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附魅祛魅、缺陷及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晓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基于理念、财政及技术手段等因素,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历史上曾一度缺失,在破除重重遮蔽后,其终得以确立。然而,《国家赔偿法》(2012年修正本)第35条的规定在体现进步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伤痛,亟需在厘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 基于理念、财政及技术手段等因素,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历史上曾一度缺失,在破除重重遮蔽后,其终得以确立。然而,《国家赔偿法》(2012年修正本)第35条的规定在体现进步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伤痛,亟需在厘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更好的保障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 数学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被引量:55
2
作者 马怀德 张红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3-68,共6页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是指因国家侵权损害自然人的人身权,致使其精神活动出现障碍而产生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我国《国家赔偿法》应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当包括物质性人格权侵害的赔偿和精神性人...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是指因国家侵权损害自然人的人身权,致使其精神活动出现障碍而产生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我国《国家赔偿法》应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当包括物质性人格权侵害的赔偿和精神性人格权侵害的赔偿;赔偿请求权人仅限于受到精神损害的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应确立"金钱赔偿为主,精神补救为辅"的原则,算定精神抚慰金时应兼采"不同损害不同赔偿"和最高赔偿限额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侵权 精神损害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立法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思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6,130,共4页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首先必须明确三个问题:国家侵权是否会产生精神损害,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依现行国家赔偿法能否得到赔偿,国家赔偿法是否应规定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有关国家侵权精神损...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首先必须明确三个问题:国家侵权是否会产生精神损害,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依现行国家赔偿法能否得到赔偿,国家赔偿法是否应规定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有关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应明确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标准和计算方式,并做好具体的条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续造及界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爱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S01期35-38,共4页
直接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案件类型在国家赔偿法中欠缺救济规范。修法进路因国家赔偿所具有的不同于民事赔偿制度的特殊性而存在诸多阻碍。从司法层面出发,其为有意识的自始漏洞,司法者可以通过目的性扩张、类推适用、利益衡量进行法律续... 直接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案件类型在国家赔偿法中欠缺救济规范。修法进路因国家赔偿所具有的不同于民事赔偿制度的特殊性而存在诸多阻碍。从司法层面出发,其为有意识的自始漏洞,司法者可以通过目的性扩张、类推适用、利益衡量进行法律续造。但也应注意到国家赔偿涉及利益主体多元性、不同赔偿责任方式之特殊性、以及不同赔偿类型之制度功能对法律续造所构成的限制。如此,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扩大方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 法律续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5
作者 李金镂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71,共13页
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作为家庭纠纷中高频发生的非理性行为,不仅严重妨碍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更会对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应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构成侵害监护权为逻辑起点,类比“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行为,结合司法解... 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作为家庭纠纷中高频发生的非理性行为,不仅严重妨碍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更会对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应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构成侵害监护权为逻辑起点,类比“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行为,结合司法解释相关条款,确定被侵权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的规范依据。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重监护权恢复、轻侵权追责”的倾向,应通过侵权损害赔偿救济路径,以实现预防侵害监护权行为发生和填补受害人损失之目标。在赔偿范围上,除财产损失外,若侵害监护权的行为造成监护人严重精神损害时,应肯定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以抚慰无形利益损失。而精神损害是否达到严重,除了应考量行为后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家庭成员之间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界分侵害监护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与离婚损害赔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 监护权 规范依据 侵权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侵权之精神损害赔偿假设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伯礼 徐信贵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5,共6页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开辟了国家侵权损害救济的新渠道,为国家机关违法行使权力设置了有效制约机制。但是,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尚不明确,这不利于公民精神权利的保护。人格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宪法权利,一切国家机关、个人...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开辟了国家侵权损害救济的新渠道,为国家机关违法行使权力设置了有效制约机制。但是,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尚不明确,这不利于公民精神权利的保护。人格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宪法权利,一切国家机关、个人、团体、组织都应当以宪法作为活动的根本准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人格权并造成损害的,国家同样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国家赔偿法中强化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已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侵权 精神损害 国家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确立、认定及其判准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家勤 高长思 徐信贵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国家侵权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基本认同。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是国家有责性的逻辑延续和现代法治精神的价值确认。认定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主体、履职期间、违法行为、发生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具... 国家侵权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基本认同。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是国家有责性的逻辑延续和现代法治精神的价值确认。认定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主体、履职期间、违法行为、发生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具因果关系五大要件。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金额应当有一定的判断标准,立法中可借鉴学界之一般精神损害等级思路以及法国的司法实践经验,确立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计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侵权行为 精神损害 国家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赔偿法中确立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建 姚天冲 赵玉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88-290,共3页
在国家赔偿法中,建立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直接关系到受害人受损精神利益的补救和抚慰。通过对麻旦旦一案的分析,指出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财力和法律支撑层面论证了建立这项制度的... 在国家赔偿法中,建立精神损害金钱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直接关系到受害人受损精神利益的补救和抚慰。通过对麻旦旦一案的分析,指出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财力和法律支撑层面论证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可行性;从具体制度构建和立法体例选择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这项制度的几点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 精神损害 金钱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秋林 黄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5-38,50,共5页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一个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国家赔偿法所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可以看作是民主法治进程的标尺。本文从国家赔偿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一个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国家赔偿法所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可以看作是民主法治进程的标尺。本文从国家赔偿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始讨论,从法律上提出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论证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 原则 限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永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71,共9页
违约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并非天然存在不可逾越之鸿沟。合同法具有保护功能,对于属于固有利益损害的精神损害片面地拒绝违约责任救济,缺乏有效的法理依据。《民法典》第996条应解释为认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亦可另行通过侵权之诉主... 违约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并非天然存在不可逾越之鸿沟。合同法具有保护功能,对于属于固有利益损害的精神损害片面地拒绝违约责任救济,缺乏有效的法理依据。《民法典》第996条应解释为认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亦可另行通过侵权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只是在违约之诉中一并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可能一次全部实现损害救济,避免讼累及程序上的繁难,且主张违约责任,过错构成要件相对宽松,并可分享合同自由所可能蕴含的各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竞合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侵权行为适用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永华 唐先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
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主要存在着损害赔偿的法律缺失和物质性赔偿的立法缺陷问题。行政侵权精神损害予以赔偿,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体现我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应以非财产性的救济措施为主... 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主要存在着损害赔偿的法律缺失和物质性赔偿的立法缺陷问题。行政侵权精神损害予以赔偿,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体现我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应以非财产性的救济措施为主,财产补偿为辅,实行赔偿数额适当原则,单独设立损害赔偿立法体系,确定赔偿范围,从多方面全方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侵权 精神损害 赔偿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中的定位与司法适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精神损害表现为被侵权人所产生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具有不可度量性、主观感受性、不可逆性和附属性等特征。在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功能、惩戒功能和补充功能。现行国家赔偿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述内容,但法律本身并未... 精神损害表现为被侵权人所产生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具有不可度量性、主观感受性、不可逆性和附属性等特征。在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功能、惩戒功能和补充功能。现行国家赔偿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述内容,但法律本身并未将精神损害及其赔偿界定清晰。欲发挥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中的作用,需要借助相关的私法资源,并结合国家赔偿法整体结构,尽快出台可行的相关司法解释,从而明确精神损害赔偿条款中的侵权情形、精神损害、严重后果以及抚慰金性质。同时,可期待的司法解释还应规定确定抚慰金的参照因素,甚至制定抚慰金指导表,以便更好地指引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损害 国家赔偿 抚慰金 非财产性 附属性 司法解释 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赔偿中的“相应”精神损害抚慰金——(2013)浙法赔字第1/2号浙江省高院张氏叔侄赔偿决定书评析及展开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仪方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国家赔偿法》第35条指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在浙江"张氏叔侄案"中,法院考虑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以及受害人精神损害的后果这三项因素,在客观基准的范... 《国家赔偿法》第35条指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在浙江"张氏叔侄案"中,法院考虑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以及受害人精神损害的后果这三项因素,在客观基准的范围内确立"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而"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也能促成国家赔偿精神抚慰制度尝试摆脱抚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应 考量因素 国家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标准之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锡武 龚拥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对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具体标准,《国家赔偿法》并未作出规定。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通过国家精神损害赔偿三原则、两区分、四酌定因素的量化原则和方法得以确定。三原则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不低于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 对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具体标准,《国家赔偿法》并未作出规定。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通过国家精神损害赔偿三原则、两区分、四酌定因素的量化原则和方法得以确定。三原则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不低于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数额适当限制原则、法官酌定原则。两区分是区分不同损害的赔偿和区分人身物质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并参照我国人身物质性损害赔偿标准设定具有适度比例和弹性空间的精神赔偿限度。赔偿限度由立法解释规定较为适当。法官在赔偿限度内斟酌四方面的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酌定因素的量化由司法解释规定比较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法》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 量化标准 立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冠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3,共4页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法律上对因国家侵权(包括行政侵权)造成行政相对人精神损害做出了经济赔偿的规定。在行政赔偿中增加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原则:法官的适当自由裁量原则,惩罚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法律上对因国家侵权(包括行政侵权)造成行政相对人精神损害做出了经济赔偿的规定。在行政赔偿中增加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原则:法官的适当自由裁量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禁止滥用原则,数额适当原则,关注个体公平的差异性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侵权 行政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冠峰 《政法论丛》 2004年第6期25-28,共4页
在我国民事侵权领域 ,精神损害赔偿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但同样是精神损害 ,甚至是比民事案件中更为严重的精神损害 ,在包括行政侵权在内的国家侵权中却无法获得赔偿 ,这对我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来说 ,... 在我国民事侵权领域 ,精神损害赔偿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但同样是精神损害 ,甚至是比民事案件中更为严重的精神损害 ,在包括行政侵权在内的国家侵权中却无法获得赔偿 ,这对我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来说 ,造成了法律体系的不统一。在行政赔偿中增加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加以考察研究 ,探寻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法理基础 民事案件 行政赔偿 国家 民事侵权 时代发展 统一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设立犯罪类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必要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龙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犯罪类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赔偿义务人因为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 从而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在刑事案件中,当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时,被告人的行为就不仅仅只触犯了刑法... 犯罪类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赔偿义务人因为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 从而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在刑事案件中,当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时,被告人的行为就不仅仅只触犯了刑法,同时还在民法上构成了侵权。从现有刑事、民事法律制度看,犯罪类侵权案件中的受害人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建立犯罪类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刑事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对精神损害抚慰金国家赔偿请求的审查认定研究——基于河南省法院2011年、2012年案例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庆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取得应该以"损害事实"作为前提,该损害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有精神损害";二是"造成严重后果"。人们普遍担心"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确定性会成为获取抚慰金的最大障碍。... 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取得应该以"损害事实"作为前提,该损害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有精神损害";二是"造成严重后果"。人们普遍担心"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确定性会成为获取抚慰金的最大障碍。从案例来看,目前法院审查的重点在于"损害事实"认定中的请求人举证,举证不能成为驳回请求的最常见理由,"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确定性在审查中反未凸显。实践中有关请求人举证责任的审查标准是不统一的,应在分析精神损害"无形"之特殊性及明晰"造成严重后果"内涵的基础上,发挥"司法推定"的作用,区分"基础事实"和可以推定的事实,厘清请求人免于举证的范围,动辄以举证不能驳回请求人请求是不妥的。法院对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数额审查认定的重点集中在请求人是否举证和计算标准等问题上,对此,有必要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 审查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建立和完善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文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101,共8页
精神赔偿首先出现在民事法律制度中,但国家侵权行为也会给受害人带来精神痛苦。完善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体现了宪法的基本精神。构建赔偿制度要在遵循一定原则下,确立赔偿范围和数额。
关键词 国家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兼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第十二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长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赔偿诉讼案件的增多,精神赔偿屡屡成为诉求,但由于我国的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国家对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责任,公民的精神损害赔偿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内容,公民因... 近年来随着国家赔偿诉讼案件的增多,精神赔偿屡屡成为诉求,但由于我国的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国家对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责任,公民的精神损害赔偿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内容,公民因精神损害而追偿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 精神损害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