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对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恩恺 王兆红 +1 位作者 李静 张哲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2,共10页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发挥示范效应和经济效应,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契机。基于2016-2020年57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数据,实证考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对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发挥示范效应和经济效应,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契机。基于2016-2020年57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数据,实证考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对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能够加快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形成;(2)通过提高服务业集聚度与优化制造业结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3)进一步分析表明,以制造业为主营业态、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较低的区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对新质生产力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设立对体育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熙 牟粼琳 +1 位作者 赵秀文 谢世纪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7,共12页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培育龙头体育企业和孵化“专精特新”体育企业的重要平台,已然演化为推动体育企业深化创新实践,铸就创新成果的战略高地。以105家体育A股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为微观样本库,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2016—2022...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培育龙头体育企业和孵化“专精特新”体育企业的重要平台,已然演化为推动体育企业深化创新实践,铸就创新成果的战略高地。以105家体育A股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为微观样本库,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2016—2022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设立对体育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设立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企业创新水平;2)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通过财政补贴与驱动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显著提高体育企业创新效能,但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不明显;3)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设立对体育企业创新存在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制造型和中小型体育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建议:1)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高技能劳动占比,加强科研背景管理团队建设,以提高体育企业的知识溢出质量;2)加强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产业链创新增长极,加速创新政策效能发挥,以促进中西部地区体育企业的持续创新;3)深化体育制造与体育服务的创新协同,构建全面创新体系,推动平台化创新,以提高体育服务企业的创新水平;4)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增强大型体育企业的创新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体育企业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同仁 郭振 刘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50,共15页
采用访谈法、德尔菲法、AHP-TOPSISI模型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的理论性框架和实践性表现等问题。研究发现,2018—2020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得分平均值为0.3858,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 采用访谈法、德尔菲法、AHP-TOPSISI模型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的理论性框架和实践性表现等问题。研究发现,2018—2020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得分平均值为0.3858,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41个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水平达到Ⅰ级的比例低于30%,呈现层级化特征。从三大业态类型看,综合类示范基地表现比较稳定,连续3年理想解贴近度值超过0.5,驱动支撑力相对多元,技术效率得到加持,创新能力占据优势,但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贡献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服务类示范基地呈现波动性变化,协调发展能力较好,但驱动支撑力相对较为单一,产业持续性相对较弱;用品类示范基地表现出一定的抗压韧力,持续驱动支撑点相对稳固,但受到生产效率不高、创新驱动不足、延展能力不强等路径依赖的制约。从三大集聚类型看,城区类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值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效率提升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下降的主要拉力;县级和县域类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值均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且在效率提升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三大地带分布看,东部地区示范基地基础实力较为雄厚,3年理想解贴近度得分平均值均>0.5,创新驱动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成为重要支撑力;中西部地区理想解贴近度得分平均值均<0.5,西部地区下滑幅度较大,效率提升能力和创新驱动能力表现较弱。基于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态势和存在瓶颈,提出加强规划设计、逐步建立层级化发展路径,实施分类推进、加快构筑多元化发展路径,完善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有序化发展路径,共同驱动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AHP-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恩恺 王兆红 +1 位作者 李静 许寒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53,共9页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是国家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抓手。该研究选取全国2147个区域城市及地区2000-2020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是国家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抓手。该研究选取全国2147个区域城市及地区2000-2020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对其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第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107.589,在5%水平下显著。第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是通过促进劳动力和人才就业的中介效应,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上述检验结果表明,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可以驱动经济发展,但目前还存在较突出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基于此,为推动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效益和质量,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体育产业 区域经济增长 多期双重差分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经验与启示——基于张家港和徐家汇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付群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75,81,共7页
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张家港和徐家汇两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调查对象,对我国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推动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 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张家港和徐家汇两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调查对象,对我国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推动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蓬勃发展的主要背景;明确功能定位、加强整体规划、深化产业融合、推进载体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政策扶持是张家港和徐家汇两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发展经验;产业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学规划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人才战略保障产业发展动力、载体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机制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活力是张家港和徐家汇对我国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示范基地 建设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能否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基于政策效果评估视角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海杰 张颖 王晨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中央区位导向型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创新级和增长极。文章从政策效果评估视角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设立政策看作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国家体育产业...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中央区位导向型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创新级和增长极。文章从政策效果评估视角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设立政策看作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设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并识别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设立并未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该结果具有稳健性。研究期内示范基地的设立对于东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西部城市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2)示范基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滞后期大约为3年,随着时间推移正向边际效应呈增强趋势。(3)城市发展水平将影响该政策效果,其中政府财政收入规模显著抑制政策效应。因此需要协调区域间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将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育示范基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宣传联通示范基地和消费市场双方引领大众体育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示范基地 新模式 新业态 经济增长 政策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兵 周道平 肖年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0,共11页
该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TOPSIS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对省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省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一般呈正比关系,但也存在集聚程... 该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TOPSIS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对省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省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一般呈正比关系,但也存在集聚程度高而耦合协调度小、集聚程度相同但耦合协调度不同的情形。(2)财政支出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显著为正;旅游景区、财政支出和体育行业发展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显著为正;体育行业发展和旅游景区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显著为正;GDP对3种类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均不显著;年末人口数对3种类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集聚与体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因此,该研究建议应分区域分类型发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营造浓郁的体育行业发展氛围;增强景区体育旅游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体育产业发展 耦合协调 集聚 财政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7
8
作者 叶小瑜 李海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5,共11页
运用实地调查、访谈、案例分析和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等研究方法,探索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背景、内涵、类型等。基于对我国首批、第2批共6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国家体育旅... 运用实地调查、访谈、案例分析和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等研究方法,探索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背景、内涵、类型等。基于对我国首批、第2批共6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面临空间布局不均衡性与类型不充分性并存、政策体系针对性与基层政府执行性较弱、体育业态模糊性与运动项目同质性突出、体育人才专业性与运营管理精细性缺失等现实挑战。提出实践进路:加强体育旅游战略性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执行力;强化体育新业态融合创新,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专业化体育旅游人才,构建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产业融合 LD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
9
作者 李维 熊鼎 陈建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5,共12页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提升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提升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影响幅度呈上升趋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通过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优化以及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ESG表现。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省份、非资源型城市、低数字化水平城市、高污染行业、高技术行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成熟期企业更加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较低ESG水平企业带来了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新冠疫情削弱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呈现显著的溢出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企业ESG表现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产生共同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企业ESG表现 绿色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旅融合视域下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对当地市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游茂林 王佳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7,共9页
2022年我国完成对第一批(2017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评估,淘汰15个(淘汰率为50%)、新增32个(新增率为68.09%),那么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能否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选取2013—2020年间46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所在市的面板数据,运... 2022年我国完成对第一批(2017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评估,淘汰15个(淘汰率为50%)、新增32个(新增率为68.09%),那么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能否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选取2013—2020年间46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所在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其对市域旅游经济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未能推动市域旅游经济发展,该结果具有稳健性;(2)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对市域旅游经济的政策效应主要受社会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东部地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对市域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稍弱于中西部地区。可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发展效益主要来源于相关创建工作,而不是获得该荣誉称号带来的宣传效应,所以应着力改善旅游基础条件、优化依托体育旅游发展的相关产业结构、盘活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以刺激旅游消费和促进资源共享,积极构建支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体育旅游 示范基地 旅游经济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多业态融合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佺 施云洪 周道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6,68,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分析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多业态融合的价值、取向,并提出融合策略。价值:利于结构优化,丰富体育品牌,增强体育体验,提升文化形象。取向:面向弹性生产计划的体育消费体验,面向数字体育场...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分析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多业态融合的价值、取向,并提出融合策略。价值:利于结构优化,丰富体育品牌,增强体育体验,提升文化形象。取向:面向弹性生产计划的体育消费体验,面向数字体育场景的生活空间创新,面向体旅融合发展的文化体育意境。策略:培育体旅融合、城市休闲的新消费;营造农耕文化、村落体育的新体验;建构体医融合、天籁康养的新生活;打造游憩为脉、天人合一的新空间;创造精神盛宴、文化体育的新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多业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55
12
作者 邢尊明 程一辉 +2 位作者 扈伟 孟庆光 陈洪淼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4,共9页
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地理集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体育经济地理现象,是我国当代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以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区集群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以... 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地理集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体育经济地理现象,是我国当代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以促进体育产业集聚区集群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史、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实施历程进行了客观地学术整理,系统分析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综合特征,并对未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批设、布局与管理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实施进程 特征分析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态势与新时代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姜同仁 张林 +1 位作者 王兆红 黄海燕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7-285,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项调查等方法,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梳理。"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空间战略布局步伐日渐加快,政策引领力度不断加大,地方主动发展诉求日益强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地位不断提升。...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项调查等方法,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梳理。"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空间战略布局步伐日渐加快,政策引领力度不断加大,地方主动发展诉求日益强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地位不断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顶层设计的3种基地类型布局已经形成,体育产业发展体量初具规模、产业增长速度上升明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呈现出产业集聚效应、投资拉动效应、产业优化作用凸显的基本特点,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随着新时代产生的新诉求、形成的新发展,迫切要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克服诸多瓶颈,进一步实现规模扩容、推进提质增效、提升基础工作能力。新时代形成的新机遇,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国家队和排头兵的作用,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强化标杆引领、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统筹合作、加强市场监管,全面引导自上而下的压力和自下而上的推力形成合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地扎实推动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发展态势 新时代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营销视域下我国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游客感知印象及人际网络被关注度研究--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组态分析
14
作者 刘志鹏 杨涛 +2 位作者 羿翠霞 张中阁 李青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0-629,703,共11页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我国体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游客体验感、促进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关键手段。在互联网营销视域下,以我国沿海城市1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样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生成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定性比较分...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我国体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游客体验感、促进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关键手段。在互联网营销视域下,以我国沿海城市1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样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生成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游客视角识别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游客感知印象主题,从中探究提高该类基地人际网络被关注度的路径。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人际网络被关注度呈现出类型和地域分布均不平衡的特征。游客感知印象包括特色景观感知、管理服务感知、体验项目感知、功能场景感知、情绪氛围感知5个维度,分为初级感知层、深入感知层以及情感反应层3个层次。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人际网络被关注度提高路径包括:强调提高服务质量的服务主导型路径;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突出基地多场景和多功能特征的业态融合型路径;由特色景观、管理服务和体验项目组合构成的多维体验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感知印象 人际网络被关注度 用户生成内容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产业引领作用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谭震皖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进行研究,运用产业集聚、一体化发展、微笑曲线理论分析该基地发展中存在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工作力度不足、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配套及考核制度不完善...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进行研究,运用产业集聚、一体化发展、微笑曲线理论分析该基地发展中存在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工作力度不足、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配套及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实施一体化战略提升体育产业集聚效应,加快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地方体育产业研究机构、落实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实施文化、体育的深入融合促进体育消费等促进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县域)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集聚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年乐 周道平 赵彬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共10页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排头兵,研究其空间布局及演变规律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认定的334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空间自...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排头兵,研究其空间布局及演变规律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认定的334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的类型、模式及趋势,进而结合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其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并且随时间推移集聚程度呈上升态势;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重心迁移轨迹呈“迂回向西”发展,东西部地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全局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象限分布未随时间发生明显的跃迁,存在较强的路径锁定效应。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环境、旅游资源禀赋、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强度差异和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空间格局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异质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家晨 张毅恒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该研究基于2022年前认定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借助平均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揭示了我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时间维度上,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分为初步探索、蓄力发... 该研究基于2022年前认定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借助平均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揭示了我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时间维度上,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分为初步探索、蓄力发展和高质量转型3个阶段。(2)空间维度上,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省级层面表现出东部集聚、西部分散,呈“沙漏边缘型”分布,示范单位东多西少,梯度递减趋势明显;市级层面呈现出“东部紧密,西部疏散”的格局,示范单位聚集性更强;均衡性分析发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表现出显著性高度集聚、均衡性程度低的特征;核密度分析表现为“集中核心少,边缘化程度高”的布局。(3)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分布受地方政策、经济基础、交通区位、消费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研究建议包括:强化地方政策,吸引资本集聚和引导大众消费;协调经济增长,实施耦合协调发展模式;深化数字技术,汇融科技创新和搭建共享平台;加强资源禀赋,打造品牌基地和协同生态发展;创造内外部晋升机制,盘活区域内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空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8年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雨阳 朱云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9-51,5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空间定位法、重心模型法,对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可分为试点期、过渡期、增长期,两次拐点的出现均由政策因素导致;(2)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分布格局... 运用文献资料法、空间定位法、重心模型法,对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可分为试点期、过渡期、增长期,两次拐点的出现均由政策因素导致;(2)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分布格局呈现“东部集聚,西部分散”的格局,江浙沪地区集聚尤为明显,造成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要素;(3)空间重心轨迹由中南地区转向中原地区,重心偏移逐渐趋向稳定,造成重心转移的影响要素已由政府要素和生产要素转化为产业要素和需求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空间格局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研究——以北京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石垚 王如松 +1 位作者 黄锦楼 石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共7页
生态修复是对区域受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重建,往往偏重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示范。但随着传统生态修复在区域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瓶颈,尤其是面临区域产业转型问题的突显,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及其运行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 生态修复是对区域受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重建,往往偏重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示范。但随着传统生态修复在区域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瓶颈,尤其是面临区域产业转型问题的突显,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及其运行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北京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为例,从产业复合生态系统角度,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建立了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和经济生态修复引导产业三位一体的产业网络模式,并针对示范基地内的各种具体生态修复领域进行了产业生态链(网)的设计。最后对建立这种新型生态修复产业模式的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产业 北京门头沟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吗?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立生 龚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53,共17页
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经PSM-DID方法、安慰剂... 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经PSM-DID方法、安慰剂测试、内生性分析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了东部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只能促进中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了一般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只能促进高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机制分析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创新数量与质量水平、增加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与强度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不利于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