主为主体,这是我国已经形成的民主政治的总体格局。社会主义间接民主本质上依然是人民当家作主,不过,与直接民主不同,它不是由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去当家作主,而是通过享有和行使以下三种不可分割... 以直接民主为基础,以间接民主为主体,这是我国已经形成的民主政治的总体格局。社会主义间接民主本质上依然是人民当家作主,不过,与直接民主不同,它不是由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去当家作主,而是通过享有和行使以下三种不可分割的权利来实现:一是拥有推选能够代表自己意志和利益的国家管理的权利;二是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拥有监督权;三是有权罢免那些不能或不能很好地代表自己意志和利益的代表及由自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人员。在间接民主条件下,只要保障人民“三权”的真正实现,就能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权 选举权 人民当家作主 罢免权 间接民主 直接民主 国家公务人员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 国家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廉政观与法治廉政观的衔接与碰撞
14
作者 白慧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51-53,共3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政观念。这些传统廉政观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必须摒弃的落后意识。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理应扬弃地对待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政观念。这些传统廉政观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必须摒弃的落后意识。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理应扬弃地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对比传统廉政观与法治廉政观的实质与特点入手,细致阐述二者存在的差异,以期能为法治廉政观的树立与推广尽绵薄之力。一、传统廉政观的本质与特点中国传统廉政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其糟粕 法治国家 传承发展 法律素养 法治精神 道德修养 廉政制度建设 国家公务人员 封建专制 道德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政务公开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朱继坤 刘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6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政务公开 制定法 国家公务人员 行政过程 国家行政机关 人民群众 公开化 相对 一般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疾患社会分布的调查与研究
16
作者 项葵 《社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27,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学涉及精神疾患的研究领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重要报告表明:在精神疾患的病因分析、治疗设计和实施以及防范控制等方面,社会因素不仅作为条件变量在发挥其影响,而且它对精神疾患本身的形成、发展和缓解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学涉及精神疾患的研究领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重要报告表明:在精神疾患的病因分析、治疗设计和实施以及防范控制等方面,社会因素不仅作为条件变量在发挥其影响,而且它对精神疾患本身的形成、发展和缓解过程的本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关于精神疾患社会分布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单位”,它考察不同社层关系、职业关系以及其它社会生活关系的差异对精神疾患的影响作用。以往的一些研究把社会分布仅仅看作为一种现象显示,而缺乏对这些不同关系的特征差异与精神疾患之间更深层的相关研究。以上情况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对精神疾患究竟起到了什么影响和作用呢?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国家公务人员 互利性 本质作用 精神疾患 社会学 社会分布 流行率 社会发展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权利义务教育是廉政建设的需要
17
作者 冯治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3-44,共2页
正确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致性,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为什么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自恃特殊,藐视国法,胆大妄为?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法律只能对付老百姓,... 正确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致性,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为什么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自恃特殊,藐视国法,胆大妄为?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法律只能对付老百姓,不能约束有些掌权者”?笔者认为,其重要原因就是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干部不明确自己既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者,又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不清楚自己既有执法的权利又有守法的义务。因此,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权利义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廉政建设 国家工作人员 为人民服务 法律权利 正确认识 党员 司法工作人员 执法不严 国家公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法制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杨新华 游劝荣 《东南学术》 CSSCI 1990年第2期88-89,共2页
福建省法学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南平市法学会于1989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南平联合召开“民主、法制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研讨会集中探讨了社会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民主、法制在廉政建设中的意义、肃贪保廉的措施与对策等问题。现... 福建省法学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南平市法学会于1989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南平联合召开“民主、法制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研讨会集中探讨了社会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民主、法制在廉政建设中的意义、肃贪保廉的措施与对策等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局 国家公务人员 人民政府 严格执法 廉政建设 法律 监督制度 执法队伍 执法不严 腐败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的规范对象和规范作用
19
作者 王德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一、法的规范对象和规范作用法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和准绳,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模式、标准或方向。所谓规范,一方面有保证畅通之意,人们按照法的要求行为,就可达到预定的目的,并受到国家的肯定和保护;另一方面有限制约束之意,限制... 一、法的规范对象和规范作用法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和准绳,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模式、标准或方向。所谓规范,一方面有保证畅通之意,人们按照法的要求行为,就可达到预定的目的,并受到国家的肯定和保护;另一方面有限制约束之意,限制超越法律之外的行为,人们违法而行,就要受到国家的否定、取缔和制裁。各个部门法在不同的方面规范着人们的某些行为,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关 规范对象 规范作用 宪法序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部门法 遵守法律 国家公务人员 宪法规范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腐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腐败
20
作者 张明清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62-62,共1页
从狭义上讲。政治腐败也是指腐败,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腐败,它是特指国家公务人员以其职位之便.通过非法手段谋取政治利益,致使国家政治生活秩序发生病变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的败坏.腐败和政治腐败它们是共性与个性... 从狭义上讲。政治腐败也是指腐败,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腐败,它是特指国家公务人员以其职位之便.通过非法手段谋取政治利益,致使国家政治生活秩序发生病变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的败坏.腐败和政治腐败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腐败 意义 国家公务人员 共性与个性 政治利益 非法手段 政治价值 生活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