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6,共5页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郑州市与河南省内各地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现有河南经济金融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权衡下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唐乎媞 张斌 +1 位作者 鞠登平 张安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6-424,共9页
因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武汉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权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关键。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置了经济优先情景、生态优先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对比和分析... 因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武汉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权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关键。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置了经济优先情景、生态优先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对比和分析了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结果。结果表明:(1)2000—2018年耕地、林地大量减少而建设用地迅速扩张。经济优先情景下该趋势更加明显,水域也持续萎缩。而生态优先情景下林地和水域实现增长,建设用地扩张受到约束。(2)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上看,相较于其他情景单方面地偏于生态或经济,综合发展情景下武汉市生态-经济效益均能得到提升,其耦合协调度高于其他情景,新城区普遍优于中心城区。(3)从土地利用布局上看,综合发展情景下武汉市建设用地的适度扩张保障了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注重对林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的保护,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且布局较为规则。因此,综合发展情景能兼顾生态-经济目标,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为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权衡 国家中心城市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武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3
作者 张勤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4-46,56,共4页
本文主要从武汉当前争取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愿望出发,以武汉的优势、经济发展对中部的影响以及中部经济发展和地位的提升对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的视角,战略性地阐述了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家的重要性,结论性地提出武汉建设成为国... 本文主要从武汉当前争取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愿望出发,以武汉的优势、经济发展对中部的影响以及中部经济发展和地位的提升对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的视角,战略性地阐述了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家的重要性,结论性地提出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观点,对人们充分认识武汉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国家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4
作者 刘源隆 靳晶 《小康》 2017年第18期32-37,共6页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未来5年要实现的宏伟目标.为此,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建设将起到强力支撑作用.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国家 成都 经济中心 科技中心 金融中心 支撑作用 通信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
5
作者 范卿泽 《今日教育》 2021年第1期6-7,共2页
行千里,致广大。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谱写重庆现代化的新篇... 行千里,致广大。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谱写重庆现代化的新篇章。实现重庆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当务之急是要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科技与经济 高质量教育 成渝地区 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体系 更高水平 有效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6
作者 魏绍琼 《广东经济》 2012年第10期46-50,共5页
2010年2月,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2011年,广州城市化率达到84.13%,综合经济实力从198... 2010年2月,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2011年,广州城市化率达到84.13%,综合经济实力从1989年以来连续23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1998年,广州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国家 城市发展 道路建设 综合经济实力 1998年 广州市 集散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郑州市物流枢纽经济现状及发展路径
7
作者 刁玉平 《中国储运》 2025年第2期180-181,共2页
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首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一直在试图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发展优势,将物流枢纽经济作为发展的新动能。郑州市入选陆港型和空港型双枢纽城市,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基于发展战略实现枢纽经济发展能... 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首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一直在试图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发展优势,将物流枢纽经济作为发展的新动能。郑州市入选陆港型和空港型双枢纽城市,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基于发展战略实现枢纽经济发展能级跃升。本文首先从铁公空海四个方面,梳理当前郑州市四种运输方式的物流枢纽经济现状,然后分析郑州市在物流枢纽经济转化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促进产业集群、打造供应链枢纽城市、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速实现郑州市物流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物流枢纽型城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优势 国家中心城市 交通区位优势 多式联运 产业集群 经济现状 物流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区域情感认同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8
作者 王鹏 《广东经济》 2011年第10期55-57,共3页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表面上看是在广州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较为独立的经济活动,但其实质离不开和周边行政区域的紧密合作。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尤其要重视跨行政区域情感认同的培养。
关键词 中心城市 情感认同 国家 培养 跨行政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范文韬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8-68,78,共2页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化战略 核心战略 辐射效应 重要意义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大西安遇到国家中心城市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晶 刘彦华 《小康》 2018年第7期102-103,共2页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使命已明,责无旁贷!如何建好国家中心城市已经成为西安刻不容缓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国家 西安 历史文化特色 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化大都市 经济中心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支撑力研究
11
作者 李克锋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有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突出、城市综合实力强、腹地广阔、内陆开放高地、人口众多等优势,也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教落后、辐射力弱、环境承载力不足等劣势,需要从政策支撑力、空间支撑力、产业支撑力、科教...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有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突出、城市综合实力强、腹地广阔、内陆开放高地、人口众多等优势,也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教落后、辐射力弱、环境承载力不足等劣势,需要从政策支撑力、空间支撑力、产业支撑力、科教文化支撑力、生态支撑力等几个方面,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撑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 支撑力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公共交通对郑州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评价研究”评审会在国家统计局召开
12
《城市公共交通》 2014年第2期44-44,共1页
12月20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所做的“郑州市公共交通对郑州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评价研究”评审会在国家统计局召开,国务院参事、研究员郭延结,交通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夏光,国... 12月20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所做的“郑州市公共交通对郑州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评价研究”评审会在国家统计局召开,国务院参事、研究员郭延结,交通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夏光,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副司长、高级统计师张卫华,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副司长、高级统计师李黎,国家统计局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统计师许亦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主任、研究员申耘,中国道路协会城市客运分会秘书长、博士、研究员胡建平,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工郑树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国家统计局 社会经济发展 郑州市 评审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评价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发展的城市经济
13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即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处在从制造业中心转向服务中心的转型过程中,也不应片面地发展服务业,而简单抑制或排斥制造业的提升发展;更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而忽略传统服务业发展。同样,在城市国际化过程中,也不应片面强... 即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处在从制造业中心转向服务中心的转型过程中,也不应片面地发展服务业,而简单抑制或排斥制造业的提升发展;更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而忽略传统服务业发展。同样,在城市国际化过程中,也不应片面强调增强对外服务功能,而削弱对内保障服务功能。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转型,是一种促进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 服务功能 发展国家 服务业 服务中心 城市转型 产业融合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蜀腹心地 山水森林城——重庆市潼南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侧记
14
作者 《国土绿化》 2021年第5期20-25,共6页
潼南,是成都、重庆两座国家中心城市1小时经济圈交汇点,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枢纽城市、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区位于长江干流嘉陵江上游,重庆市西北部,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区辖20个镇、2个街道,总人口103万人。这... 潼南,是成都、重庆两座国家中心城市1小时经济圈交汇点,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枢纽城市、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区位于长江干流嘉陵江上游,重庆市西北部,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区辖20个镇、2个街道,总人口103万人。这里有世界第一室内饰金摩崖大佛,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嘉陵江上游 川渝合作 经济 成渝 国家森林城市 都市区 重庆市潼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质检中心诚信体系建设启动
15
《中国船检》 2009年第9期90-90,共1页
日前,首期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诚信体系建设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对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 日前,首期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诚信体系建设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对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产品质检中心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质检中心承担国家产品仲裁任务,有的承担政府指定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检中心 诚信体系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认监委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检测任务 培训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三个先行考量
16
作者 黄祖辉 《广东经济》 2021年第4期53-55,共3页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给湛江新阶段新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湛江应科学精准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主动...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给湛江新阶段新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湛江应科学精准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主动研究落实措施,乘势而上,加快推动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让湛江肩负起省域副中心城市责任,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是《意见》中对湛江新阶段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经济 省域副中心城市 《意见》 精准把握 国家发展战略 落实措施 对接 湛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建设
17
作者 朱楚敏 《治淮》 2018年第6期50-51,共2页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水系密布,横跨中东部地区豫皖苏鄂鲁五省40个地市、180余个县(市),辐射人口1.9亿,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耕地面积占全国12%,粮食产量占全国25%,是国家粮食产能建设重点核心区.矿产、航运、岸线、文化等资源...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水系密布,横跨中东部地区豫皖苏鄂鲁五省40个地市、180余个县(市),辐射人口1.9亿,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耕地面积占全国12%,粮食产量占全国25%,是国家粮食产能建设重点核心区.矿产、航运、岸线、文化等资源非常丰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能源支撑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中心城市 淮河 国家粮食安全 人口密度 中东部地区 产能建设 桐柏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跨越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毅 《中国船检》 2010年第3期61-63,136,共4页
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这座滨海城市的发展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那么,在服务国家的"北方经济中心和滨海新区建设"两大战略中,天津港有哪些新的思考?"两会"前,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 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这座滨海城市的发展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那么,在服务国家的"北方经济中心和滨海新区建设"两大战略中,天津港有哪些新的思考?"两会"前,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服务 中跨 城市总体规划 滨海城市 经济中心 天津港 港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首都经济二题
19
作者 王力丁 林向阳 《环渤海经济瞭望》 1998年第2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首都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为中心 现代化国际城市 人均GDP 转变政府职能 所有制结构 民营科技企业 国有经济 中等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定位与战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恒山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5期14-19,共6页
一、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使命中心城市这个提法时间已久,并且一直都为各方面所看重。所谓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功能综合、实力雄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分... 一、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使命中心城市这个提法时间已久,并且一直都为各方面所看重。所谓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功能综合、实力雄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分层次的,就国家范围而言有国家中心城市,到目前为止已明确认定了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的郑州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些是省域的中心城市,而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由中心城市派生出来的概念,也是我国所独创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 枢纽地位 经济社会活动 地域范围 辐射带动作用 分层次 南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