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权理论革新与国家人格否认制度之同构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学文
朱京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9,共10页
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引出新时期主权理论的界定问题。若坚持绝对主权论,则该制度对国家主权形成侵害,这与战后国际法倡导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背道而驰;而主权过时论又有可能引起人权大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
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引出新时期主权理论的界定问题。若坚持绝对主权论,则该制度对国家主权形成侵害,这与战后国际法倡导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背道而驰;而主权过时论又有可能引起人权大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弊端。所以,主权理论在新时期应作新的审视和解读,各国只有通过协商一致进行主权适当让渡才能使国际法有存留和发展之空间,从而使国家主权权力的行使亦受到国际权力的限制,以更好地保障各国的国家权利。"晚期现代主权论"的核心理念则正好证成了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正当性,同时也进一步反证了在国际社会中倡导"晚期现代主权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两者逐步实现了理论上的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格
否认制度
国家
主权
人权
晚期现代主权论
国家
权利
国际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法语境中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学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法律人格者仅存于其权利义务中,国家在国际法之权利义务承担方面与私人之权利义务承担相比较并无二致,因此其法律人格也与私人人格并无不同。国家人格否认制度,即代表、支持或以国家名义行事之个人因滥用统治权力突破必要限度,对他国主...
法律人格者仅存于其权利义务中,国家在国际法之权利义务承担方面与私人之权利义务承担相比较并无二致,因此其法律人格也与私人人格并无不同。国家人格否认制度,即代表、支持或以国家名义行事之个人因滥用统治权力突破必要限度,对他国主权或国际共同利益造成损害进而构成国际犯罪,国际法责令该个人行为者连带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以实现国际公平与正义的制度。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实现方式,具有利益衡平性,并通过个案来实现。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模型从根本上证明了"个人国际法有限主体"理论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家人格
否认制度
国际犯罪
纽伦堡原则
个人国际法有限主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人格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姚玉斐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为了解释和理解国家行为,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常常被比作"人"。许多国际关系理论都是通过将国家比拟为人从而得以建立的,比如古典现实主义的"权力人"、理性主义的"理性人"、建构主义的"社会人"。...
为了解释和理解国家行为,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常常被比作"人"。许多国际关系理论都是通过将国家比拟为人从而得以建立的,比如古典现实主义的"权力人"、理性主义的"理性人"、建构主义的"社会人"。主要国际关系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程度上将国家人格化了,并以此阐发各自的理论学说。国家人格化已经成为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惯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格
化
国际关系理论
权力人
理性人
社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4
作者
贾登勋
李冬青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2-97,共6页
本文突破国家理论在政治学范畴中的探讨,在更广的意义上对国家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国家职能的演进与经济法的关系,以及“国家经济人”与秩序假定的探讨,重在研究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关键词
国家
职能
国家人格
经济法体系
秩序
国家
经济人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宪法学说史上之“国家”主权说
被引量:
2
5
作者
钱宁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国家"主权说是近代德国宪法学中与人民主权说、君主主权说相似的一种主权学说。国家有机体说、国家法律人格说和主权概念的流传是"国家"主权说产生的理论前提。"国家"主权说的哲学表达是由黑格尔完成的...
"国家"主权说是近代德国宪法学中与人民主权说、君主主权说相似的一种主权学说。国家有机体说、国家法律人格说和主权概念的流传是"国家"主权说产生的理论前提。"国家"主权说的哲学表达是由黑格尔完成的,在法学领域的阐述最早由布伦奇利提出,基尔克完成了该学说的经典表述。它也流行于近代日本和近代中国,并对当时的立宪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主权说在宪法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调和了人民主权说和君主主权说的相互对立关系,并且至今仍为一些国家宪法采纳。不过,这种学说因内在的矛盾必然为人民主权说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说
“
国家
”主权
主权
国家
有机体
国家
法律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权理论革新与国家人格否认制度之同构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学文
朱京安
机构
南开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9,共10页
基金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项目"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框架下的企业人权责任研究"(14JJD820004)的资助
文摘
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引出新时期主权理论的界定问题。若坚持绝对主权论,则该制度对国家主权形成侵害,这与战后国际法倡导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背道而驰;而主权过时论又有可能引起人权大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弊端。所以,主权理论在新时期应作新的审视和解读,各国只有通过协商一致进行主权适当让渡才能使国际法有存留和发展之空间,从而使国家主权权力的行使亦受到国际权力的限制,以更好地保障各国的国家权利。"晚期现代主权论"的核心理念则正好证成了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正当性,同时也进一步反证了在国际社会中倡导"晚期现代主权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两者逐步实现了理论上的自洽。
关键词
国家人格
否认制度
国家
主权
人权
晚期现代主权论
国家
权利
国际权力
Keywords
national personality denial system
national sovereignty
human rights
Late-Modern Sover-eignty
state rights
state power
分类号
D9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法语境中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学文
机构
南开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文摘
法律人格者仅存于其权利义务中,国家在国际法之权利义务承担方面与私人之权利义务承担相比较并无二致,因此其法律人格也与私人人格并无不同。国家人格否认制度,即代表、支持或以国家名义行事之个人因滥用统治权力突破必要限度,对他国主权或国际共同利益造成损害进而构成国际犯罪,国际法责令该个人行为者连带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以实现国际公平与正义的制度。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实现方式,具有利益衡平性,并通过个案来实现。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模型从根本上证明了"个人国际法有限主体"理论的正当性。
关键词
国际法
国家人格
否认制度
国际犯罪
纽伦堡原则
个人国际法有限主体理论
分类号
D992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人格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姚玉斐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为了解释和理解国家行为,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常常被比作"人"。许多国际关系理论都是通过将国家比拟为人从而得以建立的,比如古典现实主义的"权力人"、理性主义的"理性人"、建构主义的"社会人"。主要国际关系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程度上将国家人格化了,并以此阐发各自的理论学说。国家人格化已经成为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惯用工具。
关键词
国家人格
化
国际关系理论
权力人
理性人
社会人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4
作者
贾登勋
李冬青
机构
兰州大学法律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2-97,共6页
文摘
本文突破国家理论在政治学范畴中的探讨,在更广的意义上对国家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国家职能的演进与经济法的关系,以及“国家经济人”与秩序假定的探讨,重在研究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关键词
国家
职能
国家人格
经济法体系
秩序
国家
经济人
经济法
Keywords
state's function
statehood
economic law system
order
分类号
D91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宪法学说史上之“国家”主权说
被引量:
2
5
作者
钱宁峰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文摘
"国家"主权说是近代德国宪法学中与人民主权说、君主主权说相似的一种主权学说。国家有机体说、国家法律人格说和主权概念的流传是"国家"主权说产生的理论前提。"国家"主权说的哲学表达是由黑格尔完成的,在法学领域的阐述最早由布伦奇利提出,基尔克完成了该学说的经典表述。它也流行于近代日本和近代中国,并对当时的立宪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主权说在宪法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调和了人民主权说和君主主权说的相互对立关系,并且至今仍为一些国家宪法采纳。不过,这种学说因内在的矛盾必然为人民主权说所取代。
关键词
宪法学说
“
国家
”主权
主权
国家
有机体
国家
法律
人格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权理论革新与国家人格否认制度之同构
刘学文
朱京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际法语境中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构建
刘学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人格化问题分析
姚玉斐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贾登勋
李冬青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宪法学说史上之“国家”主权说
钱宁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