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巴金《家》的“手稿”
1
作者 姚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5,共3页
新文学问世以来,巴金的《家》是第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声势浩大地描写封建家族在社会革命背景下逐步走向崩溃的作品。它系统深入地呈现青年的希望与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家》原名《激流》,于1931年4... 新文学问世以来,巴金的《家》是第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声势浩大地描写封建家族在社会革命背景下逐步走向崩溃的作品。它系统深入地呈现青年的希望与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家》原名《激流》,于1931年4月18日起在《时报》连载,但《家》的原稿在《时报》登载后丢失了。[2]似乎是《家》原稿的丢失激发了巴金的留档存档意识,之后关于作品的修订稿本他都有意识地留存备查,后来又把这些留有大量手写笔迹的图书版本捐赠给由他倡议并推动建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将其作为珍贵的历史档案、文学史料存放在“手稿库”中保藏。[3]2023年12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1935年巴金《家》手稿”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中国现代文学馆 文学史料 国家一级文物 《时报》 历史档案 修订稿 革命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整理校勘《嵇康集》稿本(草定本)
2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文艺青年的圣地——纪念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100周年特展”展品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关键词 文艺青年 国家一级文物 《嵇康集》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鲁迅在《死魂灵》第一卷译稿上的修改情况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葛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3,共11页
鲁迅从德文翻译的俄国作家尼古拉·果戈里(1809-1852。按:本文采用通译名:尼古拉·果戈理)《死魂灵》第一卷的手稿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至今还没有公开发表,所以很少有研究者对这一手稿进行研究。据文物档案... 鲁迅从德文翻译的俄国作家尼古拉·果戈里(1809-1852。按:本文采用通译名:尼古拉·果戈理)《死魂灵》第一卷的手稿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至今还没有公开发表,所以很少有研究者对这一手稿进行研究。据文物档案记载,这份手稿共495页,但是笔者查阅这份手稿后发现第160到162页的手稿的字迹明显是别人抄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一级文物 果戈理 尼古拉 修改情况 异国情调 语法方面 玛尼 语言风格 伊凡 翻译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与“十三条协约”
4
作者 尹静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83,共2页
1922年9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为了争取自身权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4天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株萍铁路、路矿总局正式签订“十三条协约”,答应了工人的罢工要求。该协约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萍乡... 1922年9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为了争取自身权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4天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株萍铁路、路矿总局正式签订“十三条协约”,答应了工人的罢工要求。该协约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萍乡矿务局委员会宣传部于1963年1月拨交,是国家一级文物。该件文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斗争的历史见证,同时也展现出了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勇气和谋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一级文物 安源路矿工人 历史见证 国家博物馆 自身权益 罢工 株萍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纪念当中的两种战记——读《获岛静夫日记》和丘东平《向敌人的腹背进军》
5
作者 李冬木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这十年间在抗战纪念当中出版的两种士兵战记,即《获岛静夫日记》(2005年)和《向敌人的腹背进军》(2015年)。与其说是关于这两种战记的书评,到莫如说是对历史资料处理当中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呈现的完全不同的史证价值... 本文介绍了这十年间在抗战纪念当中出版的两种士兵战记,即《获岛静夫日记》(2005年)和《向敌人的腹背进军》(2015年)。与其说是关于这两种战记的书评,到莫如说是对历史资料处理当中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呈现的完全不同的史证价值所做的批评。抗战史料的处理,不应是凭借今人的情感与想像而加工出来的劣质快餐,而应是史实本身的忠实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岛静夫日记 国家一级文物 丘东平 向敌人的腹背进军 影印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